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洋品牌在国内挑起的价格战,本土彩电厂商终于开始出手反击。近日,创维集团旗下4款平板电视开始大幅调价,其中40英寸液晶电视降幅达20%,42英寸高清等离子电视降幅近30%。市场观察人士表示,这预示今年的平板大战将相当惨烈。
进入2006年,平板电视市场争夺硝烟弥漫。先是索尼借着春节市场搅局,其液晶和等离子电视全线下调10 %至15%。夏普也宣布砸入2000万元促销资金,最大让利15%。随后,三星、飞利浦、东芝等立即跟进,个别品牌4 2英寸等离子甚至跌破万元。
创维彩电事业部总裁杨东文据此分析,中国彩电企业凭借在系统集成技术和营销网络上的优势,通过价格攻势将洋品牌逼到了市场"死角"。国家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2005年度平板彩电白皮书》指出,国产液晶、等离子的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74.30%和45.25%。
不过,日韩企业似有醒悟,根据权威市场研究公司GFK的监测,去年最后两个月,国产平板电视市场份额呈下降趋势,而且中外品牌之间的价差由去年初的1万元大幅缩小到4000至5000元,更增加了洋品牌收复失地的信心。
在"春节战役"中,与外资品牌的严酷价格"清洗"相比,国产品牌在盈亏平衡的压力下集体保持沉默,虽然康佳在重压之下被迫调整32寸、37寸产品价格,却未能形成较大的市场反应。
据了解,今年日韩企业打响的平板降价战,主要集中在26英寸、32英寸这些小屏幕上,试图以低端特价机型进行主动攻击淘汰大多数中国民族产业,迅速抢占中国市场。此次创维降价的机型,集中于40英寸和42英寸,显示国产品牌有意在大屏幕上发力,通过先发制人的产品结构调整,拉大与洋品牌的距离。
据统计,2004年末,30英寸及以上的液晶电视零售量市场份额不足30%,而到2005年末,这一数字已经达到了60%以上。预计到2006年,随着日韩及台湾地区第七、八代液晶屏生产线的上马,40英寸以上的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而从中怡康的监测数据可以看出,2005年等离子42英寸仍处于霸主地位,占据近95%的零售市场份额,此外,50英寸以上的大屏幕零售量份额也有上升的趋势。
面对创维的降价行动,TCL彩电事业部营销总部总经理韩青表示,现在平板资源高度紧张,TCL并没有要降价的计划。长虹、海尔则表示会关注市场动态。
但是,有业内人士担心,价格战带来了消费市场的空前繁荣,却让整个产业出现阴影。有资料显示,国内平板电视行业毛利已由50%骤降到15%,净利润更不足3%,企业要盈利经营须增加新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