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康佳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侯松荣宣布:将出资8.86亿元在江苏昆山建设国内最大的液晶模组生产基地,向上游产业链延伸。此前,海信、创维、TCL相继与奇美、LGD、三星合资建立液晶模组厂。彩电企业进军上游模组对提升整个国家彩电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
强化产业链控制,提升国产平板竞争力
建设液晶模组项目是目前国内彩电企业进入平板显示产业上游的主要途径。资料表明,液晶模组制程是液晶电视整机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这一制程的话语权能够将国内彩电企业自爱液晶电视上的成本掌控能力,在小尺寸产品上从目前的20%,提升到40%以上,在大尺寸产品上甚至能掌控70%的成本链条。同时,通过独立采购和研发新兴背光模组,还有望在产品创新上获得更广阔的空间。
业内专家表示,全球液晶产业的竞争焦点已经从最开始的面板尺寸为核心的竞争转变为,产品终端应用性能为主的竞争。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康佳通过建设大规模的模组项目,渴望获得更多的研发空间。在采用新型背光源、光控技术、节能和环保技术上具有更多的选择优势。液晶模组项目不仅使得康佳平板产品具有更高的成本优势,也为进一步的“应用性能”竞争奠定了基础。
在过去的几年里,国内平板产业已经在液晶等新型显示技术的研发和制造中积累了众多的经验。其中,康佳推出的运动电视、超薄电视和节能电视,都创造了市场之最的记录。通过深入液晶产业的上游,建设模组项目,康佳的诸多技术优势和研发储备渴望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为终端产品带来更多的差异化竞争力。
获得国家政策支持,产业创新带领国内彩电产业保增长
在二月通过的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中,新型显示器产业和彩电转型被列为核心支持项目。在国家发改委的近日办法的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涉及项目的征求通知中,建设液晶模组项目和推动节能环保产品的开发也成为了,彩电产业整机领域的最核心课题之一。在08年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康佳集团的视察中,总理也提出了通过产业链延伸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工作指导意见。
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内彩电产业的工作重点一是保销量、保规模、保品牌、保历史成绩;二则是通过产业创新提升整个国内彩电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包括新兴显示器件核心资源、液晶模组和整机产品的产业创新,均是提升彩电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根本突进。而整个产业链竞争力的提升则是实现今年彩电产业在危机逆境中又好又快发展,保销量、保规模、保品牌、保历史成绩的关键所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康佳逆势上马国内最大的液晶模组项目,其产业意义不言而喻。康佳昆山液晶模组项目不仅仅是康佳自己的液晶模组项目,也代表了中国彩电企业在平板时代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决心、魄力和能力。
依托国内三大液晶屏幕基地,康佳打造中国版平板航母
康佳液晶模组项目是目前国内彩电企业(含外资)单体最大的液晶模组项目。据悉,康佳液晶模组厂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约8.86亿元,总占地面积500亩,计划建设8条LCM生产线,LCM可达到年产能720万片,TV可达到年产能360万台。如此巨大的产能,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技术人才怎么保证、上游屏幕资源怎么保证的问题。
作为国内最大的平板彩电企业之一,康佳在多年的技术研发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建立了一直全球一流的平板显示技术研发队伍。甚至,康佳还大举进入了LED半导体发光器件显示产业,该技术被认为是液晶电视背光源模组未来唯一的技术选择。在液晶产业上,康佳一开始就意识到了向上游进军的重要性。在技术储备上一直坚持人才、队伍先行的策略。康佳集团总裁陈跃华对此表现出强大的信心。
对于上游面板资源的解决,康佳选址昆山的布局则显得结尾精妙。这里不仅距离全球主要的面板产地我国台湾地区拥有良好的交通环境,更是位于未来我国平板显示产业核心器件三大基地的中心位置。包括近期开工的京东方合肥6代液晶面板线,规划中的昆山龙腾光电7.5代液晶面板线,上海上广电近期规划的8代液晶面板线和6代液晶面板线,等众多面板企业的大规模投入将为康佳模组项目提供充足的上游资源。
仅依据现有数据统计,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康佳液晶模组项目周边的液晶面板的近期投资额即将有望达到80亿美元以上,整个产业链投资更是达到百亿美元以上。长三角地区也将成为国内新型显示产业的最大聚集地,并与韩国、日本和台湾的液晶面板产业比肩。以康佳的终端整机和模组项目为代表,在这里即将形成一艘中国版的超级“平板航空母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