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陆刃波等三专家:平板电视三包规定将出台

来源:新浪科技 更新日期:2006-03-15 作者:佚名

  3月14日10时,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王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经济咨询中心副主任陆刃波、国家广电产品检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安永成作客新浪聊平板电视中外大战及售后服务等问题。

  目前,中国彩电业正面临十字路口,平板电视中外品牌激烈较量,面临新一轮洗牌;并且,由于是新技术,平板电视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也不为人们所熟悉,上述专家就这些话题与网友进行了交流。

  嘉宾简介:

  陆刃波,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经济咨询中心副主任,家电产业研究专家。长期致力于中国家电产业的研究,探索推动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路径。担任中国家电市场研究课题的负责人及首席专家,相继完成了中国消费者家电消费需求研究、中国家电流通体系的现状及演变、中国家电产业链协同与发展等重大课题的研究。研究成果受到国家相关部门和家电业界的广泛认可。同时,为中外家电制造、流通企业提供了大量的专项研究咨询服务,并受邀担任部分家电企业的决策顾问。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是中国电视机产业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家电企业成长的组织创新和理念创新等。

  王宁,现任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作为协调IT、电子产品的行业协会的负责人,王宁与原电子工业部部长、中国电子商会会长张挺一起,一直致力于IT、消费电子产品的健康发展。

  安永成,电子行业资深技术专家,信产部三所高级工程师、国家广电产品检测中心专家。

  精彩观点摘要:

  ·跟CRT当初的质量水平来比的话,平板电视目前的水平还算可以,因为从显示器工作原理来讲,平板电视包括LCD、PDP是半可耗性原件,不像CRT会有老化问题。

  ·从平板电视的投诉情况可以看出来,质量问题并不是很突出,主要问题是在于“三包”,“三包”还有空白点,主要是法规有空白期,没有法律规定企业的“三包”应明确哪些保修一年,哪些保修三年甚至更多。

  ·屏在平板电视的产品质量里起很大作用,中外品牌都是用国外的屏,这个显示屏我们国产不了,现在大部分都是国外的,国产平板电视用的可能也是国外的屏。所以,洋品牌可能在品牌形象、产品二次开发可能做得好一点,或者做工好一点,在质量方面,我觉得国产品牌没有太大的劣势。

  ·现在都说平板电视不赚钱,我觉得也是不正确的,只能说利润低了。所以就不用担心企业由于降价而卖一些劣质的产品,这样做第一是砸自己的牌子,二是不符合国家的标准或者售后服务标准的时候,这个企业可能就会受到社会谴责。

  ·所谓三包来讲,咱们原来的三包规定指三年之内产品坏了免费修理。如果有企业说六年保修,你要注意是收费还是不收费。我认为,第一是不可能保修六年,第二,保修六年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也不收费啊,肯定并没有说,不明确。

  以下为聊天实录: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现在我们进行新浪科技3·15访谈第二场,特意邀请来了三位嘉宾聊平板电视的服务与质量等问题。我们今天到场的嘉宾是:中国电子商会副会长王宁先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经济咨询中心副主任陆刃波先生、国家广播电视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安永成教授。

  先对几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嘉宾先和网友打个招呼。

  陆刃波:各位网友上午好。

  安永成:大家好。

  王宁:各位网友,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在网上见面。

  主持人:现在平板电视也开始逐渐步入普及期,成为家电行业最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但随之而来的是消费者对平板电视的质量非常关注,我们先请陆主任聊一聊,尤其是平板电视的三包售后服务问题。

  陆刃波:目前消费者对平板电视的认知是有限的,平板电视只在小范围内使用,就是有质量问题也是小范围的。04年的时候平板电视只有几十万台,05年有200万台,预计今年500万台。所以平板电视的价格已经接近了消费者群体的预期心理,平板电视市场初见成效,市场技术方面倍增,绝对数量增大。06年将达到500万台的话这个数量就会增大,所以现在讲的比较多的就是平板电视的售后服务。平板电视的服务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这几年平板电视市场数量增多;还有就是价格的增长。

  五年前买的平板电视可能到现在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平板电视技术日趋成熟,消费观念日趋成熟,总体上讲中国平板电视的质量是在不断提高的。当然不排除一些企业看到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前景比较好,加上对利益考虑比较多,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想对平板电视质量以前也好,现在也好,我希望安教授谈谈。

  安永成:刚才陆主任讲的平板电视在国内来讲都是一个新产品,所以任何新产品都有一个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拿CRT电视来讲已经发展了50年了,平板电视大概发展不到十年的时间。所以相对来讲,跟CRT当初的质量水平来比的话,平板电视目前的水平还算可以,因为从显示器工作原理来讲,平板电视包括LCD、PDP是半可耗性原件,就是基本上没有说明问题,不像CRT有说明问题,会有老化问题。平板电视PDP、LCD他们都属于半导体工艺跟集成电路工艺,所以没有数据问题。所以投诉情况可以看的出来,质量并不是很突出,主要问题是在于三包,三包还有空白点,所以对售后服务、三包等等这些问题比较多。

  从国内情况来看,彩电比较大的企业,比如长虹、厦华、TCL等等来讲问题不是很大,问题出在法规有空白期,三包哪些保修一年,哪些保修三年,主要还是王会长这块,他打算今年针对我们国家平板电视的三包规定,具体来讲也可能是我们广播电视质量检测中心为主,制定三包。

  主持人:平板电视售后服务方面的规定是由信产部定吗?

  王宁:这个问题我再讲,这个是国家质监局来出台,但我们会协助他做一些准备工作,比如我们检测所和商会会组织一些企业和技术人员提供一些参考的意见,真正颁布权利是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

  主持人:一个是行业协会,一个是技术检测部门,可能情况更熟悉。

  王宁:我们会配合他提供一些相关的信息。

  安永成:今年上半年出台三包规定。因为信息产业部质量司找我们其了,今年上半年要出平板电视的三包规定。今年4月15号拿出方案,我们正在做这个工作。

  王宁:但这个方案信产部肯定是颁布不了的。

  安永成:他牵头。

  王宁:初步的意见先拿出来,反正我们也开了三次座谈会了,也拿出了意见。

  主持人:请你们讲讲三包规定具体有什么内容?

  安永成:其实大部分内容跟CRT差不多,问题是哪些保修三年,哪些保修一年。我们想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则:第一,前面有一个CRT在那儿摆着呢,CRT显示屏保修三年,现在科技进步了,如果还是三年好象讲不过去,产品越发展产品保修期应该低,这是一个原则,关键就是保修期,最少应该等于CRT的保修期,要对老百姓有个交代,人家说CRT三年,你怎么两年,道理上会讲不过去。

  第二个原则,我们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利益,既要保护消费者利益,又要保护企业的利益。在里面找一个合适的结合点,顾了消费者好象对企业发展不利,把保修期制定太短,对消费者来说买着不放心。所以要在这里面找一个合适的结合点,这一点很关键。要做到双盈,消费者和企业的利益都要保护。应该有的权利、义务都应该照顾到,这是第二个原则。

  第三个原则,一般来讲我们制定标准的时候要像弱势群体稍微倾斜一点,消费者本身就是弱势群体,要向他们倾斜一下。这样从社会稳定、社会和谐的角度考虑,可能更有利一些。

  基本上来讲就是这三个原则。我再补充一个原则,在考虑三包规定的时候,要考虑到一些风险,就像保险一样,保险本身是风险共担,价格可以提高一些,担风险不要集中到几个人身上去。保修三年,高的费用从价格上已经体现出来了,从这个来讲的话,我想考虑三包规定的时候可以用这么几个原则,几个方面利益都要考虑,这样比较合理。

  王宁:我觉得我们信息产业部也好,还是国家质监局也好,都有统一的个计划,在什么时候把它出台,现在社会也反映比较多。但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平板电视标准目前为止还没有颁布。什么叫合格的?什么叫不合格的?这个要颁布,现在普遍反映的就是屏的坏电,可能大屏幕的电视中间会有坏电,出现在什么位置上厂家包换,这是一个问题。更主要的是首先要把平板电视的产品标准赶快颁布,然后再出台,否则还会产生矛盾。厂家说了,你这个在合格范围之内,我不能给你换,又会产生很多矛盾,所以现在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希望政府部门要通盘考虑。

  安永成:从国家标准来讲,三包政策即将公布,但什么时候公布还不确定。

  王宁:这都做完了,三所已经报上去了,但就是没有公布质量标准,什么是合格产品质量标准都没有。

  安永成:这个标准上面都有规定,这里面就是说坏点或者是次点多少算合格,多少算不合格。过分要求太高的话,可能100个屏里面一个都找不出来,那样成本就增加了,如果坏点太多,老百姓不满意。所以严格来讲,坏点允许有,但是不能超过多少,而且中心电源有差别,所以也要兼顾各方利益,要求定的太高产品成本要增加,定的太低老百姓不答应,这里面也有一个合理性问题。

  还有一个,制定三包规定的时候还有一个注意的,要考虑它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比如说把一个三包规定刚定出来,保修两年,保修两年等你出台以后产品早就你的水平了,你就落后了,所以要有前瞻性,考虑技术发展的方向,不管哪个产品来讲都是要越来越好,不会搞的越来越差,所以制定标准也好,制定三包规定也好,要考虑技术的发展方向、前瞻性,要有一定的先进性,不要这个标准出来以后一看这个东西是落后的东西。

  主持人:前不久我看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电子商会联合发布了一个2005年中国平板电视城市消费者需求状况的报告,上面预测2006年中国的平板电视市场容量将达到500万台,现在我想问一下,王会长,您作为行业协会的负责人,您认为现在中国平板电视市场状况大概是什么样的?

  王宁:去年我们做了一个预测,我们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我们去年保持了每个季度公布一次调查数据,今年我们原则上还准备这样,很快我们还要拿出第一季度的来。总体来讲,我们预测今年市场的销售量不会低于500万台,实际上我们的出货量远远超过它,这只是我们市场的销售量。这个销售量在大城市,基本上平板电视已经超过了CRT电视了,这是在大城市。应该说今年北京、上海、广东大的省会城市已经超过了,就是说占主流了,这个从大中、国美的统计数字看出来的,这是今年的市场发展情况。

  今年可能发展到中等城市去,平板电视在中等城市的市场占有率可能也会大大增长。总体来讲,平板电视的发展趋势可以说是高速增长的。我个人看,今年非常看好平板电视。

  陆刃波:王会长刚刚接受平板电视接近500万台,我们估计整个是3000—3500万台这样的容量,我们估计只要城市市场达到一半,1500万台的数量,我们估计今年的平板电视会达到三分之一,这已经很高了。刚才王会长介绍了,它的价值已经超过了家用彩电,像长虹、TCL这样的综合性企业,应该体现综合优势,现在平板电视已经从大城市走向二三级市场。所以,今年的竞争实际上是综合实力竞争,我们有一部分企业,像厦华就强调专业性和出口。像长虹、TCL强调规模,因为他也做CRT,市场容量要达到500万台的量,这是一个综合要求。我个人觉得,像长虹、TCL这样的规模企业,将会逐渐体现出他们的综合优势。

  我们回过头来看,市场普及这么快,我认为不是制造企业一家,还有渠道。像国美、苏宁,要在一个点大量推平板电视,并且价格也是大幅下降。昨天有一个记者打电话问我,好象海信有一款电视一下降到4000,降价幅度很大,都是为了贴近市场。

  包括王会长那里,实际上对平板电视的贡献也是很大的,刚才讲质量也好、讲三包也好,这些措施配套以后,我相信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会更大一些。所以平板电视的发展是跨越式的发展,所以06年的竞争,我认为不管是长虹还是TCL这样的企业,或者厦华、夏新,还有海信这样的企业,实际上都在做平板电视,所以今年的竞争是比较关键的竞争。

  主持人:去年以来有关平板电视降价的声音不绝于耳,尤其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日资品牌的厂商也在降价。当时国内报道,说国产厂家集体失语,几位怎么看中外品牌大战的现象?

  王宁:我个人认为,市场的发展,国产的品牌降价必然也会引起国际上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降价,这是肯定的,不可能国产的品牌老降价,他们的品牌不讲价,这是不正常的,我想国外也不会这样做的,那这样做的话所有中国的市场都去丢掉,我认为这是很正常的,去年是有这么一段时间,索尼、松下等等品牌都降价了,尽管降价,日本产品的价格还是比我国的要高,为什么高,大家都知道,这里面有一个品牌的价值在里面。

  所以我觉得我们社会上对国外品牌的降价也没有必要这么敏感,其实很正常的,跟国内企业是一样的。

  陆刃波:到目前为止,我们有一个数据显示,2006年消费者预期购买的数据,大约有71.8%的消费者买国产消费,有17.1%表示要购买外资品牌。刚才讲外资品牌的降价,王会长讲的也是有道理的。价格的差距太大以后,是卖不出去的,因为我们强调,品牌电视质量技术上没差距,不管是日资还是欧美、中国的产品,其实都是一个起跑线上,我们品牌的技术我们认为并不是落后的,而且有一部分还是领先的。

  第二,日资品牌降价了,总体来看日资品牌总的销量不大。所以他降价了以后可能上升速度很快,这个我们要承认。他用牺牲利润来降价,规模上来提高,跟国外企业抗衡,我认为日资、欧美品牌等等都没有机会。所以日资品牌降价之后对整个市场影响不大。中国市场、中国品牌还是有强大的号召力,我们做的比较好的有厦华、海信、长虹等等,号召力是很强的,所以外资企业用降价来实现它的规模,我认为这个机会不是太大。

  王宁:我再插一句,就是说我们的国产品牌也好,国外品牌也好,其实屏在产品质量里起了很大作用,不知道安教授同意不同意我的观点,这个屏我们国产不了,现在大部分都是国外的,国产用的可能也是国外的屏,要本就是韩国的,日本的等等,现在国内厂家生产的,我举个例子,上海的松下可能生产等离子,是合资,北京京东方有一条线,但生产不了大屏的,最大可能是21寸,上海也有一台液晶的,上海上广,也是五代、六代的,也做不了很大。所以屏基本上都是在国外,所以国产也是用国外的屏,这点来说不容易拉开很大的差距。

  主持人:技术差距其实并不大,只是说品牌形象不一样。

  王宁:品牌形象、产品二次开发可能做的好一点,或者做工好一点等等这方面的差别。所以我觉得这方面国产品牌没有太大的劣势。

  安永成:产品降价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这是必然现象。为什么呢?第一,随着技术的成熟,屏驱动合格率的提升,这样摊到产品上的成本就低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产品技术越来越成熟,合格率提高每个屏的成本也降价,必然会造成产品的降价,这是必然的。

  再一个,劳动生产率来讲,开始一个新的产品来讲,可能每个班一天下来生产300、400台,举个例子,可能过一段时间以后很成熟了,很熟练了,每天可以生产700、800台,这样成本就又降低了。

  另外,产品生产出来以后,要先把投入收回来,如果把成本收回来,后期就把价格降下来了。我开发一个新产品,前期投入几千万,通过销售我把这几千万收回来了,这样后面就可以把售价降下来了。但消费者不要等,你等永远没有完,整个趋势是要发展的,你还是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该买的时候就买,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等。计算机、手机、电视机都是一样的,都在降价,不能说我不买,我等,要等到什么时候啊,该买的时候就买。

  总体来看,外资品牌的产品不一定就比中国品牌的产品好,像我们国内的厦华、长虹、海信、TCL的平板产品在品质方面都是很好的。

  主持人:现在价格战使得很多厂商本来想从平板电视的市场中赚钱,但是现在赚不到了。因为很多报道说,价格战已经使平板电视到了亏损的边缘,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是不是会出现质量隐患?就是说厂商会消减对售后服务方面的投入?

  安永成:不会的,因为三包政策管着他呢。没有三包规定的话可能乱来,有了三包规定以后可能不会这样做。产品返修率如果是1%都受不了,制造厂成了修理厂了,那样的话他受不了。所以市场来讲的话,有措施制约的,你说为了降低成本而粗制滥造,有三包管着你呢,还是质量第一,要发觉企业内部的潜力来降低成本。

  王宁:现在都说平板电视不赚钱,我觉得也是不正确的,只能说利润低了,说不赚钱、赔本,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就更不用担心企业由于我的降价而卖一些劣质的产品,第一是砸自己的牌子,二是不符合国家的标准或者售后服务标准的时候,你这个企业可能就会受到社会谴责,可能将来卖不出去产品。这方面我们也谈了一个问题,就是说将来如何规范,也要考虑到企业,不管你的价格如何,你就是卖一块钱的产品也要按国家统一的售后服务标准来,我们部里也在跟国家积极争取,将来国家就要要制定出一套企业标准来,不管你卖多少钱,但标准是统一的,你对老百姓的承诺是统一的,这个问题也是我们今年的一个任务,要把企业售后服务的标准制定出来。

  陆刃波:家电产品等等我们国内企业做的比较好。2005年,长虹通过让消费者创意、研发、设计、制造,努力提升自己的品牌,这样做是为了提高长虹的品质,这个也是其他企业没做过的事情。TCL上个礼拜提出平板电视的标准,还提出三包六免,日资企业提出来两年保修,实际上很多企业都在用自己的姿态来做。三包六免也好,产品质量法也好,都有这样的规定,我相信一个负责的企业是不会牺牲自己的质量的。

  总体来看,我们的时候售后服务方面比外资企业做得好。这里要提醒消费者的是,服务的三个阶段中,售前最为重要。长虹提出过“零维修服务”的理念,我认为,这一观点比较贴切。最近了解到,在一项“3.15特别关注——售后服务、产品质量、技术创新最佳彩电品牌评选活动”中,长虹在售后服务、产品质量两项评比中都是领先,看来长虹坚持这一理念,收效还是不小。最近我还看到一条消息:厦华彩电“3·15服务故乡行”提出一个这样的服务创新举措,是值得在行业内的推广。意思是说有意购买平板电视的消费者,厦华可以在消费者进行装修设计的时候,提前进入服务状态,给予专业的免费指导服务,比如房间适合多大尺寸的电视、适合悬挂还是座基、电视如何走线美观等。我想这样的服务模式可以说并不复杂,但确是非常有创意的。

  安永成:关键部件不会保修六年,这是一个。所谓三包来讲,咱们原来的三包规定,三年之内产品坏了免费修理。他那个六年可能是我负责给你修,但该收费还是要收费,这个都不明确。第一是不可能保修六年,第二,保修六年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也不收费啊,并没有说,不明确。

  陆刃波:3·15期间很多企业都要做工作,长虹提出来零维修服务。中国企业服务的意识还是很强的,这一点上外资企业没法跟我们比。

  主持人:为什么外资企业服务反而不如中国企业呢?

  陆刃波:服务要成本啊。销售平板电视要派很多人去做服务,200万的产品也是卖到全国去。一块钱的产品也好,你照样要维修,所以他们要考虑成本问题。

  安永成:为什么外资企业维修费高呢?因为他要通过维修费来养维修人员,养了100个人,外资一定要通过高收费来养这部分人。

  陆刃波:买2万块的彩电要有网络存在,买500万台彩电业是那个网络,因为他面向的是中国市场,不能说只在北京,而是在全国。

  安永成:外资企业本身可靠性高一些,坏的可能性也小一些,所以一旦过了保修期以后,它要高额收费的,外资企业厂进门就要300块,再开箱再收多少钱,老百姓根本接受不了,上门就300块,开箱又几百块,还没修坏的元器件呢,这样老百姓接受不了。买产品首先要调查清楚,你的售后服务究竟有什么承诺,不光要听他说,还要有书面东西,说话可以赖,但书面的东西赖不掉。三包有什么内容等等这些要弄清楚,国产品牌上门费和开箱费有的没有,有的话也是很低的,外资企业不这样。

  有些品牌让消费者了解服务过程有点意思,我听到长虹让消费者直接参与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来共同提升长虹产品品质,我想也算是对中国彩电制造业的一种创新吧。而厦华提前进入到消费者平板电视选择阶段,进行服务,算是一种终端的企业与消费者的互动体验。

  主持人:作为行业协会的领导,王会长您对平板电视的经营和服务有什么意见?

  王宁:我觉得平板电视现在大量走入市场,走入老百姓加重最突出的是服务问题。昨天有几个网友问我,就是买东西的时候打折、降价,网友就问我:商家说了,这是打折产品,我不管三包,网友问我这对不对。我说这绝对是错的,打折产品并不是卖给人家残次品,是商家降价,但你一定要按照国家的标准,照样给保修,这是存在的消费陷井的问题,所以大家要注意。

  很多企业都是说我给你打折,你坏了不要再找你,大家一定要注意这点。

  第二,有很多消费者问我,最近有些名牌也在出问题,名牌不等于不出问题,名牌出问题以后,可能消费者会说,我们买电视到底还买不买名牌?我就讲,广大消费者一定要记住,再好的名牌也不可能百分之百产品不出问题,问题是这个厂家出了问题以后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对待消费者,这是最主要的。有的厂家做的好,比如说国外厂家发现问题了,比如数码相机出了问题,但他马上召回,发现问题厂家主动召回,有的批量产品问题主动跟消费者发表声明,请你们到哪儿换,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负责任的态度。

  就是说一个名牌企业,它一定注意自己的声誉,注重自己品牌的信誉,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广大消费者买国产品牌也好,国外品牌也好,一定买名牌。因为买名牌产品,一旦出了问题会给你负责,一旦买了杂牌产品,可能明天就倒闭了。我们劝消费者还是买一些大的品牌厂家的产品。

  我们现在投诉很大的问题就是迪比特那个,做手机的,他倒闭了,到处找维修部找不着,怎么办?出现了这个问题,很多投诉都来了,因为公司宣布倒闭了,我还给你维修?我自己还不知道上哪儿去呢。面临着这个问题,所以大家买大的贵重产品一定买大的品牌。

  迪比特这个企业宣称一年做中国老大,三年做世界老大,说了没两天就倒闭了,害了很多老百姓。我们国内的大品牌,陆主任、安教授都讲了,海尔、海信、长虹、厦华,买这些大品牌还是相对安全,如果不是做这方面的品牌可能比较危险。

  主持人:刚才讲了服务方面,其实根本方面还是制造的时候要保证质量最好,保证安全,我觉得这样可以避免很多的事。

  王宁:刚才陆主任提出一个服务三个阶段,我想概括一下,可以形象地叫做“服务价值链”。现在我再把这个服务价值链延伸一下,延伸到产品的形成阶段,服务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系统工程,贯彻在开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推广、售后服务全过程,需要企业整合资源,调动全员参与的一项整体协同作业的工程。服务的本质是通过技术创新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消费者服务最实在的方式就是提供最优质的产品!

  我同时还有一个想法,我们的企业现在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各自炒作太严重,说多少基色,但是我们企业应该更关注自己的售后服务,不要过多再炒作这些。哪怕多炒作一些自己的服务,你为老百姓提供什么样的售后服务,在售后服务上应该像海尔一样应该提出一套办法来,企业应该推广。而不要恰恰炒作技术,让不懂技术的老百姓一头雾水。

  主持人:我们中国企业在平板电视方面能不能够继续保持领先?现在我们看到,洋品牌借用平板电视反攻中国市场非常厉害,现在感觉国产的品牌有点守的状态,几位给预测一下将来的行业市场。

  安永成:从国内来讲,平板电视这个产品关键技术还是没有掌握,所以往往在新产品方面要落后,就是慢半拍,比如有一个新产品国外可能新出来,国内来讲的话可能晚两到三个月也会出来,因为核心技术是他掌握的,他自己先出来,但他自己不会把技术拿到手里面不出手,不出手的话也赚不了钱,所以他必须开放市场,就是把东西卖出去,卖出去以后我们大概一两个月以后新产品就出来。

  关键技术掌握了以后我们就可以跟他们同步,目前可能要慢半拍,时间上差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出来。从技术上来讲,同样PDP屏跟CRT屏是不一样的,从原理上来讲是大同小异,因为整市场不可能做集成电路,集成电路都是专业厂生产的,你去选,你去设计砖头、水泥、物料你还是要去买,大概是这样的情况。

  王宁:在领先这方面我们只能养我们的产量、销售量这方面。真正在技术方面还很难谈到,尖端技术都由国外掌握,如果说我们要想真正在平板电视领域里领先,我们必须得有自己的自主研发产品出现,这样才行。如果没有这个,我们就总得比国外慢半拍。

  陆刃波:外资企业在中国有增长,洋产业跟中国产业的差别很大,我们看到,外资品牌有所抬头。我们中国的企业出口量大不大?实际上我们国内市场大概是3500—4000万台,实际我们的生产能力远远不止,我们是大量出口的。05年我们搞了一次厦华的出口调查,它已经变出口型企业变为一个国际性企业,2005年它的出货量已经占领全球平板彩电市场3%至4%的份额,它要做到全球的4%的概念,成为全球8强。长虹的、TCL的国际化战略,也都走在了前列。TCL现在可以讲是全球的企业了,不管是CRT还是平板电视,我估计产量是比较多的。

  国外企业进来,进行中国入世了,但中国企业出去我相信它的能力更强。所以,这几年彩电的出口是很大的,不管是CRT也好,平板电视也好。我们原来出口小屏幕的,现在也出口大屏幕的。所以今年长虹、厦华是赚了,所以中国的企业我认为还是有能力的。

  主持人:今天的访谈非常精彩,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访谈到此结束,非常感谢几位嘉宾作客新浪,也感谢广大网友积极参与,本次嘉宾聊天到此结束,谢谢,再见。

最新平板电视观察资讯

2025年三星商显新品鉴赏会深圳站

2025年三星商显新品鉴赏会深圳站成功举行。本次展会以“一屏观世界”为主题,系统性展示了The Wall

康佳控股股东变更为中国华润有新进展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2025 年 6 月 27 日,公司接到中国华润通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出具

推荐液晶电视品牌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