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索尼:新电视策略的实践者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3-01-14 作者:萧萧
内容导航:  分页浏览 | 全文浏览

    在美国时间1月8日召开的,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CES2013)上,索尼公司展示了其最新的OLED彩电产品。这款产品,虽然面板来自于台湾友达,但是主要技术却有着索尼血统。通过与友达的合作索尼正在快速进入下一代平板市场,并可能由此构建起全然不同的“电视”产业链!

    平板时代:索尼有“三急”

    在本世纪初,全球彩电产业进入平板技术时代。昔日全球彩电霸主索尼也开始了她“消失”的十年。过去的十年间,索尼不仅彩电业务持续亏损,一次也没有获得年度性盈利,更是失去了全球第一彩电品牌的桂冠。造成索尼彩电产业失落的原因非常明确,索尼也深深的了解这些原因,但是却多次“弥补”不利。

    上世纪九十年代,索尼在彩色电视机市场,依托特丽珑CRT显像管的技术优势,技压群雄,创造了一个“珑管”的神话。在销量、利润和市场口碑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是,九十年代末期,随着飞利浦将37英寸等离子电视展示在世人面前,一个新时代拉开了序幕。

    在2004年前,液晶和等离子显示技术大型化的关键环节已经全面突破,未来彩电市场技术方向基本确定。此后液晶和等离子产品的市场化大为成功,使得索尼珑管的辉煌和核心技术优势变成了市场弃儿。对于索尼,同时被抛弃的核心技术还有背投影电视产品的液晶投影和LCOS投影技术——索尼是以上两大技术大规模市场化的仅有“两家企业之一”(此外,还有JVC拥有LCOS的大规模量产技术;爱普生拥有液晶投影核心器件的大规模量产优势)。

 索尼CEO平井一夫讲解4K技术的相关知识

索尼CEO平井一夫讲解4K技术

    失去了彩电行业核心的显示技术优势。这是索尼在本世纪前五年最着急的一件事情。虽然索尼努力延长其背投电视(索尼又叫硅晶光电视)的市场寿命期,并企图在其他平板显示技术方向上有所突破,但是最终却以失败告终。

    平板时代的到来带给索尼的压力不仅是显示领域核心技术优势的丧失,还包括核心上游产业实力的缺失。和大多数日系企业一样,索尼也信奉垂直整合:只有将所有制造环节都控制在自己手里,才能做出精益求精的产品。但是,平板时代的开始,使得索尼失去了上游核心显示器件的“制造”角色。

    06年开始,液晶电视作为平板彩电主流产品的地位已经得到巩固,液晶电视的年度销量翻番性的增长,导致了数年之内液晶面板市场时常供给不足。索尼虽然还拥有品牌口碑、画质处理技术的优势、以及全球优秀的销售渠道,但是没有足够的面板资源,却使得索尼在关键市场期拿不出足够多的供货。

    虽然索尼和三星合作建立了液晶面板厂,也希望成为夏普十代线的股东之一,但是这些努力都没有真正挽救索尼的“上游”危局。先不说夏普十代线投产较晚,即便是与三星的合作,索尼获得的面板供给资源也很有限,并不足够其使用。而在终端市场,三星则是索尼最大的竞争对手。三星愿意和索尼合作液晶面板厂,也仅仅是为了解决暂时的资金压力问题,而不是想“拯救”索尼。不愉快,同时不够有效的合作,使得索尼在2011年到2012年全面放弃了与三星和夏普的液晶面板合作。

    不利的消息,对于索尼总是一而再、再而三。2007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日圆持续升值。这给本已经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索尼,来了一个彻彻底底的“落井下石”。日圆增值、2011年的地震,以及此后海啸和核电安全导致的电力紧张……一系列索尼不能预料到的不利因素,与索尼一清二楚的内部问题交织在一起,造成了索尼2011财年的巨额亏损(2011财年预计亏损额将达5200亿日元,约合64亿美元。这已经是索尼连续第四年亏损)。2012财年,索尼亏损和财务拮据依然再继续:甚至,在考虑出手2011年刚完工的东京总部大楼。

    核心技术、核心产业制造环节和资金的紧张,是索尼彩电产业眼下最急的三件事。而且这些问题的解决千丝万缕,互相关联。资金紧张就不可能投资新的制造项目,也会影响研发投入;后两者则加剧索尼与对手的“产业能力差距”,进而导致索尼进一步的销量、现金流和盈利能力萎缩。面对如此难题,索尼又会有何种解答之道呢!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