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一家彩电企业负责人17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工信部电子信息司近日公开向国内家电下乡中标企业征询意见,拟提高家电下乡彩电目前最高限价2000元,不少企业建议将最高限价提高至3000元。
据悉,同方股份(12.78,0.58,4.75%)在征求意见中提出,最高限价可以提高到3000元。而厦华电子(2.31,0.04,1.76%)品牌部苏再泉则透露,厦华电子提出的意见是提高到3500元。
同方股份消费电子事业部总经理王良海就表示,与去年12月相比,上游液晶屏的价格已经逐步回升,整机企业面临一定的压力,此外,限价提高后,家电下乡产品尺寸也将会涵盖至37英寸甚至更大尺寸产品,这样更加符合液晶大屏幕化的普及趋势。
工信部一位人士透露,目前对企业的征询意见已经结束,有关部门将根据企业意见及市场现状进行综合考量。他同时提示,提高最高限价并不是提高下乡产品售价,只是扩大中标产品范围,让企业有更多的型号中标,农村消费者的选择范围也更广。
根据家电下乡招标文件,彩电的终端零售价(含税)不高于2000元,文中还特别提醒投标企业“应充分考虑到销售环节合理的费用,销售网点销售家电下乡产品必须开具税务发票”。
商务部公布的家电下乡彩电项目招标结果则显示,在传统CRT电视之外,海尔、TCL、创维等多个品牌均有32英寸液晶电视以1999元的价格中标。
但是记者在走访北京市通州区很多家电卖场时发现,家电下乡的横幅及相关标识都非常显眼,中标型号中的22英寸液晶电视、26英寸液晶电视均可以找到,但32英寸液晶电视却难觅踪影。
TCL一位人士就透露,TCL品牌32英寸液晶电视家电下乡机型,在中标后产量很少,并没有对市场批量供应。北京一位经销商则表示,目前还没有供应商向其提供32英寸液晶电视中标机型,1999元的中标价格实在是太低了。
业内人士则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32英寸液晶面板的采购价大概在165美元,约合人民币1122元,以液晶模组占到整机成本63%计算,则整机的制造成本为1780元,如果加上渠道的利润和税费,以1999的零售价格出售32英寸液晶电视,厂家是会亏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