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致外资品牌产品投诉严重高于国内品牌的原因还包括外资品牌普遍落后的售后服务政策。
据悉,目前,国内平板电视机品牌普遍实行产品整机的一年包修、主要配件和屏幕3年包修的三包政策。这样的三包政策和传统彩电别无二异。
但是,大部分外资品牌的平板电视产品的三包期限明显低于国内品牌产品。部分外资品牌的平板电视屏幕仅有两年的包修期限,甚至有些外资品牌只对电视机屏幕进行一年的包修承诺。专家分析,外资品牌的这种做法恰恰是对产品质量“不自信”的表现。
同时,据专家介绍,外资品牌在CRT产品时代的后期,产品线普遍收缩。这导致在平板时期,外资品牌很少拥有完善的覆盖全国的售后体系。外资品牌更愿意选择外包的方式处理售后服务业务,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但是,同时也势必会影响售后服务的专业化程度和最终服务质量。
据国研中心调研报告称,外资品牌产品投诉水平明显国内品牌。其中,国内品牌售后投诉最少的TCL投诉率仅为 0.05%,排在其后的海信、康佳、长虹、厦华等品牌差距也非常微小。但是外资品牌中投诉最高的夏普居然达到3.2%,是国内投诉最低的TCL品牌的64倍之多。此外,索尼2.2%、松下1.7%、东芝1.5%、日立1.4%,等的投诉数据也不低。平均来看,外资品牌投诉率达到国内品牌的40倍之巨。
据中国家电维修协会称:以TCL、长虹、康佳、海信与创维为首的国产品牌,纷纷开展免费上门服务、“尽享 +1服务”活动,以专业导购、快速响应服务、更高保修承诺为核心构建自身的优秀售服体系,让外资彩电相形见绌。
而在产品质量上,外资品牌也受到平板零配件质量差、维修价格特别高的“抱怨”。据国研中心调研数据显示在“平板品质榜”调查中,TCL以96.3分名列第一位,长虹、海信、康佳创维、海尔、厦华、夏新等品牌均以较高的分数紧排其后。但是外资彩电的“平板品质榜”评分均低至61~70分的10分区间,与国内品牌产品拉开了巨大差距。
专家认为,外资品牌“品质泡沫”的集体破裂早在意料之中。其一是,国内制造的整体进步,已经使国内制造产品品质足以抗衡任何一家外国企业。同时,外资产品以低价低质占领市场的策略早已经注定外资品牌的质量门、售后门是“包在纸里的火”,露馅是早晚的事!
分析认为,06年以来外资品牌在平板市场一系列的做法酿成了今天的质量门、售后门灾难。这种牺牲品质和品牌抢市场的行为是不能长久。“一旦阴谋暴露在阳光下,它就将是最大的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