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CRT出口均价再降3.5% 危机或波及平板电视

来源:南方都市报 更新日期:2007-04-06 作者:王海艳 郑金芬
    据有关地区近日公布的数据,彩电出口的利润贡献在过去的2006年出现了大幅下滑,快速增长的出口市场并没有给企业带来曙光。此前,彩电出口原本是家电企业的救命稻草,但这根稻草随着日益高涨的原材料和愈演愈烈的市场价格大战、人民币升值、以及相继而来的贸易壁垒等问题涌现,不得不面对利润急速下滑的危机。

  彩电出口利薄如刀片

  占据全国出口彩电七成的广东(不含深圳、珠海)地区情况尤其突出,2006年出口数量比2005年增长了127%,但货值增长仅28%。日前海关统计也显示,另一彩电出口大省浙江出口也面临量增价跌的局面,均价在今年1-2月也下跌25.9%。

  事实上,快速增长的家电出口正面临利润贡献大幅下滑、量增利少的尴尬。长虹2006年年报显示,海外业务达到了25.6亿,实现了14%的增长,但是长虹内部人士表示,这部分利润贡献几乎为零。

  行业内人士分析,以CRT66.7美元的均价来看,基本已经没有利润可言,平均每台能够有两三美元的利润已是乐观估计。中怡康董事长李基祥则表示,CRT至少也要到80美元才能有些利润空间。厦华内部人士坦承, 彩电出口本身就是微利了,据其介绍,甚至平板电视扣除经营性成本,利润也所剩无几。而厦华在之前就曾发布预亏公布,称因平板市场竞争过度激烈,可能导致厦华出现较大亏损。

  各种出口壁垒高筑

  根据信产部统计数据,平板出口正在迅速崛起,增长超过一倍。分析人士认为,CRT电视已处于微利时代,被外观佳、性能好、耗电低的液晶等高端电视取代已成为必然,但是影响出口盈利的因素并没有消失。

  首先是从CRT时代就开始的价格竞争,长虹表示,价格战除了摊薄盈利空间,也使交货期难以控制,经销商因价格走势不定影响下订单的信心。厦华品牌管理部负责人苏再泉表示,价格战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市场上只剩下3-5个品牌。

  此外,信产部人士对不断出现的贸易摩擦表示担忧,目前我国彩电出口已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焦点领域,反倾销、技术壁垒已经是最基本的抵制方式。目前跨国公司还频频利用专利收费和知识产权诉讼打压国内企业。欧盟在实施WEEE和ROHS指令后,又在酝酿出台EUP(Energy-Using Products)标准和“劳工标准”,这些都对出口企业设置了障碍。

  另外一项直接影响企业收益的重要因素就是去年人民币再度升值,而彩电出口价格却未见提高,长远来看产品的竞争力下降,利润空间也进一步缩小。有分析人士认为,长虹海外业务利润贡献就是被汇兑因素冲掉了,以出口为主的厦华电子,以及去年出口增长迅速的海信、康佳等都将被冲击。

  平板面临同样风险

  相对于CRT价格的下滑,平板电视的出口要好一点。根据信产部数据,2006年平板电视出口增长翻番,在广东地区均价也略有上升,超过了800美元。

  但是,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刘丹表示,这主要是产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大尺寸比例增加,同型号产品一样面临价格持续下滑的危机。显然,产业向平板时代过渡的同时,各种影响出口盈利的因素没有得到改善。以平板电视出口为主的厦华坦言,平板电视出口也没有什么利润可言。苏在泉表示,厦华已经出口和内销市场调整到5:5的比例,避免过于依赖一方而受影响,在出口形式上,以OBM和ODM为主。此外,一种规避风险的途径是投保中国进出口保险公司,目前厦华、TCL集团等企业已经成为受益者。

  刘丹表示,康佳将进一步控制回款周期。海尔集团副总裁喻子达则表示,要走向国际市场,一定要依靠自主创新,塑造出自己的品牌。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