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会长指出视像行业的挑战主要是产业链急待完善和产业升级的矛盾依然突出,具体表现在产销规模扩大与“两头在外”微利加工模式的矛盾、技术快速发展与企业技术能力积累不足的矛盾、市场主体多元与环境市场监管没有到位的矛盾、体制改革滞后与产业快速发展新旧体制的矛盾、国际化发展与国际贸易保护的矛盾、转型升级和同质化竞争的矛盾。视像行业发展机遇表现在转型升级已经开始加速,中国经济和国内市场已经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行业发展的趋势是由产业融合、技术进步和消费者需求来推动,主要表现为智能化+云服务;视像行业将成为信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郝会长指出十二五期间是视像产业发展的关键时刻,也是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视像产业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和移植云服务的特征更为凸显,发展的重点加快转型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重中之重是推动核心技术,提高创新能力,创新服务商业模式,这一方面视像协会不遗余力做推动和促进产业发展,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各种各样的努力。
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发展中心高级研究员彭建锋系统分析了智能电视的市场趋势。他指出,我国彩电市场在经历了上半年的量额齐跌之后,在第三季度市场回暖迹象明显,整机厂商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新产品新概念不断涌现,智能电视渗透率节节攀升,加之促销资源投入的加大,家电下乡政策结束期的翘尾作用,中秋、国庆促销期提前拉长等多方因素,共同推动了第三季度彩电市场超预期快速发展。据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发展中心统计,智能电视在8月增长强劲,销量为13.9万台,环比增长11.1%,销量渗透率为10.4%。预计2011年智能电视的市场渗透率将达到5%、2012年达到15%、2015年达到45%。同时,他还代表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发展中心发布了首期中国彩电市场零售价格指数,清晰的勾勒出了当前彩电的价格变化趋势,为消费者进行合理消费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参考依据。
主管部门领导剖析了产业宏观态势,指出了未来发展重点,而企业代表则重点分享了紧扣行业态势的企业发展战略和相应成效。
TCL多媒体全球研发中心第三设计中心总经理严方红重点剖析了TCL在超级智能云电视技术创新、战略布局方面所取得的突破与成果,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阐述,一、系统方面的创新,二、平台方面的创新,三、硬件方面的创新,四,应用和功能方面的创新,五、服务方面的创新,六、云生态系统方面的创新,并指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发展。作为将自主创新视为企业发展动力的TCL,未来将紧跟产业步伐,坚持技术创新,为中国彩电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广州欢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联席CEO梁铁航以“互联网智能电视运营平台”为主题给业界带了精彩分享。主要阐述了电视互联网发展趋势、互联网智能电视、欢网公司运营平台定位、欢网广告系统、电子商务、应用程序商店商业模式等几个方面。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刘勇重点分析了海信在智能电视方面的成果,包括泛电视化对电视产业的影响、海信智能电视系统、海信个人智能电视等。并重点说明了海信提出的家庭趋大,个人趋小的概念的理由,包括个性化、简单易用、娱乐化、情感需求,还提到了海信集团智能化战略。
音视频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在不断加快,这些变化都离不开技术的升级发展。清华大学戴琼海教授为业界带来了“视觉场与立体视频技术”,重点介绍了视觉场的概念和计算,以及平面视频转立体视频技术、多目采集与深度图重构和立体视频编码等。
中广互联CEO曾会明从文化体制改革及音视频产业趋势做了详细剖析; 曾总首先分析了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演进和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然后重点剖析了音视频产业链变局表现为立体交叉结构,最后提出音视频产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相关政策关系密切、要以大视频市场格局的思路去考量音视频产业、音视频产业运营的成功之道是内容+关系、平台化竞争,正演变成生态链、产业链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