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创维杨东文:珠三角已具平板显示产业雏形

来源:中国电子报 更新日期:2009-06-05 作者:胡春民

创维产品结构转型初步成功

    在发展显示产业过程中,我们曾经背着CRT(显像管)电视的包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CRT电视产业链,如果一下子抛弃感觉太可惜了。 

    不过,现在国家已经认识到了显示产业发展的技术和市场方向,决定把发展平板显示产业放在首位。

    2005年液晶电视和等离子电视(两者通称为平板电视)开始大规模上市,平板电视因为薄型化、大屏幕和高清晰度等特点,一上市就表现出强大生命力。创维从2008年开始全面转型,2008年创维液晶电视的销售量已占全部彩电的40%,到今年4月份液晶电视所占比例已超过80%。从销售的结果来看,创维向平板电视转型初步成功,但从整个平板电视产业链角度来看,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首先,创维投资了5亿元完成了平板电视的产能准备,新建或者改造CRT电视生产线,年生产能力达到600多万台,其中深圳石岩工厂年产能达300万台,广州平板工厂可以达到200万台,深圳公明工厂通过技术改造可以实现100万台~200万台的生产能力;其次,创维还携手LGD联合进行研发设计,创维的广州平板工厂可便利地获得LGD模组的支持;最后,创维目前也开始进行26英寸、32英寸等中小尺寸液晶模组的生产,今年9月份创维在广州平板工厂可以实现大尺寸整机和液晶模组的一体化生产,年产能大约在100万台左右。

   

珠三角平板显示产业已具规模

   

    珠三角地区在全国平板显示产业中地位突出,在人才、技术和专业分工、制造、品牌等方面都优于其他地区。从整机生产制造来看,珠三角地区是全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除了创维、康佳、TCL这三家大型彩电生产企业之外,还有很多以海外市场为目标的OEM(贴牌)企业,中国每年向全球提供8000多万台彩电,其中70%都来自珠三角地区。

    从液晶模组产业来看,TCL在惠州、奇美在南海、LGD在广州、中华映管在深圳都建立了规模很大的液晶模组生产工厂。国内外厂商的合作也很积极,创维选择与LGD合作、TCL选择与三星合作等,在液晶模组生产上首先是满足自己的需求,以保证自己在上游器件供应上的稳定,这是正常的。另外,诸如LGD、奇美等在珠三角地区的模组工厂都是对外销售的,整机和液晶模组供应商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协同关系。

    从液晶面板生产线看,深圳早就布局了第5代线以下多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比如富士康、天马在深圳的液晶面板工厂等;从背光模组的生产来看,从小尺寸手机用到电视用大尺寸的产品已相当完备,彩电用背光模组的灯管、边框、散热板、偏光片也都具有产业基础。当然,珠三角地区在平板显示产业链建设方面最大的不足是电视用大尺寸液晶面板生产线缺失。不过,第8代及以上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不久也会落户珠三角,到那时珠三角地区特别是深圳市在平板显示领域的产业优势将会更加突出。

    除了面板、模组之外,在平板显示产业各种配套件当中最重要的还是背光模组,深圳在背光模组的设计和灯管、偏光片的生产等方面都已具规模。目前背光模组还是以CCFL(冷阴极荧光灯)为主,今后将会向LED(发光二极管)方向发展,而深圳恰恰在LED背光模组方面拥有产业优势。在发展LED背光模组上,我国和日本、韩国等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因为该产业还处于资源整合和LED产业链形成时期。我国台湾的国联、晶圆、艾迪森等厂家及韩国三星在LED芯片设计和制造上占有优势。目前中国大陆企业主要是把LED芯片、封装拿过来进行背光模组的设计。小尺寸的LED背光模组在珠三角地区已经完全成熟,年销售额3亿元~5亿元。做中小尺寸LED背光模组设计的公司在深圳有很多,做小尺寸LED封装的公司也很多,手机用背光模组基本上全部采用LED的了。深圳的背光模组产业正在从小尺寸向大尺寸的方向过渡,以前做手机用LED背光模组的公司开始向电视用LED背光模组方面转型。

    与背光模组相关的灯管、偏光片等元器件供应商目前的现状还是生产小尺寸产品,但随着电视用背光模组需求的扩大,它们必然会增加大尺寸背光模组的生产。另外,整机厂商也开始自己设计大尺寸的液晶模组,比如创维已能设计出32英寸、37英寸、42英寸的液晶背光模组,目前创维的背光模组已经全部实现了自主生产。

   

最新平板电视人物访谈

HDMI2.2规范发布,开启超高清新时代

2025年6月26日,HDMI许可管理公司联合HDMI Forum举办线上媒体交流会,正式发布备受期待的HDMI 2.2规

TCL王成:直播带货增加用户比销量重要

王成在专访时特意提到,绝大多数的中国电视用户对画质没有太多的感觉,对于行业发展来说,这不是一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