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根本进不了正规的销售渠道,所以主要是通过互联网以及3C类电子市场销售。”尚先生透露。记者了解到,网络上,买卖双方可以讨价还价,卖方往往先打着低价、全新这样幌子忽悠买方。如果买方有怀疑,卖方也就直接抖底承认是山寨电视。
不过,卖方又再次施展傍知名品牌的故伎:一再声称自己的液晶屏与某知名品牌电视的液晶屏来自同一厂商,质量可靠,并且其他元器件虽不是同一渠道供货但稳定性能差不多。当然,低价格这个最大的诱饵卖方更会不厌其烦地渲染。
另外,在一些IT电子市场,山寨电视与山寨手机、山寨笔记本、山寨DC/DV一样,大大方方地“进驻”。据知情人士透露,来这些地方淘3C产品的用户,多少对山寨比较能接受,甚至就是冲着山寨产品而来。因此,这类市场成为山寨电视的“温床”。
“我看你们媒体报道,手机下乡将驱赶山寨手机,但我反而担忧家电下乡让山寨电视也跟着下乡了。”一家家电下乡中标企业广州分公司相关人士不无担心地告诉记者。该人士认为,下乡的电视功能、尺寸甚至价格都有严格规定,而这些却是山寨品灵活变通的地方。“如果花更少的钱能买更大的电视看,不太知情的农民朋友是不是可能被忽悠进去了?”尽管更多的家电人士认为家电下乡渠道监管很严,但也承认可能被钻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