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论胜负为时尚早 等离子与液晶的竞争史

来源:南京日报 更新日期:2008-05-07 作者:佚名

两技术都在发展阶段,论胜负为时尚早

    买液晶,还是等离子?近几年,许多更换大屏幕平板电视的家庭都曾面对这个问题。最初,在这两者之间做选择,曾经让人们很犯难,但近两年市场上液晶明显占了上风。不过最近,新的变化又出现了。

    追溯电视发展史,等离子和液晶显示器的雏形都诞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1997年12月,日本先锋推出第一台家用等离子电视,1996年,日本索尼公司制造出第一台家用液晶电视。

    从同一起跑线出发的两项技术,在耗时半个世纪的长跑比赛中,如今似乎分出了胜负——从目前的市场占有情况来看,液晶把等离子远远甩在了身后。当年生产出全球第一台等离子电视的日本先锋公司,如今已退出了等离子面板制造。

    等离子只是“昙花一现”?一时间,各种质疑纷至沓来。今年5月,等离子的转机来了。随着中国第一台自主知识产权等离子电视问世,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光义以学者特有的严谨,说了句公道话:目前PDP(等离子)和LCD(液晶)仍在发展阶段,都在不断弥补自身缺点,任何人都不可以对仍在发展中的两项技术随便下定论——谁比谁先进,谁比谁更优。

曾经齐心对抗CRT如今“贴身对决”

曾经齐心对抗CRT 如今“贴身对决”

    2002年,一台32寸长虹液晶电视标价99999元,2003年,一台37寸夏普液晶彩电售价39999元,2004年,一台42寸松下等离子彩电售价19250元。回顾昔日的标价牌,你会不会吓一跳?今年“五一”,老百姓发现40寸左右的等离子、液晶电视都已跌破万元。

    在那个成本居高不下的时代,等离子和液晶一样处境尴尬。数据显示,在2003年,南京的家电卖场还是CRT的天下,平板电视的市场份额都不到5%,可短短5年,新街口的苏宁、五星卖场中,CRT所占的柜台已不到5%。等离子和液晶,曾经是“惺惺相惜”的“兄弟俩”,一道努力降低成本,联手对抗传统CRT电视,可如今,它们成了市场上的竞争对手。

    曾经在市场上难分伯仲的等离子和液晶电视,这两年为何出现了向液晶的“一面倒”?这得归咎于中国电视市场的特殊现象:厂家的态度引导着消费市场,而驱动厂家的则是利润。由于等离子面板生产技术只掌握在日韩少数几个厂商手中,生产过于垄断,致使等离子上游面板价格难以快速下降。大多数国产电视厂家转而投向利润更高的液晶领域。在市场上的表现就是液晶电视“全面开花”,仍然坚守在等离子领域的厂家,国内仅有长虹、海信等,国外只有松下和日立。

    但做电视的人都不会否认,等离子和液晶,其实各有优势:液晶的画面亮度更高,但是大屏幕液晶电视至今未能很好地解决动态画面的“拖尾”问题;等离子在“动态清晰度”上发挥更出色,但在画面亮度上稍逊一筹。

等离子能否“柳暗花明”?

    等离子电视的未来能否“柳暗花明”?执著于等离子的专家认为,2008年将是一个特殊的节点。

    南京华显高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张雄透露,华显生产出自主知识产权的等离子模组,将扭转我国在等离子显示核心领域的被动局面。

华显42寸等离子成本优势明显,量产后,如果华显的等离子投资是“1”,那么液晶平板线投入成本为“7.5”,其他等离子线的投资为“2.5”。

    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年,长虹投入60亿元的等离子面板生产线已经在建设中,规模效应下,等离子成本降低,市场将被放大。

    在以价格为王的中国电视市场,等离子已经看到了扭转棋局的希望。价格便宜、质量上乘的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等离子电视,将有能力走进千家万户。

    看到这一幕,CEC集团副总谢志成感慨万千,如今华显等离子所面临的市场,与20年前熊猫自主研制出CRT电视所面临的情形如出一辄。当时人们买电视,总会问“显像管是日本的,还是台湾的”,到后来,购买CRT的人再也不关心显像管的产地,而是直接关心产品的性价比。历史往往会惊人地相似,相信若干年后,老百姓买电视只会在乎是否是平板,不会管是液晶还是等离子。谢志成说,这次华显掌握的等离子核心技术比当初的熊猫CRT更多,从驱动到显示屏,核心技术都齐了,下一步,要好好策划市场,充分利用价格冲击市场。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