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炎顺
“产业链上下游联合、政府及社会支持,才能实现平板显示产业新突破。”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在众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技术中,平板显示产业已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重要的突破口。只有产业链上下游紧密联合、政府及社会各界广泛支持,才能更好地促进平板显示产业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加大创新 提升规模
平板(液晶)显示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企业要想不断满足市场需求,获得良好的市场表现和经营效益,自身须掌握核心技术,且要具备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与此同时,平板显示产业还是规模效应极其明显的全球性竞争产业。规模效应将使得产品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竞争力和赢利能力也将得到极大提升。与具有一定产业规模的国际巨头相比,中国企业要想获得话语权,就必须建立适度的生产线规模。
因此,京东方选择了反周期投资,实现弯道赶超,在近3年的时间里,在已经拥有北京5代线的基础上,先后自主建设了成都4.5代线、合肥6代线及北京8.5代线,成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全球排名第六的显示产品和解决方案供应商,应对市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得到提升。
产业:上下游联合 占据战略制高点
我国平板显示产业起步较晚,材料技术、装备技术相对缺乏,上下游本土配套不够完善,在产业链整合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和国外相比还有一些差距。只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包括材料、设备、面板以及系统厂商都立足于合作,着眼于共赢,中国在平板显示这一关键产业才能真正发展。同时,企业之间基于产业链的深度合作也将是中国对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发展模式的贡献。
随着京东方等国内液晶面板制造企业产能规模的逐渐扩大,目前我国TFT-LCD材料与器件的国产化程度已接近60%,预计5年内有望超过90%;我国装备国产化率未来5年也有望达到30%以上。
此外,产业链各环节在技术研发及创新能力培育方面的联合也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平板显示产业技术进步,占据新型显示技术及产业的战略制高点。京东方利用在TFT方面的技术积累和产业化优势,整合资源,已开始导入AMOLED产品的开发及生产。京东方去年在鄂尔多斯投建的第5.5代AMOLED生产线,就是公司在新型显示方面的重大战略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