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建厂升温
新兴市场需求升温,催生海外建厂热潮。除了美的,海尔在巴基斯坦,格力在巴西、越南、巴基斯坦,志高在尼日利亚、土耳其,也都设有海外空调工厂。
“在有潜力的海外市场建工厂,是格力拓展国际市场的方向。”格力电器海外销售公司总经理肖友元向本报表示,人民币升值,使海外建厂的成本降低。
肖友元说,格力海外工厂的选址有三个条件:一是有市场潜力,二是有关税壁垒,三是劳动力成本低。像巴西空调整机进口的关税已提高到35%,不设厂就没有竞争力。
格力海外工厂的合作方式多样:有的100%控股;有的与合作伙伴共建;在市场较小的地方则技术入股,由经销商建组装厂。肖友元说,“建了海外工厂,可以降低出口费用,提高成本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支撑自主品牌。格力希望自主品牌的占比从30%提高至50%。”
志高海外市场管理部部长廖世兴透露,志高的海外工厂,一般与当地经销商合作投资,以提高海外物流供应能力。而且,通过散件出口,规避海外关税壁垒。“OEM有一定规模后,推自己品牌的时机到了。品牌永远是你的,有定价权,可以掌握自己的销售渠道。”
不过,海外建厂也存在汇率、法律等风险。比如随着人民币升值,出口空调散件的成本越来越高,且外汇结算损失也较大。曾有业内人士抱怨,在越南设厂出现亏损情况。
因此,在海外设厂、发展自主品牌与保证海外市场利润之间,美的希望寻找一个平衡点。与开利合作似乎是不错的选择。美的好几家海外工厂都是从开利手中收购的,而且“美的”、“开利”双品牌的运作,有利于做大海外工厂的产能规模,分担经营风险。
附表家电企业的海外设厂情况不完全统计
资料来源:本报整理
格力: 巴西、越南、巴基斯坦
志高: 尼日利亚、土耳其
长虹: 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捷克、韩国
美的: 越南、白俄罗斯、俄罗斯、印度、巴西
海信: 南非、匈牙利、法国
海尔: 20余个海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