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季促销 中外彩电企业陷入持久战
随着奥运会的即将开幕,平板市场从今年年初就进入了销售的高峰期,许多消费者都希望在奥运前期选购一款出色的平板电视来享受奥运赛事带来的激情画面。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决定了消费者是否选购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各彩电企业之间的价格战也一直在延续。近期由国内一线彩电品牌康佳、TCL、海信、长虹、厦华五家彩电巨人联合组建的“中国彩电联盟”则应运而生。
中国彩电发展多年,以厦华、长虹、康佳、海信与TCL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单一的品牌价值并不差,但是,作为“中国彩电”这一集体品牌,其价值远不如“日本彩电”,原因何在?用日本人的话讲就是“打一个中国人难,打三个中国人易”,因为中国彩电行业缺乏“集体品牌”优势与“所在国”品牌优势。
前一段时间的液晶模组纷纷上马,就是“中国彩电联盟”成员相互协调一致后的大阅兵。TCL集团液晶电视模组项目与海信、长虹、康佳和厦华等同时启动,市场推广动作的高度一致和出色成效令外资彩电阵营十分震撼。TCL液晶模组项目第一期项目预计年产量为233万件,整个“中国彩电联盟”液晶模组项目超过2000万件,联盟的技术实力将大幅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家电专家施业传表示,频频降价的洋彩电平均只高出国产彩电15%%左右,外资彩电的品牌与技术优势丧失极大。而擅于打价格战的国产品牌则频频在彩电芯片与液晶模组上获得质的突破,中外彩电相互进入到对方最擅长的后方进行大混战。
施业传指出,外资彩电主要是前沿概念与技术领先,但真正实用的核心技术反而落后于国产彩电。国产彩电零配件是国产巨头们自己生产,而洋彩电则主要依赖杂牌中小企业的超低价招标。而从最有产品决定力的熟练技工来说,联盟成员全部是国有企业脱胎而来,比外资的高素质工人更多。
同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家电课题组指出,在奥运彩电“更高、更大、更快”的消费趋势下,“中国运动平板排行榜”调查中,康佳以96分高居第一名,海信与TCL以95.8并列第二位,长虹、厦华、三星、夏普与索尼也紧跟其后,飞利浦、海尔、三洋与创维和上广电等二线彩电阵营也表现不错。
国产品牌虽然在前沿概念上不如外资品牌,但在运动平板的实用技术上稍微领先洋品牌,康佳自打出i-sport运动牌以来,一直是奥运彩电市场的最亮点。康佳、海信、TCL、厦华与长虹已占据了全国运动彩电57%%的市场份额。
综合平板电视市场,旺季促销如果长期陷入持久战,国产品牌在拥有各方面优越的条件下,必定全面超越外资品牌。尤其在国产品牌显示技术和特色功能日益强大的趋势下,越来越多的得到大众消费者的认可,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国产品牌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