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光影再现千年文明,殷墟博物馆新馆采用赢康科影达投影技术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25-07-28 作者:pjtime资讯组

    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掘和甲骨文所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殷墟的发现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并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郭沫若先生曾称赞其“中原文化殷创始,观此胜于读古书”,足见殷墟遗址对于中华历史文明的重要意义。

    殷墟博物馆新馆

    为了满足殷墟遗址考古成果的保护展示需要,安阳市于2020年开始建设殷墟博物馆新馆,并于2024年正式开馆,作为首个全景式展现商文明的国家重大专题博物馆,殷墟博物馆新馆自2024年2月26日开馆以来,共接待游客180万人次。

    殷墟博物馆新馆建筑呈现鼎形,矗立在水中央,古铜色的大门上方是甲骨文字大邑商三个字。在展览布局方面,新馆聚焦“伟大的商文明”这一主题,设有3个基本陈列、4个专题展览和1个特色沉浸式数字展,展出青铜器、陶器、玉器、甲骨等文物近 4000 件(套),展陈文物数量庞大、类型多样,其中四分之三以上的珍贵文物属于首次亮相。

    三个基本陈列“探索商文明”、“伟大的商文明”、“世界的商文明”长期对公众开放,在基本陈列的“殷墟车马遗迹展”、“甲骨数字厅”等多个展项中,使用了赢康科技的科影达激光投影技术。

    首创的呈现方式动静结合的陈列展项

    位于三层的甲骨数字厅展项由激光投影机呈现的商代生活影片与等比放大的甲骨片相结合。影片将甲骨文字中记载的抽象文字具象表现,通过将甲骨文字转化为现代汉语,再转译为具象化的数字形象语言,帮助观众理解甲骨文中所记载的事件。同时影片呈现载体使用放大的甲骨造型,寓意回归文化本源。

    数字厅打破以往CAVE影院数字厅的传统方式,融合多专业优势,打造具有领先性的超沉浸式数字演绎场域,在整个博物馆行业内也属于首创。通过将数字影片与机械联动,与六面体空间融合,塑造形成沉浸感十足的元域场,观众可以置身其中进行体验,在体验中感受震撼。

    位于一层的殷墟车马遗迹展则与多媒体影像结合,主题影片采用长焦投影超画幅 6k影片还原车马坑商王出行宏伟场面,尽显殷商时期的泱泱大国风范。动与静、现在与过去的结合将历史场景重现,直观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殷墟博物馆多个展项使用了赢康科影达投影机,科影达投影机亮度从7000流明到25000流明,可以满足博物馆各种场景的光影技术呈现需求。

    科影达投影机先进的图像处理引擎和光学元器件,可以为沉浸式展示和墙面投影提供更加细腻还原的画面效果,更好地为参观者提供精彩的视觉享受;可实现静音运行的特性,也满足了博物馆环境对静音效果的需求;

    机器自带的管理软件和主动式维护功能让设备的管理、监控以及维修更加便捷,为博物馆的运维工作节省了人力。

(科影达投影机)

    科影达在展览展示中的应用

    赢康科技推出的自主投影机品牌科影达,因其兼具品质与价格优势,颇受文旅市场欢迎,尤其是博物馆、展厅项目,曾先后参与过西安博物院沉浸式环幕影院、深圳小梅沙展馆沉浸式展厅、北京元宇宙体验馆沉浸艺术展厅、太原荣耀品牌沉浸体验空间、中国丝绸博物馆、眉山维亚康姆规划展示馆、秦腔艺术博物馆、西安饭庄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数字化体验展厅、中建嘉会城环幕展厅等项目的建设,为博物馆和展厅客户打造了独一无二的展陈方式和参观方式,让展出更加丰富多彩,提升参观体验感受,给参观体验者留下深刻印象。

    (亚长牛尊)

    (屯南甲骨)

    结语:文明的真谛,在于传承与对话

    殷墟遗址,作为我国历经考古发掘次数最多、持续时间最久的古代都城遗址,被誉为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摇篮,亦是中华文明探源的核心坐标。它宛如一扇神秘的窗口,让身处现代的人们得以一窥悠悠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吉光片羽。

    当我们置身于现代,回首往昔,是有着文字记载的、厚重深沉的历史底蕴;展望未来,是孕育于文化沃土之上、浩渺无垠的星辰大海。身为中华儿女,我们恰是这文明传承链条中的关键一环,这份自豪与骄傲,是世间任何事物都无法赋予的。

 

    现代科技文明的蓬勃发展,更是将这古老文明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殷墟博物馆中,历史与现在相互交融,文化与科技彼此辉映,呈现出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传承与弘扬文明之光,记录与开拓历史新篇,如此方能更好地诠释文明的真谛。

最新投影机方案案例

建业显示科技赋能国防教育馆

建业显示凭借在全域显示领域数十年的积累与沉淀,携手丽讯(Vivitek) 激光投影机,通过投影和全域

国产WMS仓库管理系统推荐

在国内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仓储管理效率对企业供应链能力影响显著。应对复杂的仓储作业与订单数据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