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幢森林中的树形别墅,开放式阳台将大自然请进来,连小鸟也把别墅当成了家;一座星际里的电子化家园,汽车既能在地上跑又能在空中飞,还有卫星导航不会迷失方向……这是日本夏普株式会社创业100周年系列活动中,两位中国小学生画笔下的未来家园——充满想象力、低碳环保。
两位“夏普未来梦想家”的画风欢愉生动,但事实上,夏普目前的状况却没有那么轻松。由于竞争加剧、价格下滑等因素,与松下、索尼等其他日系家电巨头一样,夏普的经营状况在近两年并不乐观。
扭亏的压力,让创业100周年的日本夏普株式会社,抢搭上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列车。夏普株式会社首席常务执行董事、大中华区CEO兼夏普(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夏普中国”)董事长兼总经理菅野信行表示,夏普2012财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预计将由上一财年的386.64亿元增长至600亿元,比上年增长55%,将占夏普海外业务的46.3%;而包括出口在内的中国事业规模,将在2011财年700亿元的基础上,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日本企业的危机意识是出了名的。菅野信行和他的夏普中国团队早已经制定好面向中国的新战略:夏普已在华陆续增设CSR、健康环境产品、信息通信、液晶系统、电子元器件等事业本部,将日本的事业部管理功能全部移交中国;并设立直通全球的中国CSR主管。
菅野信行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在夏普全球Eco-Positive(环境积极、友好)企业战略中,CSR是最为核心的保障措施之一。这意味着夏普将用节能、环保新技术深度扩展中国市场,CSR力量正成为帮助夏普中国转型的新驱动。
Eco-Positive
面对亏损,日系家电一直在寻找转型之路,希望可以改变现状。它们借助环保理念,从当年追求“大而美”的规模化阴影中走出,朝更加贴近民生的阶段迈进。夏普就是其中的轻骑兵。这个上世纪90年代的液晶面板、太阳能电池巨头,已顺应日益兴起的CSR潮流,重新定义企业的发展蓝图,即“Eco-Positive”,它尝试依托技术、产品、运作、关系网络,打造一个环境积极、友好,与全体利益相关者携手友好型企业,借此延伸自己的商业利益。
Eco-Positive包括一套运作体系,夏普为实现目标在全球设立了评价标准,并有一个全球环境经营推进体制。其由经营战略会议统筹,由全球环境统辖会议旗下各区域的环境会议落实。
这一标准也影响到整个供应链。夏普专门制定了《夏普供应链CSR实施指南》,自2007年开始,每年都会对整个供应链合作体系进行检查。
《夏普 环境·社会报告书 2011》显示,2010年度起,为加强环境经营,夏普全球已将Eco-Positive作为部门业绩评价制度的重点成果目标,公司所有本部以及集团公司均导入这一指标。夏普要求,2012年,全球所有工厂都要达到超级工厂目标。
“既要强调持续稳定的发展,也要追求对社会做出贡献。”管野信行表示,夏普一方面加强工厂的环保意识,生产高性能、环保的产品,同时在推进环境论坛等系列环保活动。
上述“夏普未来梦想家”的甄选标准之一就是环保理念。
技术与产品的支撑
Eco-Positive的支撑是技术与产品。众所周知,夏普在业界较突出的是液晶显示业务及健康环境业务。其中,健康环境业务领域的核心之一,是早在1959年便树立起来的太阳能电池业务。
早期,夏普完成了日本历史上许多“第一”:第一部矿石收音机、第一台黑白电视、第一台液晶彩色电视机、第一台水蒸气微波炉、第一台全晶体二极管电子计算器等。
“二战重建后不久,创始人的商业理念便非常清晰了,要关注人类的基础服务领域,制造‘我们的竞争对手想要模仿的产品’。”菅野信行说,早在1959年,夏普就开始进军新能源领域,研发太阳能电池。4年后,夏普成功批量生产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随后在长崎县尾上岛灯塔安装了世界最大功率的225瓦太阳能电池模组。
1967年,夏普为人造卫星研发太阳能电池,9年后成功搭载在卫星上,成为唯一获得国际宇航研发机构JAXA认定的日企。
一个制造企业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制造出新产品来满足新时代的需要。夏普的另一业务板块显示面板,最初只是个“小不点”,但借液晶屏计算器登上舞台后,没几年便超过精工爱普生、霍西登等对手,到上世纪90年代,它一统江湖,成为全球龙头,市场占有率达40%。截至目前,夏普依然是全球技术最领先的液晶制造企业,一直引领着该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