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达市场上基于 H .264技术的产品其技术完善性并不一致
苏州科达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研究所产品经理--魏治兵
由于H.264技术代表了视频编码技术的最新方向,大部分视讯厂商都在积极的研发H.264产品。在视讯领域的H.264产品需要有两大要素才能真正称的上是H.264产品,第一就是采用H.264的各项协议,第二就是可以进行互联互通,也就是可以普遍的与其它厂商的H.264产品互联互通。这样的 H.264产品才能进入应用。
H.264最突出的技术特性包括:高压缩编码效率、强大的容错能力和特有的NAL数据传输机制。可大幅提高同等码流下的视频质量;让产品使用者选择更广泛的接入方式;提高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支持会议视频的流媒体传输。
由于H.264技术的推出时间比较短,各个厂商的研发投入也各不相同,市场上基于H.264技术的产品其技术完善性并不一致。从普遍来说,当前主流厂商的 H.264产品都实现了比H.263编码方式更好的图像质量,也实现了主流厂商之间的互联互通。但在编码效率、视频优化、应用等方面还需要做很多工作。科达虽然刚刚推出H.264产品,但我们已经进行了非常多的优化和应用开发工作。在图像质量方面我们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效果,并且可以实现当前业界最高的,基于H.264的视频编解码带宽(2.5Mbit/s),我们还做了很多基于H.264的视频应用,比如基于H.264的双流传输、多画面处理、多码流适配、软件H.264终端等。
一般来说,我们把4CIF的视频图像称为高清晰,也就是704×576(PAL)或704×480(NTSC),这个分辨率是传统视频会议CIF分辨率的4倍,同时也与普通DVD影碟的分辨率是一致的,所以一般称为高清晰。
H.264 技术确实在同等编码带宽下可实现比其它视频编码技术更好的图像效果,但H.264技术并非等同于高清晰效果。比如我们希望在100多k的带宽下传输连续的图像,采用H.264技术就可以很好的实现,而采用其它视频编码方式可能很难得到连续的图像,这时,其图像质量可能只有QCIF的品质,与高清晰的差距是非常明显的。所以H.264技术只是比其它视频编码技术具有更好的压缩效率、更低的传输带宽要求和更好的容错性能,采用H.264技术的产品比没有采用 H.264的产品在同等带宽下的视频效果要更好,但H.264技术与高清晰是没有绝对联系的。
科达当前的KDV系列视讯会议系统已经全线支持H.264技术,当前支持的码流带宽范围是384kbit/s~2.5Mbit/s,可以适应普通的低带宽接入方式或者高带宽的接入方式。当前我们支持的分辨率统一是CIF。在低带宽下的视频效率要比采用H.263技术的效果提升很多,特别是在基于会议的小运动量图像传输时,其图像非常清晰。在高带宽下我们暂时还只能支持CIF的分辨率,但图像的清晰度比低带宽有比较多的提升,且在传输大运动量的图像时可实现非常好的图像效果,这对于双视频流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产品可支持2Mbit/s以上的H.264码流是非常重要的,这说明了科达视频终端的处理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在接下来的研发中,我们将继续优化高带宽下的图像分辨率,并推出4CIF的产品。
当前,科达的视讯产品在H.264编码协议下,可以与包括TANDBERG、POLYCOM、SONY等主流厂商互通,当然,很多其它厂商的品牌只要是支持标准的H.264编码的,都可以与科达产品互通。中国国内其它厂商有的还没有正式发布H.264的视讯产品,所以暂时还没有进行互通性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