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的 iPad 视网膜(Retina)显示器(或采用像视网膜这种更高解析度显示器的平板电脑)用户都知道,在旧款 iPad2 上看起来还不错的视讯显示在视网膜屏幕时却明显地出现瑕疪。如果能在平板电脑中增加一款显示处理器,或许就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但也必须付出更高成本。
就拿从网路下载的一段标准解析视讯剪辑为例。在旧款 iPad2 上看起来不错的视讯在配备2,048×1,536画素解析度的最新iPad视网膜显示屏幕上观看会显得小很多。虽然可以放大视讯以因应较大的视网膜显示器屏幕需求,但这样做会降低视讯品质──除非这台行动设备能将视讯放大到2,048×1,536(当然这种技术目前还不存在)。
在新的高解析度行动显示器上,任何视讯中出现的缺陷不仅无法改正,实际上还会被加以放大。更糟的是,在平板电脑或智慧型手机上传送的行动视讯品质经常由于压缩或不良的网路而降低。
DisplaySearch公司资深分析师Richard Shim将此问题描述为平板电脑的功能与设备屏幕上真实再现之间的“脱节”。
虽然目前他的研究成果主要基于个人经验,但Shim表示,不管平板电脑是否拥有高解析度的显示器,“行动设备上的视讯观看体验基本上都很差,”尤其是因为‘画面颤动和停格’造成的问题。这特别让消费者感到灰心,因为用户付高价买显示器就是想在高解析度屏幕上观看高品质的视讯。
业界对于视网膜显示器的一致定义就是“你再也看不出画素点了”。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与动态视讯相关的典型问题──如画面颤动、动作模糊、对比度、锐利度和色彩的瑕疵──在这种高解析行动显示器上越来越明显。
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所有的显示器都受益于显示器处理功能。电视机OEM厂商早几年就知道这个道理了,他们一般都会在产品中使用一种复杂的显示处理管线。但出于某些原因,显示处理技术一直没能成功地移植到行动设备上。
从显示解析度对比可看出为什么高解析行动屏幕的显示处理能力有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