搜索新闻

加强金融信息化建设是金融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08-08-31 作者:佚名

    金融行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在迈向新世纪征程中,中国金融业将面临更强大的冲击。金融行业也是计算机应用的龙头,是最早应用信息系统的行业之一。无论是技术还是应用水平都是比较领先的。到目前为止,金融系统的业务处理、管理监控、电子商务等各环节的应用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各大金融机构都已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手段实现了综合业务系统。在此基础上,对于办公事务和信息的管理将成为业务系统的重要延伸。金融行业的主要应用包括:金融(包括银行和证券)综合业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金融信息系统等。

    在国际金融业市场上,金融机构正在向大型化、电子化、综合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它摒弃了以往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务严格分工的模式,逐步走向业务交叉、多元化发展的混业经营。随着银行应用的不断扩展和系统的不断升级,如何高效地管理和利用金融系统庞大的、分散的、冗余的客户信息,是各个金融机构所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中国金融企业必须构筑面向未来跨国、多渠道和联合经营的知识管理平台,才能全面提升竞争力,以应对对外开放的挑战和防范金融风险。

    金融机构往往在全国各地都有分支机构,而这些分支机构都会有局域网络且通过局域网可以连接到Internet网,那么如何充分的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通讯费用呢?就是要部署一套合适的视频通讯和视频会议系统。有了视频通讯和视频会议系统,不仅能降低开支、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提供员工之间更快捷的资料、信息共享。

    中国人民银行是1948年12月1日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的。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内设办公厅、科技司、国库司、国际司、货币金银局等内部机构,其分支机构也遍布全国各地。中国人民银行设立了天津、沈阳、上海、南京、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九个分行,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和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339个中心支行,1766个县(市)支行。据银行领导介绍,我国的金融企业在信息技术投入方面长期以来重业务而轻管理,这表现为“前台有余无集中,后台不足无支持”。信息化建设成为银行领导最为关心的问题。

    亚太地区市场占有量首位的威速(V2)科技想客户之所想,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制定了如下建设部署方案与意见:

1、集成化问题。要对客户联系渠道进行集成,保证与客户的互动是无缝、统一、高效的,同时,信息化管理要和信息化业务实现集成以实现数据的高效利用和动态积累、更新。

2、动态化问题。应当对分散在各地的业务流程进行不间断的连续监控和即时的状态了解;同时,作为一个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类行业,金融行业需要管理人员和业务人员组成动态团队对客户进行针对性服务并达成有效的知识积累。这样就能及时得到用户反馈、分析用户行为,为用户提供更专业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

3、标准化问题。要对工作流进行标准化、集成化,并为跨部门的工作提供支持,这样才能实现金融企业之间的互联互通。

4、协同化问题。要实现与财务、人力资源、统计等应用系统的整合,避免“信息孤岛”的形成和知识资源的浪费。

5、保密性问题。行业具备特有的高保密性,对于各种涉及安全性信息的上传下达要求高,对于跨组织结构的信息的垂直流转要求高。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一次演讲中表示:“我们要做好统一中央银行数据采集体系,建立金融基础数据库,实现银行间信息共享和数据的综合利用”。中国人民银行的领导对威速(V2)科技部署的V2 Conference网络视频会议系统方案非常满意,并迅速将其 “复制”到全国各地的分支机构中。

    据预测,金融机构混业经营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有的银行在建设新一代业务系统及相关信息系统时已注意到今后混业经营的需求,这是很有远见的。混业经营涉及银行、证券、保险等,要实现业务信息共享,统一信息服务平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V2 Conference网络视频会议系统,以其业内领先的编解码及压缩技术、媒体综合及同步技术、多媒体通信网络技术和用户接入技术等博得了金融行业的认可和青睐。在金融行业的典型用户还有: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兰州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西宁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银川中心支行、西安人民银行乌鲁木齐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中国银行河北分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山西省分行、中国建设银行廊坊支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东方证券责任有限公司、联华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广发期货、无锡国联证券、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民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

推荐视频会议厂商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