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调机构DIGITIMES Research最新调查指出,2011年全球大尺寸TFT-LCD液晶面板产业历经低迷的一年,绝大多数大尺寸面板厂商的营收都较2010年衰退。为了提升产品平均单价,面板厂商积极开发新尺寸面板,期许能增加面板价值,目前市面上已有36.5英寸、39英寸、43英寸、48英寸、50英寸等多款新尺寸机种,其中,又以39英寸、50英寸机型之消费需求最被看好。
DIGITIMES Research资深分析师兼副主任黄铭章表示,以39英寸来说,主要系因为39英寸面板只比37英寸面板稍贵,因此吸引了电视厂商采用、并推出价格贴近40英寸机种的新产品,有助于使电视厂商提高获利空间。而目前台湾面板厂商使用6代线切割37英寸或是39英寸面板、所能取得的面板片数均为6片,因此成本增加有限。
黄铭章进一步分析,至于50英寸面板产品的竞争利基,则是在于其面板价位介于46英寸/47英寸与55英寸产品之间,为全新的市场区隔,可提供消费者新的选择,并且可有效地利用台厂的7.5代线来生产(台厂目前的7.5代线产能数量比韩厂、中国厂商来得多)。过去面板厂无法在6代线及7.5代线切出这些特殊尺寸面板,主因是技术仍不成熟,但如今面板厂已可克服技术障碍、并迈入量产。
而目前已推出39英寸及50英寸电视面板的台湾面板厂,包括友达、奇美等等。至于43英寸及48英寸面板,黄铭章认为,由于主要系由韩国厂商三星独家供应,因此电视厂商不免担心未来面板可能断货的问题,导致39英寸、50英寸电视面板的需求前景仍相对较被看好。
不过,目前这些新兴尺寸电视面板及相关电视机产品,主要系针对国内等新兴市场供货。未来新尺寸机种是否有机会发展成为全球普及机种,可能还是要看消费者的接受度,以及韩系厂商是否跟进。
根据DIGITIMES Research观察,2011年是全球大尺寸TFT LCD面板业低迷的一年,不管是电视用、笔记型电脑用以及监视器用面板的出货量,与2010年相较都只有低个位数成长幅度、或甚至负成长。加上各尺寸电视面板平均售价都较2010年下跌15%-20%,造成绝大多数大尺寸面板供应商之营收均较2010年衰退。
因此,开发新尺寸产品以增加电视面板的销售单价,已成为2012年面板或彩电厂商新产品策略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