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海信、TCL、创维等国内彩电厂商先后进军产业链上游之后,康佳也于今年2月底在江苏昆山开建第八代液晶模组生产线,正式挺进液晶模组生产领域。康佳布局模组项目,不仅能在产业战略上构建起成本优势与差异化竞争优势,而且顺应了平板时代发展潮流,完成液晶电视产业的战略布局。
为什么是今年
液晶模组项目的开工无疑对康佳彩电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记者了解到,早在几年前康佳就组建了自己的模组技术团队,可谓早有“争上游”之心,但直到今年才正式开建模组基地。在昆山工厂开工仪式上,康佳总裁陈跃华表示,进军液晶模组研发和制造,是康佳四五年前就开始探讨和酝酿的。康佳选择在今年投资模组项目,主要有四方面的考虑。
首先,彩电产业正处于由CRT时代向平板时代过渡的转型期。2008年,全球液晶电视的出货量超过了CRT电视,预计今年在中国市场上液晶电视的销售量也将超过CRT电视。液晶市场的不断扩大使康佳具备了投资模组项目的动力。
其次,从康佳自身来看,其液晶电视业务已经具备一定规模。中怡康数据显示,去年康佳液晶电视的国内销量已攀升至包括外资品牌在内的所有品牌的第二位。在这样的情况下,投资模组项目具有规模经济性。
再次,随着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纷纷进军模组项目,中国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模组生产基地。目前,国内的模组制造技术日益成熟,并且已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人才招揽方面,康佳没有任何担忧。
最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国内经济发展相对放缓,此时开建模组工厂不仅成本低,而且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记者了解到,昆山模组工厂将建设8条模组生产线,其中4条纯模组生产线、4条模组与整机一体化生产线。建成后,模组产能可达到年产720万片,整机产能可达到年产360万台,将成为中国最大的液晶模组生产基地。
据介绍,康佳液晶模组基地定位为模组研发、生产及配套整机生产一体化的基地。基地研发主要集中在背光技术和驱动技术方面,力争用2-3年的时间实现背光部件、驱动电路的自主开发和自主配套,以掌握关键技术,提高竞争力。
为什么是昆山
当康佳选择将模组基地落户昆山的时候,一开始外界对这个选择颇感意外。业界认为,康佳将模组生产基地放在珠三角似乎更符合逻辑。毕竟在康佳之前,TCL、创维这两个深圳的彩电企业都将模组工厂放在了珠三角。其中,TCL的模组工厂在惠州,创维参股的模组工厂在广州。
然而,与珠三角相比,康佳却更钟情长三角。
康佳昆山项目总经理姜小仪表示,在考察过国内很多地方之后,康佳进行了反复比较和论证,最后决定将模组工厂落户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昆山是世界电子制造业的大码头,产业聚集效应明显,各方面配套条件十分完善;二是位置适中,交通方便。
姜小仪的理由很有说服力。记者了解到,2008年昆山电子工业总产值达到1600亿元,超过了内地许多省份的电子工业产值。区内有LG、三星、富士康、3M、住友化学、龙腾光电等多家大型电子企业。“特别是龙腾光电,就在我们模组工厂的路对面,现有第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近期还计划投资7.5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可以就近供应液晶面板,并和我们的模组加整机项目构成一个完整的平板电视产业链。”姜小仪告诉记者。
在交通方面,昆山到上海港只有60千米,到康佳集团最大的整机生产基地———安徽康佳,也只有310千米,无论是原料还是成品的运输都很快捷、便利。当然以上这些主要是硬环境。
为什么要“争上游”
对中国大陆的彩电业来说,转型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从CRT时代向平板显示时代转型是彩电业整体转型的一个重要环节。从目前看,彩电行业产业结构由CRT时代转向平板时代的变化趋势已成定局。相关资料显示,2008年,中国市场上平板彩电销量已超过1/3,2009年预期将占据半壁江山,市场潜力巨大。
然而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大陆彩电业仍存在不少瓶颈待突破。面板资源掌控在日韩以及中国台湾的厂商手中,中国大陆整机企业对占平板整机成本近70%的液晶面板只能外购,在成本控制方面受到极大的制约。另外,由于彩电显示画质也主要由面板制造工艺及其驱动技术决定,因此留给下游彩电制造商发挥的空间很小。
姜小仪表示,康佳进军液晶模组产业后,在整体上整机成本将降低10%左右,并可通过整机与模组的直接对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加快周转速度,提高综合运营效率。同时模组自产后,康佳可实现模组、整机一体化设计理念,无论在成本控制还是差异化设计上都有了更大的自由度和操作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从TCL、海信、创维等国内彩电厂商进入液晶模组领域所选择的路径看,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隐忧,表现在技术合作不够深入、所能控制对方的股权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影响力而容易被边缘化等方面。
姜小仪表示,康佳与模组供应商有战略合作协议,通过战略联盟,形成了合作稳固、成本低廉的产销体系。模组工厂仅为康佳提供产品,不做品牌,不做分销,因此康佳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明显区别于其他国内企业。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产业园简介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产业园位于开发区东部,南起栈泾河、北至太仓塘、西起东城大道(连接沪宁高速)、东至太仓与上海交界处,总规划面积约12平方千米。园区拥有极其明显的地理和交通优势、完善的市政公用配套设施以及极佳的科技创新环境,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环境。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产业园以液晶显示面板(TFT-LCD)项目为核心,积极吸引国内外著名光电产业上下游配套厂商进驻园区,力争通过3-5年的开发建设,打造国内第一、全球一流的光电产业基地。
目前,昆山光电产业园正在申报国家级光电产业园,规划形成TFT-LCD完整产业链,实现100亿美元的项目总投资,年产品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目前随着国内最大液晶面板厂———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的不断发展,以及龙飞光电7.5代线、康佳电视、太极太阳能源、韩国琉明光电等龙头型项目的开工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厚声光电、奈普光电、国力真空电子等上下游企业也纷纷进驻园区。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产业园规划引入液晶面板、玻璃基板、平板电视等3个核心项目,在其周边规划引进半导体、彩色滤光片、驱动IC、偏光板、背光源组件等上下游配套支持企业。为光电产业链量身定做的规划设计,使各生产厂家拥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产业链的合理布局和有效连通,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共享,从而促成上中下游产业有效联动、共同发展。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光电产业园为入驻企业提供完备的配套设施,目前已形成了五横三纵的有效道路系统,并且在园区内规划建设了日供水能力达30万吨的工业水厂、日处理能力达38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220千伏变电站以及大宗特种气体集中供应站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园区在核心地段和北侧湖中小岛规划了两个较大规模的园区综合服务区,为园区科技研发、教育培训、生活配套和娱乐休闲等提供了极佳的条件。它与产业园互为依托,为光电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配套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