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阵子闹得沸沸扬扬的LG翻新事件引得各大媒体竞相报道。最后,我们姑且不论结果如何,是利益分配不均也好,还是内部钩心斗角也罢,这都不是我们最终想要寻找的答案。最让我们关心的问题是那些退货的产品到底是如何处理,厂商会全都自己承担了么?当然不是。
解读家电潜规则
产品的背后是什么,消费者不会知道的 |
其实每个行业都由自己的一套规则或者说一套玩法,每个企业都不会去主动承担退回来的产品所带来的巨额成本。据业内人士透露,他们会把退货的产品分成三个等级:A类、B类和C类。所谓A类,就是没有质量问题,只是消费者觉得不合适而更换产品所换掉的货。通常这类货是不用返回工厂的,而是就地重新包装再次上架。而B类产品则是外观有划伤而要求退、换货的,但是性能没有发生质量问题的可以拿到当地维修站处理,随后上架进行销售。而C类产品是出现核心部件的质量问题,一般这类问题都比较严重,需要送回工厂,重新进入生产线再重新进行一次流水生产过程,重新检验,然后出厂销售。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里都很清楚,只要是有退货、换货的行为,返回来的货是不可能让厂家自己来背这部分成本的。而某品牌的销售部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这种分类处理退换货物的方法属于企业的一次再制造过程。如果退回来有问题的货物企业都将承担这部分成本,必然会导致这部份成本均摊在每一个产品当中,那么我们所看到的平板电视的价格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