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这种想法的人绝对不止孙克焕一个。不少商户向记者反映,销售商私扣补贴卡或者揭掉家电下乡的标志,一方面,可以避税,更严重的还会“冒名顶替,在领取人的身份上偷梁换柱是有可能的”,宿州市商务局国内贸易发展科科长刘孝文告诉记者:“乡镇专卖店主都是农村人,身边的亲戚朋友大多也是农村户口,手续齐全,政府很难发觉。如果老百姓都要求买家电下乡产品和提供正规发票,这个漏洞也就自然堵住了。”刘孝文说。
不过,另几种形式的“偷梁换柱”性质则更为恶劣。
“撕掉家电下乡标志的产品,可以充当非家电下乡产品卖出去,因为几乎所有的家电下乡产品都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售价,销售商甚至可以适当提价赚取利润。”一位销售商告诉记者。
“家电下乡的标志真的这么容易掉吗?”“你可以试试。”
记者轻轻抠取某家电上的家电下乡标志,果然很快便揭了下来。
“家电下乡产品应该全部换上钢印标志,避免一些人钻空子。”刘孝文说。
“还有,个别不知名企业的信誉也是个问题。”这位经理说,不久前他发现,一家不知名企业的某种电器去年未中标前标价1899元,中标后却提高到2199元。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思考。
销售商有“两怕”——
出正规发票多缴税;销售额与基础税率同涨
为什么有的经销商对销售家电下乡产品兴趣不大?宿州市埇桥区美的专卖店主周友才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台1790元的电视,利润才3个点,村民买电视机,一般要求搭送一根天线,去掉近15元。帮村民把电器送回家,来回运费得15元,再加上税,你算算我能赚多少钱?”
销售商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税费。“过去,这些店主都是定额纳税,家电下乡之后,农民必须要用正规发票来领取补贴,过去顶多给张单据,现在每销售一台家电下乡产品就要出发票,也就意味着要缴税。除此之外,销售商还有两怕,一怕自己的实际销售额摆上台面后,政府追究过去偷税漏税的问题,二怕销售额上来后,政府上调基础税率。”泗县商务局分管副局长张静分析。
那么销售家电下乡产品真的利润微薄吗?记者在泗县平山格力专卖店店主张明军那里了解到:“家电下乡之后,薄利多销,事实上总利润比平时还多了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