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电视其实不是通过硬件赚钱,而是通过一年数百元的服务费、视频内容中插播广告收入以及应用商店中软件下载收入分成获得利润。无论是机顶盒还是超级电视,都是先占领用户平台。只要能带来有效用户,超级电视即使是微利甚至是亏本,仍远低于其他途径的营销成本,这个生意其实做得非常值。
打开电视,屏幕上就会出现类似苹果iPad界面,上面有各种应用程序图标:可以在应用商店下载软件,也可玩保卫萝卜、捕鱼达人等游戏,还可登录微博、微信与好友互动,或是打开电商网站购物,也能观看电影电视节目……
日前,乐视网发布“超级电视”,乐视由此成为首家推出自有品牌电视机的互联网公司,这标志着互联网模式正式杀入电视领域。在此之前,小米、TP-LINK、PPTV等均发布了各自的互联网电视机顶盒。无论是超级电视还是机顶盒,都使得电视从播放器变成载体,这正在引发一场电视平台争夺战。
低价卖只为跑马圈地
记者点击乐视网查阅发现,其在2004年成立时只是视频网站。但最近,却逐渐显现出抢占电视平台的“野心”。不久前,乐视先是通过机顶盒来试水电视领域。4月1日,5万台乐视机顶盒仅58分钟即全部售罄;5月,乐视又推出“超级电视”,成功杀入智能电视领域,其中60英寸售价6999元,39英寸售价1999元。
记者在京东商城搜索发现,其他品牌60英寸和39英寸液晶电视报价最低的分别为8699元和2499元,由此计算两款产品比最低价还低1/5。“高性价比是乐视超级电视的杀手锏。”华宝证券资深分析师吴炳华认为,据估算,最低价的超级电视的毛利率仅为负1%。
超级电视真的是赔本赚吆喝吗?在分析师吴炳华看来,乐视超级电视其实不是通过硬件赚钱,而是通过一年490元的服务费、视频内容中插播广告收入以及应用商店中软件下载收入分成获得利润。“其实就是借‘机’下蛋,无论是机顶盒还是超级电视,都是先占领用户平台。”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资深分析师王禹媚认为,超级电视的商业逻辑和早年京东商城超低折扣卖书类似,卖一本书亏钱不要紧,只要能带来有效用户,超级电视即使是微利甚至是亏本,仍远低于其他途径的营销成本,这个生意其实做得非常值。
互联网抢滩客厅资源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智能电视在市场中的渗透率已达37.2%,较去年的19%增长了近一倍。“智能电视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期。”长江证券资深分析师肖乐乐认为,正是看到智能电视市场快速增加趋势,互联网企业也摩拳擦掌,试图分得一杯羹。华宝证券资深分析师吴炳华认为,乐视网借超级电视完成“平台+内容+终端+应用”生态系统中最后一屏的布局。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资深分析师王禹媚认为,在网络视频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视频等互联网企业杀入千亿级的电视机市场,将可打破传统的产业链。
即便如此,传统电视生产企业人士却不以为然,“虽然口号和噱头大有要颠覆传统彩电企业之势,但彩电制造企业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可谓树大根深。”
但是,据调研机构数据显示,国外的电视机已经超过电脑,成为网络视频的主要播放终端。“互联网电视正逐步将人们从电脑端拉回到客厅的电视上,硬件设备已不再是获利关键,电视机只是扮演着媒介角色平台。”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陈威如教授表示,这种平台战略正在挖掘着新的商业机会,一旦平台搭建起来后附着大量有效用户,平台企业将通吃上下游整个产业链。
成功与否由消费者“投票”
无论是什么电视,价格仍是消费者最敏感的。以超级电视为例,用户每年的收视资费是490元,这是有线电视每年240元收费的2倍多;超级电视要求宽带至少4M才能流畅体验,而这部分网费每年要1000多元,这两部分成本均摊到每月要比普通电视多出100多元。此外,各种“盒子”以及超级电视也有政策隐忧。本市某科技公司技术总监王先生介绍说,网络电视按照规定不可以看直播节目,但用户只要在应用商店下载一个直播软件,仍可避开监管,实际上就是打政策擦边球。去年11月发布小米盒子,就因涉嫌违反规定,上市7天就被叫停整改。
此外,销售渠道也有待考验,无论是“盒子”还是超级电视,只通过电商在线预订销售,而不是传统电视在家电卖场售卖,如果不能亲身体验,消费者能否下单尚存疑问。在家电卖场,多位消费者向记者表达自己的观点,虽然硬件价格是优势,但每年多出的成本是“背着抱着一边沉”,而网购也让消费者对维修等售后服务有所担心。也有消费者表示,目前已有的电视节目也够看了,如果想上网还是首选用电脑或手机。未来,谁将是电视平台争夺战的赢家,消费者的“投票”才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