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昆山液晶模组项目的开工,是康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重要时刻。我相信,这也是整个中国彩电产业应对液晶时代的一件大事。”2009年2月28日,在江苏昆山举行的康佳液晶模组基地奠基仪式上,康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侯松容表示。
据悉,该液晶模组厂计划建设八条液晶模组生产线,模组和电视的年产能将达到720万片,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约8.86亿元。建成后康佳液晶模组厂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晶模组生产基地。康佳此次进军液晶电视上游产业的大手笔投入,除了战略性构建了康佳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竞争优势之外,更标志着康佳顺应液晶时代潮流,顺利完成液晶电视产业的战略布局。
在金融风暴给全球经济带来的阵阵寒风中,康佳集团通过投资液晶模组进军产业上游的举措,受到了外界的普遍关注。
彩电行业产业结构由CRT时代转向平板时代的变化趋势已成定局。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市场上平板彩电销量已超过三分之一,2009年预期将占据半壁江山,市场潜力巨大。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国产品牌对占平板整机成本近70%的液晶模组只能外购,成本控制受到极大的制约,而且显示的画质也主要由面板制造工艺及其驱动技术所决定,留给下游彩电制造商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少,所以必须向液晶电视产业价值链上游迈进。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康佳集团此番进军液晶模组项目,被视为一个明智而又及时的决定。
康佳集团总裁陈跃华表示,康佳进军液晶模组产业后,在整体上整机成本将降低10%左右,并可通过整机与模组的直接对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加快周转,以提高综合运营效率。同时模组自产后,可实现康佳的模组、整机一体化设计理念,无论在成本控制还是差异化设计配合上都有了更高的自由度和操作空间,为将康佳打造为世界品牌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关注的是,从TCL、海信、创维等国产彩电厂商进入液晶模组领域所选择的路径看,技术合作、供需合作、相互股权上的渗透上也存在着技术合作不够深入、所能控制对方的股权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影响力而容易被边缘化等诸多隐忧。而康佳与面板供应商有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战略联盟,形成了合作稳固、成本低廉的产销体系,且仅为康佳提供面板,不做品牌,不做分销。因此康佳拥有完整的产业链,明显区别于其他国内企业。
据记者了解,此次奠基的康佳液晶模组厂坐落于江苏省昆山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该厂总占地面积500亩,共建设8条LCM生产线, 其中4条纯LCM生产线,4条LCM与TV一体化生产线。建成后,LCM可达到年产能720万片,TV可达到年产能360万台,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晶模组基地。
据陈跃华介绍,康佳液晶模组基地定位为模组研发、生产、配套整机生产一体化的基地。研发主要集中在背光技术和驱动技术方面,力争用2-3年的时间实现背光部件、驱动电路的自主开发和自主配套,以掌握关键技术,提高竞争力。
国产彩电厂商纷纷向上游渗透描绘出了令人激动的产业前景,但如果不能够掌握核心的技术,那么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永远只能是隔靴搔痒。近年来,康佳坚持价值经营,在关键技术创新、应用创新上突飞猛进。可以说,无论在技术更新、画质提升、3C融合,还是外观设计与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上,以康佳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已经远远走在了前面。据记者了解,早在几年前康佳就组建了自己的模组技术团队,2008年12月在东莞基地启动了模组试产线的运作,培养人才。在技术研发方面,康佳彩电开发中心已经在液晶电视的电源、结构、时序控制电路等方面开展了研发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2008年底开始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使得传统的欧美市场消费能力急速萎缩,中国市场成为最受瞩目的增量市场。对于中国家电厂商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重塑市场格局的难得机遇。进军液晶模组完成液晶电视产业布局是康佳集团掀起战略反攻的一个开始。
在当天的开工仪式发布会上,侯松容信心十足地表示:随着昆山液晶模组项目的启动,结合上游企业的布局,中国又将形成从液晶面板到模组制造,再到整机的完整齐全的彩电产业链。如同在彩管时代一样,中国企业又将建立起强大的竞争优势,在液晶电视时代重铸辉煌。
据记者了解,康佳的信心首先来源自良好的市场业绩。根据中怡康的数据显示,2008年,国产平板已经夺回半壁江山,销售额占有率已经从1月份的45.7%,上升到11月份的59.44%。康佳集团则连续六年蝉联中国彩电销量冠军,尤其平板业务发展迅速,市场占有率从2008年初的第五名跃升至年底的全品牌第二名。而在09年元旦假期三天,康佳就创造销售收入8亿元的佳绩。而在09年2月初公布的家电下乡推广中标信息显示,康佳70款产品19个省市推广地区流通企业资格全部中标,更为2009年增添了强大的筹码。除此之外,刚刚发布的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规划,将立足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着重建立自主可控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突破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瓶颈作为未来信息产业的重要任务,为康佳下一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与政策环境。
侯松容表示:“2008年、2009、2010年是国产品牌实现突围关键的三年。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过去的2008年,国产品牌已经成功夺回平板电视市场半壁江山。2009年,是国产平板战略反攻的拐点,国产品牌在中国彩电市场的份额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产家电厂商在销售网络、应用技术创新以及成本控制等三个方面都已经累积了相当的优势,这种优势将会帮助国产品牌在战略反攻中抢占先机。随着液晶模组项目的顺利投产,通过一体化设计、减少包装和运输环节等降成本措施,使康佳对平板电视产业链的控制率从原来的30%提高到50%至60%,企业的盈利能力增强。随着平板电视产业链重心转移至中国,液晶电视模组、屏等相关配套产业的集聚效应也将进一步在国内形成,使国产品牌市场话语权逐步提升,实现战略反攻的最终完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