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大力发展上游产业链 国产彩电迎来新突破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0-11-16 作者:雾里看花

    进入平板电视时代,上游核心技术的缺失一直是国产彩电品牌无法跨越一大屏障,尤其是在平板电视普及加速的趋势下,疯狂的价格打压,令国内众多彩电企业更是无法与外资彩电企业相抗衡。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只有真正掌握上游核心技术,才能在彩电市场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和享有话语权,这一点已经成为了众多国内彩电企业共同的心声。

    正是在这种市场竞争压力下,众多国内彩电厂商近两年开始全面涉足上游核心技术的研发。据笔者了解,长虹作为国内知名彩电企业,在2007年4月正式启动等离子屏及模组项目一期工程,建设首条国际最新一代“八面取”等离子屏及模组生产线,主要量产42英寸、50英寸及以上等离子显示屏,预计年产等离子屏200万片以上。

    按照长虹等离子屏项目产业发展规划,通过一期技改扩能和二期后续项目建设,2011年将具备年产能600万片(以42英寸计)以上的新型等离子显示屏及模组制造能力,预计市场占有率达到17%,进入全球行业前3名。

    与此同时,在掌握了等离子屏、模组和整机的技术后,长虹“顺流而下”切入液晶模组制造领域、未来显示技术的储备和电子军工技术。据了解,目前长虹已掌握了OLED研发及量产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能力,具备了显示屏、模组以及应用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

    除长虹之外,康佳也是较早涉足上游核心技术的彩电企业之一。据了解,康佳率先攻关核心技术,建成了目前我国最大的液晶模组自主研发、生产、配套整机生产一体化基地,并规划建设8条液晶模组生产线、6条液晶电视生产线,形成年产液晶模组820万台、液晶电视420万台、年销售额超300亿元的产业规模,这无疑是国内彩电业界的一大突破。对于液晶电视来说,液晶模组是电视的关键部件,其造价占据了液晶电视制造成本的70%,而多数国产品牌对液晶模组只能选择外购。

    另外,享有“王牌”著称的TCL企业,也在上游核心技术领域表现出了强势的一面。TCL作为国内知名彩电厂商之一,近两年来在陆续投资液晶模组、LED背光源及液晶面板项目,积极布局以显示终端为核心、上下游一体化整合的全产业链,有力的促进多媒体产业的良性发展。

    据了解,去年4月TCL与台中强光电以及友达光电成立的LED背光模组工厂已于今年8月全面投产。去年底,TCL集团与深超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的国内最高世代TFT-LCD生产线——8.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将于2011年8月试生产,同年4季度实现量产,2012年12月达到满产。

    通过国内多家彩电企业在上游核心技术上的表现不难看出,国内彩电企业一直处于被动的局面在逐步改变。笔者认为,随着国内彩电企业在上游产业链上的不断发力,必将全面赶超外资,迎来新突破。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