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大厂奇美电子2012年第三季单季亏损降到37亿元新台币、单季每股亏损0.5元新台币,累计前三季每股亏损约3.56元新台币,表现优于同业友达光电。展望第四季,奇美电子针对大尺寸面板、中小尺寸面板、触控面板等3大事业提出预测。其中,电视面板供需仍吃紧,但笔记型计算机面板、显示器面板需求可能下降,整体第四季大尺寸面板出货量可能与上季持平、产能利用率微升(第三季近95%)、出货面积估季增5%。
市场预期,奇美电子今年10月份营收可能与9月份持平,11月可能微降,12月会降温。但整体第四季毛利率可能会比上季更好。以材料来讲,cost down幅度可能有2-3%,总成本的cost down会有3-5%。
放眼2013年,奇美电子认为,由于2013年还有新技术、新产品量产,加上新尺寸放大(面板大尺寸化)、新兴市场需求成长,预估2013年全年度面板市场应该还有供不应求、供给吃紧的状况,包括大中小尺寸面板皆然,基本上对于2013年乐观看待。
奇美电子董事长段行建强调,第四季电视面板可能还是供不应求。因此现在电视面板的毛利率较好。显示器面板的毛利率次之,但笔记型计算机面板和显示器面板的毛利率时有消长。目前看来,明(2013)年的大尺寸面板产能可能是吃紧的。如果夏普推出60寸大电视能够卖得很好,应该也有助于带动电视大尺寸化的趋势。
尽管第四季是中小尺寸面板的传统淡季,但受惠于智能型手机、10寸以下平板计算机应用需求持续上升,奇美电子预估,今年第四季中小尺寸面板出货量可望持平。其中,智能型手机面板平均出货尺寸估将逐渐将从原本的4.3寸、放大到4.7-5寸。平板计算机面板因微软Windows 8效应将逐渐发酵,2013年全球平板计算机出货量预估将自今年的1亿台、成长到1.8-1.9亿台。
此外,奇美电子也预期,触控面板今年第四季的出货量预期也将与第三季相当。奇美电子自行开发的整合型触控面板On-cell产品预计于2013年第一季推出。其他备受关注的新技术产品,尚包括IPS、AMOLED、IGZO等,其中,IPS广视角技术面板目前已经是奇美电子量产中的项目,透过5代线和7.5代线生产,每月约有100K以上产能(投片量),大中小尺寸产品都有供应。IGZO和AMOLED均计划要在2012年第四季达到技术ready的状态,但2013年第一季底才会小量量产。
资本支出方面,段行建表示,到今年第三季为止,奇美电子今年以来资本支出累计是117亿元新台币,预计第四季资本支出可能是60多亿元新台币,2012年全年资本支出估计会达到180亿元新台币以上。主要都是用于技术开发、瓶颈突破,象是IPS、IGZO、AMOLED等这些新技术。预估2013年的资本支出可能还是维持这个金额(180-200亿元新台币),主要还是将用于提升技术、提升产能(突破瓶颈)。
奇美电子2012年第三季产能利用率已经接近95%,较第二季(约90%)又提升一些。展望2013年,公司预计,明年总体产能还会有一点提升,但奇美电子说明,这并不是要去盖新的生产线,而是针对既有生产线突破瓶颈、产能提升,用更有效的产品去把产能填满。比方8代线现在还有一点新的投资,预计明年产能还会提升20%,7代线也针对产能调整,预计明年会再提升15%-20%。
折旧部分,段行建指出,奇美电子2012年折旧费用约800多亿元新台币,明年大约700多亿元新台币。因为还有一些新设备会导入,这部分也要列入评估。所以目前无法提供很详尽的数据。
另外,受到友达今年第三季又提列67亿元新台币美国反垄断案罚款准备金影响,外界也关心奇美电子接下来是否还有未爆的反垄断案相关费用会提列。对此,奇美电子说明,奇美电子在反托拉斯诉讼相关的费用,包括美国、欧洲、其他大客户及政府的罚款,奇美电子都已经结案了,大多数也都已摊提完成,今年第三季来自反垄断案相关费用的提列已剩非常少,往后也不会再是奇美电子的业外支出重点了。
奇美电子并预计要在11/14举行临时股东会,近期正进行相关作业中。据悉,公司更名将是这次临时股东会的一个主题,但到底新公司名称为何,还请各界耐心等候,当天将会揭晓。
而针对外传海信、南京熊猫等大陆彩电品牌参访奇美电子并可能入股,奇美电子澄清,海信是有参访奇美电子、交换意见,但南京熊猫是参访鸿海,与奇美电子关系不大。现在奇美电子最重要的策略投资伙伴就是鸿海集团,其他外传的投资人,其实现在都没有在谈。
鸿海在夏普的投资,分成两部分,一是夏普的总公司,一是10代线,但10代线只适合生产某些尺寸,以奇美电子的立场来说,公司当然希望鸿海集团投资成功,因为鸿海是奇美电子最重要的策略投资人,另外,奇美电子也希望未来夏普有其他尺寸的面板需求,能够多多向奇美电子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