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换汤不换药
投影机所以一直让人感觉有生不逢时的感觉,与厂商们的心态不无关系。眼球经济时代,大家都过度的追求直接效果,因此产品的更新换代都让人感觉不到差异,产品的系列化和统一固然重要,但总以类似的借口搪塞就是侮辱消费者的智商了。比如近日某品牌的微型投影机,亮度仅提升1流明都要做成一款新机型来卖,其公德心何在?
5.接口
这个就不用详细说明了,作为很多家用投影机产品却配备了大量毫无用处的接口,很是碍眼,而且对于产品本身的设计而言毫无益处,往好听里讲是方便用户使用,但相信很多接口从出场到机器寿终可能都从未使用过,那么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题外话,USB接口很常用,但很多商务教育产品却未配备)
6.镜头
投影机是一款重要的光学产品,而镜头对于产品最终成像效果的影响举足轻重,高端产品从光路设计到镜头选用,无一不是仔细考量和细致考虑过的,但是我们依然见到很多投影镜头配备了电动对焦、移轴等很多功能却没有镜头盖“裸奔”的情况……甚至某品牌的产品散热会直接加热空气造成图像模糊。一款依赖镜头成像的产品却对镜头如此草率,很让人费解。
7.产品文化
投影机与电视产品的比较从未停止,但是在产品文化和设计上投影机从未向电视产品靠拢,换句话说这也是投影与电视的最大区别所在。电视产品创造的特有文化已经完全超越了产品本身,延伸到生活的其他层面,而投影机则好像郎咸平眼中的国产品牌一般,毫无文化内涵,或是难以抓住或创造一种本质的差异化,从这点而言,娱乐投影和商务家用类型产品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了。
投影机产业发展有赖于家用市场的爆发,而家用产品想要实现突破任重而道远,以上观点虽然难言全面,但相信还是有借鉴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