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北美市场困难重重
船大掉头难,日韩品牌要想从国际金融危机笼罩下的北美市场全身而退,已不太现实。更何况对日韩厂商来说,北美市场已成为牵一发而动全局的枢纽,一旦该市场出现变故,日韩厂商在全球市场的战略部署都将受到影响。
记者统计发现,三星全年销售液晶电视接近2000万台,其中有近1/4在北美市场完成销售,索尼、夏普也各有超过1/3在北美地区完成销售。因此,对这些企业来说,只能不断调整积极的战略应对危机。
匡宇斌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北美市场情况比较特殊,受宠产品大致有两类:一是没有品牌的产品,就是单纯以价格低取胜的产品,不过由于去年液晶电视面板价格暴跌,原来主要凭借价格取胜的企业变得无利可图,都收缩了战线,这类企业以台资为主;二是品牌厂商,如三星、索尼、夏普等,不过由于上游的降价,品牌厂商的日子也不好过,面临费用高、利润少的尴尬,此次集体调整在北美市场的战略,也属无奈。”
DisplaySearch副总裁HisakazuTorii告诉记者,在北美市场,三星、索尼、夏普、VIZIO(瑞轩)、LG电子这五家电视厂商的市场份额接近60%,品牌集中度很高,该市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高,其他国际的企业要通过打品牌的方式进入北美市场难度很大。
当然,最大的难度来自交易层面,以美国为例,交易条件对供应商来说有点苛刻,主要体现为三点:一是供应商承担账期风险,很多产品卖完后很长时间才能回款;二是要遵循北美地区的市场报价,价差损失由供应商负责;三是接受无条件退货。
记者对比国内外企业发现,目前有实力答应这三个条件的中国企业还很少,国内企业在资金、运营方面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弱三星、索尼等企业一筹。拿在北美市场开拓相对较好的TCL来说,优势也是在外资企业不再投入的CRT(显像管)电视领域,对于在液晶市场和日韩品牌同台竞技,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