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垂直集成和应用方向发展
预计2007年,受产品结构调整影响,国内彩电总产量将比上年减少约6.5%,总量约为8200万台,其中,CRT彩电总产量将比上年减少大约20%,总量大约在5100万台水平;LCD彩电产量将比上年增长约53%,总量接近3000万台水平;预计2007年等离子产量将超过120万台,但比上年会有大约7%的小幅度下降;背投电视的规模第四季度预计不会发生太大变化,基本维持第三季度水平。
预计全行业呈现以下六大趋势:
一是未来彩电业的发展向垂直集成方向和应用方向发展。平板显示技术和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彩电行业的重心正从传统的CRT转向平板电视,新的产业链价值分配体系正在形成。产品价值向元器件关键环节集聚,彩电制造过程扁平化,同时产品价值向应用层的核心环节集聚,提升使用价值,产品与内容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带来全球彩电行业格局的变化和震荡。出现跨越制造业和运营业界限的大公司,这类企业将具有较强的总成生产能力,具有对“大产业链”(包含关键元器件、应用、新一代网络传输技术)的垂直集成能力。
二是出现新一轮企业并购、联合合作新热潮。新型显示器件投资成十倍成百倍增加,要求短期内有高额回报,技术和市场风险大,在发展平板显示时必须利用显示器产业链产品向中国转移发展机遇,吸收国际资本、扩大投资规模,拉动市场规模增长。在这种形势下,重大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需要企业共同合作开发,联合制定标准,以掌握市场制高点,大的跨国公司将组成资本、技术战略联盟,出现联合合作与竞争并存的局面。
三是市场结构处于重新细分过程中,新格局正在形成。我国显示技术呈多元化趋势,已初具产业规模的彩电技术主要有CRT、LCD、PDP及背投电视,LCD产品与产业化最为成熟,市场应用最广泛,已成为平板显示产业发展主流。此外,OLED柔性显示技术虽然还不能实现产业化,但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四是在新世纪里,全球消费电子产业的发展出现了以视频、移动、交互和无线技术为核心的热点,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广播电视技术的融合发展,即“三网融合”的产业发展趋势,将直接促进计算机、通讯产品、消费电子产品与内容的融合应用和相互渗透,即“4C”(消费电子、计算机、通信产品、内容)产品发展趋势。出现了行业间、跨行业、跨国界的企业重组,导致传统的专业化界限逐渐消失,将形成网络传输产业、信息家电产业、新的信息服务业。新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为中国彩电业转型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依托“三网融合”、3G、4C等产业环境优势,彩电将发展为多媒体、多功能显示终端。
五是彩电行业将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资源配置和市场配置的国际化行业。产业端的竞争将围绕显示器件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化投资展开,应用端的竞争将围绕数字电视和多媒体业务展开,并且朝着融合、渗透的方向发展,催生出新的竞争形态和新业务模式,引发整个行业发生大的变革;以知识产权和标准为主要表现形态的壁垒性竞争手段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品牌、核心技术、投资、制造和营销方面的综合竞争力逐渐取代单一竞争优势,竞争层次和竞争力度不断提高,资源、市场的全球化更为突出。
六是今后制造业的核心是知识的创造,而不是产品的制造。未来的制造业已经被重新定义,制造业不再是一种可以制造什么的经济,而是一种能制造什么与该制造什么的经济。制造业的重心是先创造应用价值然后去制造产品,制造是创造能力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新贸易保护日益盛行的形势下,电子信息企业之间已从产品质量、价格竞争上升到对品牌、核心技术和标准的控制,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基础和决定胜负的关键。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上的先发优势,信息垄断资本集团按照自己的意愿来重新划定“信息世界地图”,辅之以“知识产权保护”,大力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和措施,在安全标准、技术法规变化、质量标准、环境标准等设置障碍,局部范围内的贸易摩擦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