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京东方推出新Micro LED器件,会颠覆投影显示吗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25-05-21 作者:四季花开

    近日,京东方在微型Micro LED器件上再次创造历史。其全球首款超高亮单色像素点间距(Pitch)仅58微米的玻璃基Micro LED HUD产品成功问世。据悉该产品显示像素密度达到431PPI,峰值亮度高达30万nits,确保投射的信息在白天强光环境下也可清晰可见,适用于车载及特殊领域抬头显示。

    在官方新闻稿中,特别强调了该产品的“极高亮度”,并强调特殊领域抬头显示的应用需求。有分析认为,后者可能是指如飞行员头戴式显示设备,在逆阳光角度下的特种应用——因为要对抗阳光直射下的透明显示信息叠加,这种AR应用需要极高的亮度。

    30万nits究竟有多亮?

    据介绍,30万nits的Micro LED HUD产品,采用了京东方独自开发的特殊光学封装设计+高亮光学微结构技术,使模组亮度比传统方案提升16%,实现了30万nits的峰值亮度,是主流LCD 抬头显示峰值亮度的15-30倍。

京东方推出新Micro LED器件,会颠覆投影显示吗

    可以直观对比的数据是,一般电脑显示器的亮度在250nits、大屏液晶电视在300-500nits。夏天中午,阳光直射大约6-10万nits亮度。由此可进一步体会30万nits亮度的“可怕”。

    如果结合分辨率需求看,431PPI像素密度,实现1920*1080p显示,大约需要5.1英寸+的尺寸。按照一般显示设备标识的nits亮度,通常将发光体理解成平面,而非球面进行统计,其在5.1英寸、1920*1080p分辨率上,能够实现的光通量将达到2100流明。这已经相当于今天中端家用投影机产品的亮度。

    所以,和其它显示设备比较,即可得知京东方这次在玻璃基Micro LED上实现的“峰值亮度”,创造了一个历史:这么高的亮度,可以为很多需要极高光强的应用,提供“可能”的新核心器件。包括但不限于飞行员头戴显示设备、车载HUD、车载数字大灯、投影仪等等场景。

    玻璃基板技术PK硅基板技术

    近日,我国创新企业数字光芯(LIGHT CHIP)也展示了另一种“超高亮Micro LED”技术:即全球首台4K Micro LED投影仪三片式光芯和整机原理样机。该产品采用RGB三色0.69英寸硅基Micro LED,实现了投影原理样机展示。其像素密度和nits亮度水平,也都达到了极高的层次。其中,像素密度相当于6427PPI,像素尺寸只有4微米。

京东方推出新Micro LED器件,会颠覆投影显示吗

    和京东方的产品采用LTPS玻璃基板比较,数字光芯硅基板的器件,像素密度显然高出一个数量级以上。两种不同基板,除了“像素密度”差异巨大外,还有哪些不同呢?

    业内专家表示,硅基板的核心是单晶硅工艺。目前单晶硅晶圆主要有6/8/12英寸三种规格。显然,这个规格限制了硅基板单体的封装最大尺寸。而LTPS玻璃基板目前有6代线或者8.5代线液晶面板/OLED面板线可以提供。其最大尺寸达到2200mm×2500mm。可以说在“向大”上,和硅基板比较,玻璃基板毫无压力。

    实际上,IC芯片封装领域,行业正积极探索基于玻璃基板的一体化集成技术。该技术通过将多个硅基芯片直接封装到单一玻璃基板上,结合玻璃材料的独特性能,突破传统封装在尺寸与集成度上的限制。

    玻璃基板核心优势包括:电气特性上,玻璃基板的高绝缘性和低介电损耗,可减少信号干扰,提升高频信号传输效率;热特性上,玻璃的热膨胀系数与硅、LED等接近,且散热均匀性优于有机基板(如PCB);布线密度上,玻璃基板虽略低于硅基,但显著高于传统PCB基板满足多数高密度互连需求;成本上,玻璃基板单位面积成本仅为硅基的1/10-1/5,面板级封装对大尺寸没有限制,且高度兼容现有半导体设备、材料与工艺。

    可说,玻璃基板技术填补了硅基中介层(高密度、高成本)与PCB基板(低密度、低成本)之间的空白。这不仅为高性能计算(HPC)、AI芯片、车载电子等场景提供兼具经济性与高集成度的封装解决方案,也为高密度的Micro LED微显示提供了“折中,但是合理”的解决方案。

    “Micro LED微显示技术,目前可能非常需要‘大基板’!”行业专家指出,除了AR眼镜应用,要求非常小的,1英寸以、乃至0.4英寸以下的器件尺寸外;包括HUD、数字大灯、VR显示、投影仪等均可以接受数英寸,即1-5英寸左右的器件尺寸。同时,这些应用,又都对“亮度要求极高”,放大器件尺寸,有助于得到更高的总亮度。

    成本、分辨率、器件尺寸、总亮度……等等关键性能之间的平衡,以及市场可用性,让玻璃基板虽然不像硅基那样可以在分辨率、极限布线密度、极限的热管理与电气性能上那么突出,但却可以在很多“特定场景”实现一定的“选择平衡点”。

    例如,京东方同期推出的6.2英寸P0.2(127PPI)RGB Micro LED HUD,采用LTPS背板、GOA设计和特殊走线结构,支持高PPI下的无缝拼接,亮度达到3万nits。这一产品就体现了LTPS背板下,分辨率、三原色集成、尺寸、亮度等参数的平衡选择性。

    即整体上,硅基板更具极限性能、玻璃基板更具平衡性。两者针对的应用场景不同,但是也不排除拥有一定的“交集和重叠”。未来两大微型Micro LED技术如何发展,将主要取决于工艺成熟速度、性能提升速度和成本下降速度。

    Micro LED多技术路径,为光学投影显示带来新期待

    微型显示芯片或面板+投影光学技术,构成的新型应用覆盖XR、车载、家用大屏等多个消费领域。是目前科技行业最火的显示细分创新赛道之一。也聚集了LCD、DLP、LCOS等传统光阀技术,以及硅基OLED、硅基Micro LED、LTPS玻璃Micro LED等多种新型器件。其中,Micro LED因为亮度、色彩、小体积、调控与光源一体等优势,正在脱颖而出。

京东方推出新Micro LED器件,会颠覆投影显示吗

    对于这一先进技术路径,我国企业应该加大投入、尤其是加大下游市场开拓的投入,通过全链生态能力的建设,进而推动形成技术-产品-标准的良性的、完善的产业体系。实现新技术路径下,产业升级、创新升级和竞争力超车。“不在一时一地的进步上沾沾喜喜、也不搞过度内卷的竞争,而是从增量逻辑出发,拓宽整个Micro LED微显示的未来”!

    目前,京东方已经建立基于玻璃基板的未来封装战略:京东方发布的 2024-2032 年玻璃基板路线图提到, 2027 年将实现深宽比 20:1,细微间距 8/8μm,封装尺寸 110x110mm 的玻璃基板量产能力;到 2029 年将精进到 5/5μm 以内、封装尺寸在 120x120mm 以上的玻璃基板量产能力;并投资建设了业内首条卷对卷柔性中试线、8 寸玻璃 / 硅兼容试验线等研究设施。——这不仅是为了Micro LED,也包括先进IC产品。京东方基于玻璃基核心技术的半导体产业大蓝图正在加速落地。新型Micro LED产品的发布,只是其中一小步。

    整体看,行业龙头企业对硅基或者玻璃基板的Micro LED微显示器件的布局,正在进入高速迭代期,并成长出“初步”可收获的果实。这正是行业加速构建上下游联通生态的关键时间节点。也是Micro LED微显示技术,从“技术转变为产品”的关键节点。紧扣这一历史进程关键期,如何赢得未来新显示赛道的竞争,将是国内相关企业必须深度思考的问题。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