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屏投资新动向
液晶屏等上游产品一直是中国彩电产业的短板,对彩电、PC等行业来说有很大制约。由于第五代液晶面板厂的投资额动辄数10亿美元,因此,国内目前只有京东方、上广电等极少数厂商拥有第五代液晶面板线。但这些企业在投入巨资之初,却面临全球液晶产业发展的低潮,企业因此也出现亏损。直到从2007年年初开始,全球液晶产业开始回暖。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液晶屏三巨头京东方、上广电、龙腾光电原来酝酿的重组搁浅,这三家液晶屏企业便拉开了新一轮的产能竞赛。
今年5月,上广电基本完成内部资产的整合,其旗下液晶屏业务将基本上都挪至广电电子(600602行情,股吧)。
有消息称,广电电子在获得控股股东广电集团完整的5代线业务后,今年下半年将启动6代线的开工建设。
记者了解到,由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方面相当重视面板显示产业发展,液晶面板也是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发展的核心基础产业。再加上各地方政府为配合中央政策、提升当地产业竞争能力的考虑,也在大力推进液晶面板投资,包括广东、四川、华东等区域筹设液晶显示产业聚落与拉拢企业进驻的动作,均相当积极。
此前,消息人士还告诉记者,龙腾光电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借壳上市”的计划正进入关键阶段。作为国内液晶屏三巨头中唯一没有成功上市融资的企业,龙腾终于迈出了上市的第一步。
一直以来,难以捉摸的周期性是液晶屏企业的最大困扰。2005年第四季度开始,京东方、上广电与国际液晶巨头三星、LG-飞利浦等一起陷入了行业性亏损周期,直到2007年第二季度才开始彻底走出亏损,然而对于新的盈利周期究竟能持续到何时,业界有着不同的判断,而且不同代级的生产线盈利周期也不同。
从目前来看,相对于液晶电视、数码相框每年50%以上的快速增长而言,5代线切割的17英寸、19英寸屏主要用途是液晶电脑显示器,其未来几年的增长速度将在5%-10%之间,2010年后甚至将可能出现停滞的情况。而国内企业再向更高代生产线升级则面临资金、技术困难,以及与全球范围其它竞争对手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等挑战。
事实上,对于投资动辄20亿-30亿美元的6代线、7代线项目,一方面国内的企业和地方都缺乏如此大的资金支持,而且拥有这些高世代线核心技术的国外企业都拒绝将其转让给国内企业。
目前,国内拥有6代以上核心技术的企业只有京东方、上广电等。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更多的地方政府只能选择投资总额在30亿元左右的4.5代线。
市场调查机构Display search深圳代表处市场总监张兵告诉记者,“国内如此多的企业如此看好4.5代线的市场前景,也是因为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的企业也在逐步退出这块市场,近两年国外4.5代线的投资在逐步减少,显然这给国内企业进入提供了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