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教育部发布会介绍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筹备情况和一年来推进教育数字化进展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24-01-26 作者:pjtime资讯组

    1月26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筹备情况和一年来推进教育数字化进展。

教育部发布会介绍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筹备情况和一年来推进教育数字化进展

    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上海市人民政府将于2024年1月29日至31日在上海共同举办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

    以“数字教育:应用、共享、创新”为主题,重点围绕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提升、教育数字化与学习型社会建设、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数字教育评价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讨论。

    大会由开幕式、全体会议、平行会议和闭幕式等4个部分组成,并同期举办“数智未来”教育展。

    开幕式和全体会议将于1月30日上午举行,主要包括嘉宾致辞、主旨演讲和成果发布等环节。

    30日下午举行3场平行会议,主题分别为:教师数字素养与胜任力提升、教育数字化与学习型社会建设、全球数字教育发展趋势与指数评价。

    31日上午举行另外3场平行会议,主题分别为: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数字变革对基础教育的挑战与机遇、教育治理数字化与数字教育治理。

    31日上午平行会议后举行闭幕式,主要包括演讲、成果发布、闭幕辞、交接仪式等环节。

    此外,“数智未来”教育展于1月30日至31日在会场举办,重点展示中国发展数字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包括信息化历程、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数字化教育装备四个篇章。

    本次大会期间将成立世界数字教育联盟,上线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国际版,展示中国与有关国家数字教育合作成果,发布国际数字教育案例汇编,发布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发布《中国智慧教育发展报告2023》《数字教育前沿》期刊创刊,同时还将发布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海倡议等。

    这次大会得到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截至目前已有800余人注册报名,其中包括来自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名境外嘉宾。特邀嘉宾包括瑞士等国领导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近20个国家的教育部长、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和代表,以及多所知名高校校长等。

    一年来教育数字化工作

    进展总体情况

    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

    一年来,教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数字中国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教育数字化作为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坚持“联结为先、内容为本、合作为要”的核心理念,遵循“应用为王、服务至上、简洁高效、安全运行”的基本原则,纵深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一,教育数字化统筹部署取得突破进展。

    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认识、谋划、推动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高位推进、一体落实。

    首次召开全国范围内的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面向中西部地区专门召开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会,怀进鹏部长亲自出席两次会议并讲话,统一教育战线数字化发展的理念认识,部署重点任务。

    成立教育部教育数字化专家咨询委员会,设立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特别工作组,为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实施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提供智慧和力量。

    第二,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把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建设作为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先手棋和重要抓手,坚持系统集成,使之成为资源富矿和服务高地。

    平台升级迭代5次,上线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新增接入广西、云南、甘肃等3个省级智慧教育平台,开发上线“智慧教育”App。平台资源持续扩容,已汇聚中小学资源8.8万条、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超1万门、高等教育优质慕课2.7万门,更新“学习二十大云课堂”专题资源,上线“2023年暑期教师研修”“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等专题资源,拓展服务大厅的留学服务事项。

    升级“智教中国通行证”,上线统一搜索引擎,提供点赞、收藏、转发功能,完成适老化和无障碍访问改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支撑个性化学习、终身化学习、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第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范围显著扩大。

    坚持应用为王,秉持“方法重于技术、组织创新重于技术创新”工作思路,把应用摆在优先突出位置,强化典型引路。

    我们遴选典型案例,发布《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创新案例集》,以示范引领带动平台应用。面向乡村教师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培训,增强他们用好平台的意识和能力。截至2023年底,平台累计注册用户突破1亿,浏览量超过367亿次、访客量达25亿人次,数字技术的叠加、倍增、溢出效应充分显现。

    第四,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起步建设。

    着眼教育大数据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开展专项调研,全面了解教育大数据应用现状和师生需求,不断完善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努力使之成为资源开发利用中心、公共服务中心、应用发展中心、综合研究中心和安全运维中心。

    我们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着力推动教育治理高效化、精准化,促进教育决策和教育管理方式变革。一是延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运行监测范围,拓展监测深度,采集数据500余亿条。二是建设数据治理平台,开展两批共61所高校试点工作,通过各类政务数据共享,创新新生注册、精准资助、智慧思政、校园安全等应用场景,赋能各类管理服务。

    第五,教育数字化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标准化、规范化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具有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我们围绕平台、数据、资源、素养四个方面,发布7项系列标准,完善教育数字化标准规范体系。

    组织修订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持续做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工作,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开展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内容安全专项排查,研制平台数字教育资源入库出库管理规范,修订平台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审核规范,保障平台内容安全。

    第六,中国数字教育国际影响力充分彰显。

    教育数字化先天带有开放、合作、共享的基因。我们以教育数字化国际交流为纽带,构建国际合作新范式。

    成功举办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会,发布了中国智慧教育蓝皮书和智慧教育发展指数等成果文件,为全球教育变革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动金砖国家拓宽教育领域合作,探索建立数字教育合作机制。

    举办“中国—东盟数字教育论坛”,构建全球数字教育对话格局。首次走出国门,在意大利举办2023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大力推动“慕课出海”。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获得2022年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化奖为契机,聚焦全球学习者的需求,加快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国际版,将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隆重发布,打造中国数字教育的国际品牌。

    发展数字教育、推进教育数字化,推进教育现代化是大势所趋、发展所需,也是改革所向。

    一年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立足助学、助教、助管、助研、助交流合作五大功能,在大规模应用中有力支撑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教师专业发展、“双减”政策落地等教育核心任务,有效服务了数字中国建设、学习型大国建设、实现乡村振兴等国家重大战略。

    下一步,教育部将不断开辟教育数字化新赛道、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坚持应用为王,走集成化道路,以智能化赋能教育治理,拓展国际化新空间,引领教育变革创新,不懈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数字化发展道路。

    推进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建设应用的工作进展

    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积极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不断优化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助力学习型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实现了三个提升。

    第一,优质资源的供给能力显著提升。

    持续建设覆盖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优质数字资源,目前平台资源总量达到了8.8万条,是年初(4.4万条)的2倍多,进一步丰富了多版本教材课程资源,覆盖教材版本由年初的30个共446册次增加到65个版本共565册;强化了中小学科普资源建设,与中国科学院联合打造了“科学公开课”,上线了“实验教学精品课”“实验教学说课”“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等优质资源。

    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启动一周年之际,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建设开通了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汇集了包括“青少年读书空间”“老年读书社区”“中国语言文字数字博物馆”“中国数字科技馆”等丰富的阅读资源,并依托平台开展了读书分享活动,带动各地更加重视青少年阅读,推动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广泛深入开展。

    第二,平台的功能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在原有支持电脑、教室大屏、手机、电视投屏等多种终端使用基础上,新上线了Pad和PC端。

    开发了教师备授课工具、个人资源库、直播专区、活动专区等,提供了在线组卷、线下练习等功能,配套近1.5万道习题,为每道题提供了解析视频,方便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第三,教师数字素养显著提升。

    开展平台应用国家级线上培训,开展寒暑期教师研修等活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指导、跟踪和总结。

    发挥专家指导团队、教研员和优秀教师力量,指导一线教师用好平台提供的精品资源,学习优秀教学案例,提高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能力,探索平台课程资源应用模式,广大教师应用国家平台的主动性和能力大幅提升。

    平台自上线以来,一直安全稳定运行,用户注册量稳步增长,注册用户达1亿人,页面浏览量近360亿次,有效服务了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教学、家校协同育人,支撑“双减”提质增效。

    推进数字化赋能

    服务终身学习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

    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的重要指示,推进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推动全民终身学习蔚然成风。

    一是学习型社会建设图景更加清晰。

    研制《学习型社会建设推进工程实施方案》,印发《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部署了学习型城市建设、县域社区学习中心建设、学历继续教育教学改革、非学历教育改革创新、三教统筹协同创新等重点任务。

    二是学习型城市网络更加健全。

    聚焦数字化赋能学习型城市,以加入全球学习型城市网络的10个城市为示范,以城带乡、城乡一体,着力打牢城市数字基座,2023年推动80个城市申请加入全国学习型城市网络。

    三是终身教育学习资源更加多元。

    建强终身教育平台,开展“能者为师”“智慧助老”专项行动,开放共享近8万门优质微课;推出“全民阅读、书香中国”线上学习活动专区,上线超过1万本电子书。截至2023年底,终身教育平台累计上线资源100余万个,服务学习者3600万余人次。

    四是智慧教育平台应用更加丰富。

    升级改造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职教版块,加强数字资源开发与供给,新增“企业资源”“工匠精神”“智慧教研室”等专栏,2023年新接入虚拟仿真、在线精品课、专业教学资源库等2.8万个,累计汇聚各类优质资源727万余条。

    五是老年大学办学体系更加完善。

    2023年3月,国家老年大学挂牌成立。

    河北老年大学全民读书月系列活动之美文吟诵会。贾延坡 摄

    截至2023年底,已成立40家老年大学分部、3000个老年学习中心、5.5万个老年学习点。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围绕“德学康乐为”五个类别上线课程43.6万门,总时长408.9万分钟,线上注册用户234.1万人,服务5640万人次学习。

    六是终身学习活动周品牌效应更加彰显。

    2023年,紧紧围绕“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这一主题,广泛开展主题阅读、数字阅读分享、线上社会大讲堂、“社长(总编)荐书”等活动,有3200余万群众参与,人数再创新高。自2005年起,我们已连续举办19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累计带动4亿多群众参与。

    推动“慕课出海”

    打造国际品牌

    高等教育司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教育部深化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慕课与在线教育为抓手,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宋毅介绍一年来推进慕课建设和应用工作进展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经过十年建设,中国慕课已上线超过7.68万门,不仅服务了国内12.77亿人次的学习,而且通过实施“慕课出海”行动,让中国慕课走出国门,为世界高等教育作出中国贡献。中国慕课建设和应用规模成为世界第一,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品牌”,主要做法有:

    一是牵头建设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

    2020年,在教育部的倡导下,牵头成立了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这是由中国发起并主导的首个高等教育数字化领域多边国际组织,清华大学校长担任联盟主席,成员包括16个国家的17所知名大学与6家在线教育机构,其中包括2023年新加入的英国FutureLearn平台、印度尼西亚网络教育学院、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三个成员。

    二是每年举办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

    自2020年以来,已举办四届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

    其中,2023年首次走出国门到意大利举办“2023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助理总干事斯蒂芬妮亚·贾尼尼、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吴岩、中国驻意大利大使贾桂德、意大利驻中国大使安博思等出席大会主会议并致辞。来自21个国家的70余家高校、在线教育平台、国际组织、政府机构的180余位相关负责人及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引发国际广泛关注。

    三是深入开展在线教学国际交流合作。

    依托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开设341门次全球融合式课程,推出10个全球融合式证书项目,学习者近2540万人次;与全球30余家知名高校和在线教育机构合作搭建了课程引进与输出的双向沟通渠道,组织88所中国大学为印度尼西亚提供近300门高水平慕课,覆盖印度尼西亚3000多所高校。

    同时,西安交通大学依托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开设能源化工、健康医疗等30个培训专题和743门课程;西南交通大学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开展课程、教材建设,培养了来自80余个国家的5000余名轨道交通人才,辐射海内外200余所高校、10万名线上学习者;南方科技大学帮助柬埔寨、肯尼亚等13个亚、非国家建设了智慧教室等。

    四是研制发布高等教育数字化国际报告。

    连续两年发布了《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和《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

    2023年的《发展报告》系统梳理了技术引领教育变革的五大阶段、提炼了高等教育数字化的四大新范式、预测了未来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六大趋势、提出应对挑战的六大行动策略。

    2023年的《发展指数》从数字化育人、数字化办学、数字化管理、数字化保障4大方面,汇聚了世界300余所知名高校的权威数据,公布了47个国家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测算结果,为世界各国发展高等教育数字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

    上海积极探索、持续推进

    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的做法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数字化是开辟我国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重要论述精神,以建设全国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工作和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工作为契机,研究制定了全国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积极探索数字教育“新环境、新体系、新平台、新模式、新评价”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数字化赋能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学习与成长,促进大规模因材施教,赋能教育向更高层次的优质均衡发展。

    主要做法有:

    一是聚焦学校、学生、教师3个对象,全方位进行数字赋能。

    学校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阵地,学生和教师是实施数字教育的主体。针对学校的数字化转型,着力通过建设“智慧校园”“数字大脑”“数字驾驶舱”等,整合校内所有数据资源并加强治理,以数字化赋能内部管理与精准治理。

    三年来,我们持续建设了30所数字化转型赋能示范校和200余所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各类学校深度开展元宇宙、数字孪生、AI等先进技术应用,打造虚拟仿真教学空间和数字化学习空间,积极赋能教师教研能力提升和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学习与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聚焦数据、资源和算力算法等关键要素,全力推进教育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我们积极推进上海教育大数据的综合开发和利用,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制定统一规范和标准,推进“一数一源”,对本市教育各级各类数据进行归集、整合、集成并加强科学治理,充分挖掘教育数据价值。以大数据支持教育决策、教育质量监测和教育科学评价。

    同时,进一步整合上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教育诊断系统、学分银行等全市综合性教育大数据生成应用场景的内部资源,推进教育数据“上网上链”,实现众多业务的“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和“一网协同”。

    三是聚焦重点应用场景建设,积极构建教育数字化应用生态。

    持续打造“上海学校数字基座”,中小学备课、教学和作业辅导“三个助手”数字教学系统、教师研训一体化平台等一系列全市性的教育数字化转型重点项目,以项目驱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向纵深发展。持续打造上海智慧教育平台,不断丰富数字教学资源,大力建设各类网络学习空间,积极构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数字教育环境,以数字化转型赋能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发展。

    经过持续努力,目前上海教育数字化转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涌现了一批特色实践案例。下一步,我们将在教育部领导下,继续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国家试点区建设,放大数字化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大规模因材施教等方面的独特作用,促进数字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