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辰显光电受邀参加中国电子企业协会电子信息产融合作工作委员会筹建会议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25-07-18 作者:pjtime资讯组

    2025年7月15日,中国电子企业协会电子信息产融合作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工委会”)筹建会议在北京顺利召开。会议以“共建产融协同平台,助力电子信息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主管部门、产业龙头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86家单位的140余名代表,围绕“科技—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展开深入探讨。成都辰显光电作为电子信息骨干企业代表受邀参会。 

辰显光电受邀参加中国电子企业协会电子信息产融合作工作委员会筹建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综合处处长刘华益,财务司财经政策处副处长周楠,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会长罗涛,工委会议事委员会轮值主任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李宏伟,工委会议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副主任刘华鲁,中国电子企业协会副会长、工委会秘书长、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副总裁李鑫等出席会议并做工作交流和分享发言。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左丁,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总工程师周平,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张更生,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冯旭,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赵国祥,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总行科技金融部副总经理宋龙峰,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长黄伟等出席会议。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指出,当前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总体规模大、创新能力强、赋能作用明显,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如何用好金融活水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了行业主管部门的必答题。要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发挥好自上而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机制优势,也要用好自下而上协同创新的蓬勃活力,进一步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战略导向,深化产业创新能效,促进高质量发展。史惠康副司长对推动电子信息产融合作发展提出三点考虑。一是进一步加强产业和金融政策协同,更好地发挥有为政府作用。鼓励有关机构开展产融合作方面的深入研究,合理推动政府、产业和金融机构间信息交流和工具共享。研究发布电子信息行业成长性评估评价模型、区域投资指南等工具,作为政策指挥棒,更好指导产业创新突破。二是进一步推动资金链精准对接重点领域产业链,发挥好有效市场的关键作用。通过一链一策、一企一策,推动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与金融机构生成可复制推广的经典金融解决方案。完善以龙头企业为牵引,中小企业和科研院所广泛参与的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体系。三是进一步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构建双循环格局护航产业高质量发展。鼓励国内资本助力产业合理有序布局海外市场,推动中国工厂、中国产品、中国品牌、中国标准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史惠康表示,产融合作需要产业的共同努力,工委会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预祝工委会更快地成立起来。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财经政策处副处长周楠表示,从历史上看,金融资本是工业革命的“催化剂”,每一轮工业革命都始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近年来,工信部财务司会同电子司等司局,联合财政、金融部门开展产融合作,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产融合作。一是支撑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加强产融政策协同,为重点产业链提供“股贷债保”多元化综合性金融服务。二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完善“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工作体系,支持硬科技企业孵化培育和上市融资。三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国家产融合作平台和试点城市建设,打造产融两端同向发力的载体和“试验田”。

    中国电子企业协会会长罗涛表示,中国电子企业协会成立于1983年,是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行业组织,已深耕电子信息行业40余年,深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人才、融资等问题。希望工委会逐步建立和完善三个体系。一是建立全新的企业评价评估系统。二是逐步建立产业链的高效协调性。让企业的技术尽快变为产品,产品变为产业,建立完整的体系。三是建立对于被投企业实时的监控行为。“早”和“小”就意味着风险高,建立企业运行状况的监测系统,及时预测企业可能风险采取措施,避免投资风险。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综合处处长刘华益表示,促进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工信部在扩大内需、稳住外贸基本盘、提高行业运行分析预测水平、优化完善产业政策环境等方面着力。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16.2万亿元,占工业营业收入比重达11.8%。连续十二年在41个工业大类中保持“工业第一大行业”地位,实现出口交货值6.3万亿,连续十年占出口交货值比重超40%。出口形势稳步改善,2025年1—5月,规模以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2.4万亿元,同比增长3.3%,增速较去年同期高2.6个百分点。未来,将在加快核心数智技术攻关应用、“点线面”一体化推进数转智改、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协同提级跃升、夯实软硬协同的多元化转型基础、强化数字化转型服务保障等五方面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此次成立工委会要在产业聚合、与产业更多互动和信息匹配、建立产业链评价体系、鼓励金融创新等方面,为产业做好服务。

    工委会议事委员会轮值主任委员、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总工程师李宏伟介绍了工委会筹建过程和2025年工作方案。截止目前,工委会共邀请到成员单位105家,其中,部属单位7家,电子信息骨干企业66家,金融机构23家,另外还有高校、科研院所、行业组织和媒体等机构的广泛参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工委会筹备组一方面将加紧推进工委会筹建工作,制定完善工委会各项规章制度,持续招募成员单位,邀请战略指导委员会和专家组成员,策划工委会成立大会;另一方面将陆续启动工委会各项重点工作的试运行阶段,每月组织至少一场会议活动,按计划推进年度报告、投资指南、团体标准等的编制和发布工作,全面推动电子信息产业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形成良性循环,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工委会议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副主任刘华鲁对电子信息产融合作工作委员会的组织架构做了介绍。刘华鲁表示,工委会由议事委员会、战略指导委员会、秘书处、专家组等组成。并成立政策宣贯、评估评价、金融产品创新、产业基金、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平台推进、标准化与人才培养、产业链成熟度、应用推广等九个专业工作组,分别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政府采购中心)、浦发银行、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九家单位牵头。为更好推动电子信息行业高质量发展,后续将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和增补。

    此外,会议还邀请了来自产业和金融界的代表进行主题分享。与会嘉宾一致认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撑,亟需建立更加系统化、精准化的产融协同机制。与此同时,电子信息制造业体量大、创新能力强,也为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坚实支撑。此次筹建会议的召开,是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与资金链深度融合的关键一步。

    未来,工作委员会将围绕政策协同、金融创新、成果转化、标准制定等重点方向,持续推进工作落地,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适配电子信息产业特征的金融支持体系。辰显光电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协同“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工作体系与机制建设,助力产融工委会工作在产业落地!

 标签:MicroLED 行业新闻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