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火如荼的家电下乡运动,平板电视、高清电视也酝酿着“下乡”运动。在今年两会上,部分代表提出将彩电产品下乡的价格控制线调整到3000元,甚至5000,其宗旨就是要满足农村百姓看平板电视、看高清电视的客观需求。不过,在高清平板下乡的过程中,如何保障农村能够接受到清晰的电视信号,成为了最需要突破的产业瓶颈。
09年2月开始,家电细想活动已经进入全国推广阶段。绝大部分省份地区将在三月份完成家电下乡产品和渠道的布局,农民朋友们渴望在五一之前购买到可以享受国家13%财政补贴的“下乡”家电。其中,彩电产品经过第二轮家电下乡产品调整最高限价到2000元以后,已经有部分满足高清显示的平板电视入围。
目前,平板电视进入下乡产品阵列虽然只是少数,但是专家预计随着平板电视产品的价格的进一步降低,以及未来可能的下乡彩电价格控制线的进一步调整,将有更多的高档彩电产品进入下乡阵列。除了下乡彩电之外,各地的彩电销售渠道也在推出一些非下乡产品,以丰富广大农民朋友的选择空间。
这些各地渠道商自行推出的彩电产品,大多数是高档的平板电视。河北某地的一位销售商表示,下乡彩电大多数是传统的CRT产品,价格在一两千元,这类产品并不能满足所有农民兄弟的需要。于这些产品构成差异的大尺寸、高清平板电视,对于一些富裕家庭更具吸引力。“虽然价格更高,也不能享受政府补贴,但是农村娶媳妇、盖新房之类的事情,许多人还是愿意花这笔钱的”。
不过,在平板等高清电视逐渐向县城市场、农村市场普及的过程中,当地电视广播信号质量的问题也进一步显现出来。据了解,虽然国内彩电产业推行数字化转换已经有数年的时间,但是阵阵完成数字电视普及的地区仅仅是部分城市市场。国内人口规模超过8亿的农村电视用户几乎都未能接入数字电视信号,更谈不是高清电视信号。
农村消费者收看电视主要依靠的是地面无线传输。模拟技术下的地面无线传输面临着诸多的信号问题。例如建筑物的屏蔽、金属器件的干扰、云层的干扰等等。这导致了采用这种信号接受方式的农村市场,彩电普遍仅能接受二三十个台,而且半数频道的节目质量很差,不能满足高清晰欣赏的需要。
专家指出,在传统的标清电视上,这种信号质量导致的画面不清晰往往并没有在高清电视上表现的那样严重。国内一级城市市场,数字信号普及之前,也有很多消费者反映万元的高清平板效果居然没有淘汰下来的老CRT电视好。这一彩电产品和电视广播信号不匹配的问题,随着彩电下乡、平板电视进入普通农民家庭,在更大的范围内被反映了出来。
对于这一问题,业内人士指出,农民朋友如果没有确实必要可以先不对家里的CRT电视进行淘汰,等到数字电视信号普及了再多更换;同时距离城镇较近的消费者可以考虑采用有线电视信号、偏远地区的消费者则可以采用卫星电视信号,来改善高清电视的画质品质。不过后两种方法均需要按月支付一定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