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消费预期:06平板降一点再降一点

来源:成都商报 更新日期:2006-01-20 作者:邓孝政

  “换平板!”“换平板!”嚷闹了一年,厂家、商家嗓子都冒烟了,可消费者心里还在嘀咕:什么时候下手最划算?液晶等离子哪个更好?买国产还是合资品牌的?平板还有多大的降价空间?

  昨日平板:曾经的家电贵族

  其实,平板市场也就只有3~5年时间,2001年、2002年是平板启蒙年,销量只有3.8万台。当时的平板几乎完全以等离子产品为主,是名符其实的贵族产品,价格在10万元以上。

  2003年是平板元年,等离子价格直降到四五万元,液晶产品则刚刚入市。

  2004年平板销量为40万台,市场以等离子为主,价格在2万~4万元,此时的液晶开始异军突起;2005年,可谓平板电视突破年,市场容量突破了200万台。等离子价格继续下滑,液晶开始占据市场主角,预计到2006年液晶电视份额将进一步提升,超过75%。在平板发展过程中,国产品牌表现出色,市场份额达80%,占主导地位。

  今日平板:更新换代的首选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历经短短2、3年,平板便从高不可攀的贵族奢侈品跌落凡间,普通消费者完全可以轻松购买。技术层面上,已实现了超轻超薄,双色彩处理器……而且已能兼容多种数字高清格式,有高速流媒体接口,可接驳数码像机、数码摄像机、移动硬盘、U盘等,从而成为家庭娱乐休闲中心。

  数据显示,2004年平板电视厂家数量是23家,到2005年就飞涨到35家。2005年一年,厂家推出的液晶电视新品即达158款,平均两天一款。推出等离子新品达63款,不到一周就有一款。对消费者来说,选择余地十分充分。

  最后,市场是决定消费者出手的关键。2005年数据显示,全国国内液晶等离子销量达190万台,同比增长375%,占整个彩电销售比例的16.7%,其中液晶为11.9%,等离子为4.8%。值得注意的是,2005年下半年平板电视销量占总量的60%多。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家电课题组发布的报告,从2005年初到岁末,国内平板品牌价格下降了30%以上。

  消费预期:降一点再降一点

  12月份以来,合资品牌骤然全线下降,对整个市场造成了极大震荡。也由此引发消费者观望态势:平板还要怎么降?

  今年9月,本报和永乐电器曾联手做了一次市场调查,对六款热销的平板进行价格竞猜。结果显示,当时的价格普遍高于消费者心理期待。6.8成以上客户的期望值偏差超过1000元,最高的近6000元。还有1成的消费者对这些大尺寸平板的价格预期是5000元以下。消费者期望的降价幅度最高15.8%,最低为4.74%,平均期望值降幅9.11%,平均期望降价额度1191元。“还是希望能再降一点!”

  渠道力推:降价风暴年末起

  一方极力鼓吹,一方迟迟不决。双方博弈较劲并没有很长时间,终于在年前到了界点之下。日前,五星在北京召开“2006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发展高层论坛”,发布有关平板趋势。国美、苏宁等连锁巨头也早已做好准备,在年底力推平板。前日,永乐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召开新闻发布会,强推“平板降价风暴”,本周末推出的首批降价平板共26款,包括长虹、康佳、创维、LG、三星、索尼、松下等品牌,平均降价1127元,降幅最大的是厦华一款47英寸液晶,达5000元之多。“这只是首批降价名单,第二批名单30款将在一个星期内公布。只要是上榜款型,以后都按这个价格销售!”四川永乐电器总经理杨大康明确表示。据永乐称,这次春节促销降价风暴可望成功把等离子、液晶价格拉低20%。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