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谷歌、英特尔和索尼宣布正在联合开发“谷歌电视”(Google TV)的消息以来,这款预计将搭载Google TV软件、采用Android 2.1系统、英特尔Atom芯片的电视产品便赚足了眼球。根据介绍,这款产品可以时时与互联网连接,用户可以通过其进行搜索、浏览海量的网络视频,在卫星电视节目、有线频道和网络视频之间自由切换,还可以下载安装各种应用软件。用谷歌高级产品经理里什·钱德拉(Rishi Chandra)的话说,这款电视产品的“雄心壮志”便是要将“整个互联网内容引入电视机”。
让电视机真切地拥抱互联网,在四川长虹副总工程师阳丹看来,这种变化的发生是大势所趋,甚至来得有些晚。
如今,在和互联网的结合之下,常言的“三屏”中,无论是手机屏还是电脑屏,都变得越来越“炫”。“相形之下,端居客厅中央的电视则显得最落后”,阳丹说,电视屏除了变得更轻薄、更清晰、更大之外,数十年间“静悄悄地,鲜有变化”,虽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诸如微软耗资数十亿美元的“维纳斯计划”等,试图推出网络电视产品的尝试便不绝于耳,但却收效甚微。电视机依旧是“被动地接收和播放各种视频节目”,并逐渐沦为了其它数字设备的“附庸”和客厅中的“摆设”。
“在娱乐单调的时代,电视屏幕曾经是家庭娱乐和获得资讯的中心,但如今已经被极大的分流了”,UT斯达康多媒体通信事业部市场部总经理丁之敏说,互联网电视及其背后蕴藏的丰富业务形态则是让电视机重新回归家庭娱乐中心的契机。
你好,互联网
试图抓住这一契机的,不光是谷歌、苹果和英特尔们。事实上,在中国市场,在过去两年时间里,“电视+互联网”的概念,也已经成为彩电企业产品及营销的主流之一。
自2009年开始,国内主流彩电企业如海信、TCL、创维、康佳、长虹等,都纷纷主推具有网络功能的“互联网电视”产品。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2009年互联网电视的销量占整体平板电视销量的15%至20%,总体销量为300万至400万台。而据奥维咨询提供的数据,2010年一季度,中国市场互联网电视销量82万台,预计全年互联网电视销量超过770万台,市场增速将超过700%。
“互联网功能已经成了电视机的市场标配”,康佳集团多媒体营销事业部市场部总经理黄心仲说,自今年五一之后,康佳基本上停产了所有非网络电视产品,预计2010年互联网电视占到康佳平板电视整体数量的60%。除康佳外,自今年初开始,TCL也宣布40英寸以上电视产品也全面转入网络电视生产,而长虹则全面停产32英寸及以上普通平板电视,转而生产附带网络功能的新机型。
按照丁之敏的归纳,当下国内主流的互联网电视产业链可以划分为内容提供商、内容运营商和播控平台、互联网CDN运营商、终端厂商和用户五个环节,而对推动“互联网电视”发展最为积极的,则属终端厂商。
一来,因为目前产业链的特征是,终端厂家集成并提供相应的播控平台,成为内容运营商的客户端,而用户则通过购买终端一体机,使用宽带网络访问互联网电视平台,因此,“终端营销主要依靠终端一体机家电厂家”。而更为重要的原因则是,“增加互联网功能在给彩电厂家的市场推广注入新概念的同时,也能够为厂商提供提高利润率的机会。”丁之敏说。
目前,国内终端电视机厂商的毛利率提升空间已经非常逼仄,来自Display Search的统计显示,最近5年液晶电视的售价平均每年降价幅度达20%。而根据国内主要彩电制造上市公司 2010年中报公布的数据来看,行业内的毛利率则集中在16%-20%的区间内。
“互联网电视通过内置芯片,可以播放更多来自互联网的内容,这样一来,终端产品就有更多功能卖点,最终便能提升终端产品的议价空间,互联网电视的毛利率也会比普通产品更高点儿”,黄心仲说。一般而言,在市场销售终端,尺寸配置相似的互联网彩电的价格会比普通产品高出数百到千元不等。而据粗略估计,2009年年底时互联网电视产品的毛利率大约在35%,今年以来虽然价格有所下降,但毛利率也还在30%左右。
除了毛利率更高,在阳丹看来,互联网电视带来的更为关键和长远的影响,是可以“促成终端厂商盈利模式的变化”。
与之相应,阳丹认为,家电厂商也会跃离“终端制造者”的定位,服务和内容提供者的角色会越来越明显,其盈利模式会越来越倾向于“终端加服务”的盈利模式,即从一次性售卖到实现连续型的盈利。
而这种转变,在上海自然道总裁杨兴平(微博)看来,也正是受到互联网冲击下,诸如手机、彩电等行业普遍面临的“最大挑战”。“因此,除了传统3C之外,还要考虑如何做到5C,即内容(Content)和用户体验(Consumer experience)的融合”,在参加今年8月底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举行的“中国创业创新高峰论坛”时,杨兴平如此表示。
而在中信证券家电分析师胡雅丽看来,“电视产业呈现着明显的前端驱动的增长模式”。因此,实现这一转变,不单单是终端厂商如何去满足用户需求的过程,而需要从内容制作、分发、传输者到硬件制造商整个市场“乙方”们的协同合作,琢磨提供怎样的应用和内容,来创造和挖掘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