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民大会堂里两块中国制造的全新液晶面板,将取代日本竞争对手Panasonic生产的同类产品,成为中国决心向世界推广中国品牌,而不仅是中国制造产品的新迹象。
上述110英寸的新液晶面板由中国电器巨头TCL制造,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具有3D显示功能的液晶面板,比原先Panasonic的108英寸产品略宽。
TCL董事长李东生在周五的首发仪式上称,TCL突破了日韩企业对大屏幕平板电视的垄断。中国商务部、科技部、工信部和深圳市政府的官员们点头称赞。TCL是从深圳发家的。
中国政府鼓励本土企业向价值链上游转移,发展有利润产出的品牌,不仅能成为国家的骄傲,还将推动中国经济从微利的制造业转型。
但创建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并非易事。
可能除了联想和海尔,中国几乎没有外国消费者认可的品牌。即使在国内,中国企业也往往发现,自己受高端的国外品牌所排挤。
总部位于上海的咨询公司China Market Research Group(CMR)高级分析师罗伊(James Roy)说:“这是一个巨大的障碍,尤其在汽车业。(国内品牌)在上海或北京等大城市几乎不存在,因为没人想用低于日韩品牌水平的产品。”
中国政府将为国内企业助一臂之力。
工信部本月发布新规,要求多数喜欢奥迪等德国豪华车品牌的官员,只能购买国产品牌汽车作为公车。
其它政策包括,政府支持国内企业“自主创新”,令人指责中国不公平地通过政府采购,设定对中国企业有利的标准,使政策向本土产业倾斜。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司长赵玉海表示,如果中国企业希望走向世界,不会只在受保护的国内市场竞争。
赵玉海称,这样将永远无法赢得全球市场。所以,这种担忧是不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