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奈何的抉择
对于二次销售的返厂货,我们也无法轻易识别。有的时候我们只能在质量和价格的契合点上做出选择。首先我们应该承认返厂现象得普遍存在。其次,如果是正规得程序,对于C类产品是会从生产线上下来后重新做二次质检的,在质检过程中是会保证产品出售前的质量控制。那么,对于正规途径的二次销售产品,我们必须要考虑到,经过二次质检的产品相对于当时的价格是不是值得购买。而面对低价甚至超低价的产品,消费者也不妨多思考一下产品本身的情况。虽然说,目前价格战打的火热,但是一分钱一分货的规律还是依然有效的。
买产品要三思而后行 |
当然,最潇洒的方法就是,只要在心里承受的价格范围以内,就将其拿下。不要考虑很多,就像我们在饭馆吃饭,不要考虑菜做出来的过程一样。你只要觉得目前这个产品的品质、效果,对得起它的价格就可以,不管是A类、B类还是C类,按照正常程序,出厂销售之前都是会经过质检的,至少在质量上是得到一定控制的。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毕竟谁都不愿意去买一个曾经开箱过的产品,单从心里上,很多消费者就不会认同,多潇洒的心里多少也会有些波动。
面对二次销售品,国家也没有法律条款约束,也没有任何一个针对于二次销售细节的行业规定。这种状况下,这个举动目前也许可以看作是被默认允许的。但是,目前卖场除了样机出售特别明示以外,并没有人相关的处理品明示,至少再家电卖场里面没有看到。而且对于产品的降价,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构成的,不能明确定论就是因为二次销售才得以降价的。由此看来,对于厂商行为的控制,只能停留在道德层面。其实,二次销售在保证一定质量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价格出售也无可厚非。只是希望能有一些针对这个问题得相关规定或者约束出台,比如功能菜单厂方虽然不会说明,但是至少可以告诉消费者如何查看使用时间等一些必要的方法等。这种二次销售的现象是不会避免的,只是我们每一个人在采取购买行动的同时,要考虑周全,一分价钱一分货,等到产品最后降价不见得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