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电行业作为国内竞争程度最高的行业,价格手段的运用可谓登峰造极。在2005年底,苏宁电器在全国260多家门店同时启动15周年狂欢庆典月活动,在初冬季节激起了岁末彩电销售的又一轮热潮,销售相比上周翻番增长。临近春节,彩电、音像又将进入一个销售高峰期。苏宁再次发力,乘势推出以彩电和音像为主题的视听娱乐周,为大众奉上岁末视听盛宴。
■初涉价格之战
苏宁电器杀入彩电零售业“江湖”不过短短5年,已在彩电销售上取得骄人战绩,在业内初步奠定了龙头地位,凭借的是其高超“武艺”和崇高“武德”。苏宁作为国内家电连锁大鳄,在彩电市场使用价格与营销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刚柔并施,点面结合,寻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经营道路。
此次苏宁率先发力春节市场,得到长期以来和苏宁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厂家纷纷鼎力助阵。松下、索尼、三星、LG、海信、TCL、创维、长虹、日立、东芝、飞利浦等主流彩电品牌都向苏宁提供了大量的彩电特价机型,苏宁本周的彩电“弹药库”可谓极其充足。苏宁包销平板电视价格也将整体有18%的降幅,同时还将优先确保苏宁市场上最为畅销、货源也最为紧张的32英寸液晶电视的货源供应。
同时,苏宁“零首付买电器”再出重拳,消费者只要持中信银行信用卡即可参加“零首付”分期付款买家电活动,轻松实现家庭梦想,同时还可参加“满100返10元”的活动,这相当于打了9折。
随着苏宁节前促销力度的加大,各大品类品牌让利幅度不断加大。据悉,本周将出现全场全品类疯狂让利的高潮局面。
■调整经营策略
随高清数字电视消费时代的到来,商家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调整经营策略,将原先的中低端常规产品路线调整为中高端高清数字产品路线。早在2005年年底,苏宁电器就联合中外16家彩电巨头,密谋携手策动对今年彩电市场最大规模攻势,超过10万台市场主流型号彩电借助苏宁各连锁店“砸”向市场,旨在彩电市场上独创新高,烧旺即将到来的春节黄金月。
2004年,国内高清数字电视销售收入约占2005年国内市场总值的41.87%,2006年,高清数字电视真正大踏步地走入了“普及时代”。随着这一时代的到来,苏宁电器在彩电商品的定位上也适时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先的中低端常规产品路线调整为中高端高清数字产品路线。
此外,苏宁策动了与各大彩电制造商的规模互动,在定制、包销、价格、促销活动等方面达成了共识:苏宁独家买断的厦华、康佳、创维、海信等品牌多款29英寸数字高清电视低于市场平均价格200~400元;苏宁独家买断的多款34英寸数字高清电视低于市场平均价格近3000元,创同类产品价格新低!同时购买32英寸及以上液晶或等离子依型号赠送LG2.1/5.1声道组合音响、价值3000元移动DVD或家庭影院,还有迷你音响、DVD、折叠自行车、电磁炉等超值礼品。
■彩电“PK”风起云涌
几年来,苏宁电器不断在彩电市场囤积重兵,包括创维、长虹、TCL、海信、康佳、SVA、海尔、熊猫、厦华、新科等众多国产主流品牌,超过5万台特价电视抛向京城市场。本周,各大品牌将借苏宁店庆之机,更是拿出单台满2000元返160元的优惠力度酬谢消费者。
而在2005年度的网络流行语之一的“PK”,在2006年年初就出现在了彩电市场。首先是上演的外资彩电阵营中的“日资”品牌彩电和“韩资”品牌彩电之间的“PK”大战;随后,国产彩电加入战团与外资彩电展开“PK”大赛。
元月10日,在“06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发展高层论坛”上,专家们就预言2006年平板电视仍以价格战为主。果不其然,前不久当日系平板降价声未绝于耳的时候,韩系平板宣布将联手降价在苏宁火并日系平板,对比度10000:1的三星、LG42英寸等离子首次跌破12000元;一款原价10000元的LG32英寸液晶仅售8000元;一款三星26英寸液晶首度跌破7000元,降幅达3000元……
韩资平板降价宣言更是逼得日资平板再度降价,主流品牌一款42英寸等离子跌破10000元,日立42英寸高清等离子彩电首次跌破13000元、日立一款55英寸等离子首次跌破40000元;松下一款86亿色42英寸等离子仅售13800元;一款原价5900元的夏普20英寸液晶首次跌破4000元,降幅超过30%;一款索尼32英寸液晶仅售13000元,还赠送索尼DVD;东芝一款37英寸液晶跌破17000元,降幅达4000元……
外资平板降价了,海信、长虹、厦华、创维等国产彩电巨头坐不住了,纷纷宣布将在苏宁降价应对日韩平板降价。国产20英寸液晶2000元起售、26英寸液晶仅4000元起售、32英寸液晶仅售6000元、37英寸液晶8000元起售;新上市的一款具有双USB接口的创维40英寸液晶彩电仅售13900元;创维46英寸液晶一款仅售27000元,这一价格较夏普45英寸液晶低了22500元;原价15900元的厦华、长虹42英寸液晶仅售14000元;国产50英寸等离子彩电首次跌破20000元;海信42英寸液晶仅售16000元、原价27999元的47英寸液晶降至24000元;同时,针对不同市场需求,苏宁还将CRT及背投拉入降价阵营,一款飞利浦43英寸高清背投跌破4000元;一款康佳53英寸高清背投仅售5000元左右;1200元的29英寸纯平彩电敞开供应;飞利浦29英寸纯平彩电仅售1690元。国产名牌21英寸彩电仅售485元、国产名牌29英寸彩电仅售1085元……
分析一下这场“PK”战的内部原因,我们不难看出,此次降价实际上是生产成本降低的一种必然的现象。去年5月创维液晶生产线正式开工,随后厦华选择直接引入上游供应商作为大股东的方法来获得低成本平板彩电生产原料。未来液晶面板制造向中国转移的步伐还会加快,可以预言国内彩电企业在平板电视领域将大有作为。
进军上游产业链摆脱在平板电视发展中缺乏核心技术的弊端,是许多彩电企业进军上游面板的重要原因。液晶面板行业新一轮投资热与2005年平板市场息息相关。2005年国内平板价格下降了30%以上,国内彩电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由于液晶屏占到液晶电视成本的60%以上,是最重要的元器件,如果上游面板完全受制于日韩企业,国内平板企业在全球彩电产业链上就处于被动地位,无法保证合理的产业利润。
而以日韩为代表的外资企业在平板显示器件领域的巨资投入,促使平板显示器技术突飞猛进。无论在生产效率(提高生产线代数),还是产品质量,平板显示器都在迅速提高,这为平板电视的普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去年,除夏普的大尺英寸液晶电视面板满产外,LG、飞利浦、三星等均增加大尺英寸液晶电视面板的产量,这也促使大尺英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的下降。与此同时,液晶面板上游材料价格也在规模化过程中逐步回落,支持液晶电视的普及。未来37英寸和42英寸液晶电视面板价格有更大的下降空间,这将进一步确立与等离子电视竞争的优势。
在家电零售渠道上来看,苏宁电器已经全面将平板彩电作为推广的主要产品,甚至部分连锁店已经将传统的“CRT彩电”撤下展台,为“平板彩电”让位。
总体上说来,经过被业界称为“平板电视”普及元年的2005年的发展,各大生产商和零售商均坚定了推广平板彩电的信念,这为平板彩电的全面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