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CES2013:最大黑马友达让OLED“白菜化”

友达牵手索尼,力顶OLED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3-01-14 作者:萧萧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友达牵手索尼,力顶OLED

    全球最看好OLED电视技术快速成熟的发言不是来自于三星和LG,而是来自于友达:2012年4月,友达高管就曾经表示,“OLED最快两年内就可以与液晶的成本持平”。

    友达何以有如此信心呢?尤其是在友达中小尺寸OLED量产能力尚没有形成的时候,友达的信心是否是在向市场放“烟雾弹”呢!至少CES展上索尼展出的56寸4K oled电视说明,友达已经突破了大尺寸OLED所需要的所有关键技术。

    2012年索尼在与友达就液晶面板采购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紧密了二者的联盟关系,宣布携手开发OLED电视。此次,CES展出的索尼OLED电视的制程大致是,由友达作背板和OLED材料蒸镀,再交由索尼完成模组封装和彩电组装。其面板最可能来自于友达4.5代OLED生产线,薄膜晶体管可能采用“Oxide金属氧化物”技术(不过友达也掌握低温多晶硅技术)。

    索尼一直是彩电产业界OLED技术最主要的支持者。索尼早在2007年就发表全球首台11寸OLED TV,其后在2011年又接连推出17寸、25寸的OLED显示器。不过受制于索尼的量产能力和当时的多种技术条件限制,索尼的产品并没有在市场上成功。尤其是高昂的价格,吓退了几乎所有的消费者。

    2011年,LG和三星开始加大在大尺寸OLED技术上的投入,着手8代线的改建工作。而在此前,三星借助于量产的OLED小尺寸屏幕,在手机等产品上形成了全球独树一帜的“技术竞争优势”,三星小尺寸OLED面板在市场上大获成功!

    LG和三星的表现,使得全球面板产业第三位、四位和六位的友达、奇美、京东方开始发力OLED面板,在2012年分别开工了4.5代和5.5代生产线建设,并在已有高世道液晶面板线上先期引入“Oxide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技术。其中,由于友达和最早力推OLED电视的索尼结成同盟关系,以及索尼品牌在彩电市场和三星的竞争性,导致这组联盟的动作最迅速。此外,2012年与索尼结盟的同时,友达还和日本出光结盟,进一步补充在OLED材料领域的短板。

    除了在CES展上正式亮相的索尼OLED电视外,友达部分6代、8.5代线的部分产能改变为金属氧化物技术:短期内可以供应4K甚至更高级别的液晶电视面板,长期内只要采用新的蒸镀或者印刷技术,可以再几个月内迅速的转变为OLED面板生产线。

   

本文导航
  • 第2页:友达牵手索尼,力顶OLED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