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定制产品曾经是人们的一个梦想。不过随着个性化需求增加,目前越来越多的家电厂商已经开始嗅到了商机,并开始试水这种全新的生产模式。
互联网时代
企业需向大规模定制转变
目前,由于网络媒体的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在购买产品时有了更多的选择,互联网时代,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已经不再是以企业为中心,而是以消费者为中心。
在“2011中国绿色公司年会”上,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曾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企业应该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变。
“大规模制造的时候,一个型号抓住一个定单可以生产几十万上百万,但是大规模定制可能几十万上百万的生产量是几十万个型号。确切地说,现在是企业和用户之间信息不对称的主动权改变了,过去传统经济下,不对称的主动权在企业手里,我生产什么,用户被动接受什么。但是现在的主动权到了用户手里,用户可以在互联网上看到所有产品,所有的价格,都可以选择。这个时候不是以企业为中心,而是以用户为中心,如果你不能改变,还抱着低成本、大规模制造,肯定不行。”
C2B模式
为家电定制提供了有利契机
目前C2B模式的发展为企业进行大规模定制提供了有利契机。由于团购等C2B模式的兴起,厂商可以根据网购消费者的网购需求进行相对应的生产和采购,从而使得大规模定制成为了一种可能。
以一个知名服装网店“七格格”为例,每次要上新款衣服的时候,七格格首先会将新款设计图上传到店铺上。比如准备上80款新装,会设计出200多款新款,让网友们投票评选,并在QQ群中讨论,最终选出大家普遍喜欢的款式进行修改,然后上传到网站,反复几个回合,最后上架、生产。由于其抓住了个性化需求,反向配置资源,在淘宝短短上线一年后,就成为淘宝有史以来发展最快、最成功的一个网店。
企业纷纷试水家电定制
今年7月在青岛家电展会上,海尔旗下品牌统帅率先开始了自己的“定制”之旅,统帅电器通过互联网以模块化的手段实现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秉承“你设计,我制造;你需要,我送到”的理念,通过搭建网络平台为消费者展示了可供选择的各种模块,让消费者自主选择产品外观、材质和功能,然后进行模块化组装,为消费者打造个性化的生活。在产品市场方面,因为定制的家电产品好卖,所以每年家电销售巨头们都会向制造商进行大量的定制。
据了解,海尔每年为国美提供600款系列商品,其中个性化定制商品数量不少于300款,并且个性化专供产品的销售占到双方销售规模的50%,达250亿元。同时,海尔还为国美提供其延伸性ODM商品的制造支持。
不仅统帅将自己定位于“家电定制”品牌,国内一些其他家电企业也已经开始了自己的“定制”之旅。今年8月12日,奥克斯空调在“壹计划品质战略”发布会上推出了名为“FashionDo”的空调新品,这是一款可以任意DIY面板的空调,早在今年5月,淘宝商城电器城网络定制款,就开始通过结合事件营销、投票定制等新方式更多亮相。电器城与奥克斯合作,以“消费者投票决定”的全新方式,在淘宝聚划算推出团购。定制的两款奥克斯空调,是数万名淘宝网友,在6天时间内以选票的形式“公投”出的定制款空调,配送范围覆盖了全国15个省及直辖市。
在美国对全球市场变化趋势的最新预测中,个性定制被排在改变未来的十大科技的首位。由于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满足,消费者体会到了量身定制的贴心产品服务,这样实现了细分市场,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开拓了家电市场的又一出路。
家电定制尚不成熟
虽然“定制家电”因产品个性和对细分人群需求的关注在近年的市场越来越火爆,成为众多消费者的购买首选。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家电专家罗清启认为,与此前单向的“制造企业渠道消费者”的产业流程不同,互联网经济时代要求整个产业形成“消费者制造企业渠道消费者”的双向产业流程,这意味着为了适应日趋个性化、碎片化的消费需求,企业必须颠覆原有的发展模式才能适应这一变化。具体来讲,企业必须从两个维度进行变革:一是对消费需求的敏感度,也就是把握全球消费需求变动的能力,这是适应互联网经济时代发展必须采取的根本变化;二是相对完善的工业创新体系,这是企业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保障。
但是针对家电定制服务,要从实际出发选择定制商品,在考虑个性化服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定制时相关的服务、售后等是否完善,毕竟,追求外观个性的同时要注意,3C类商品还应该重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