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至25日,第63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在吉林省长春市圆满举办并落下帷幕。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指导、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办、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希沃)承办的“数智共创 人才培养新生态论坛”引发业内高度关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孙维杰,浙江大学教授谭建荣,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三女牙,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振友,上海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与超算中心主任王龚,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会霞,希沃总裁张凌,希沃副总裁黄逸涛出席会议。
会议伊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监事长孙维杰围绕“通过数字技术重构人才培养生态”这一核心议题为论坛致辞。孙维杰强调,人工智能已成为重塑全球竞争格局的核心驱动力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在此背景下,如何借助数字技术重构人才培养生态,成为教育领域亟待思考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希沃总裁张凌分享了希沃在教育数智化领域的深耕实践。张凌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是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力量。作为专注教育数字化应用与服务的品牌,希沃的产品已覆盖全国300万间教室,服务超1000万教师和千万学生。希沃积极探索与高校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与多所高校合作,助力教育教学改革,共同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浙江大学教授谭建荣深入剖析智能机器人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重要作用。谭建荣认为,数智时代培养具备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至关重要,当前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提高其自我学习能力是关键。这不仅对智能机器人技术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相关领域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论坛期间,高校教授与行业专家还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数智人才培养创新之道。
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三女牙对人工智能与教学新形态展开深度探讨。他表示,新技术推动教学形态从传统线下课堂向混合课堂转型,分层赋能的进阶式教学模式出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同时,教学模式革新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教师需提升面向AI应用的高阶思维能力,培育学生创新型人工智能素养。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振友围绕“数智时代的人才培养”主题,分享了该校的探索与实践。王振友提到,广东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坚持“守正创新”。“守正”体现在坚持产教融合,“创新”则是将AI融入育人体系。学校依托“人工智能+平台”打造AI伴随式综合生态系统,推动教育教学智能化变革。他以广东工业大学与希沃共建的联合实验室为例,阐述了从课程体系嵌入产业项目,到学生参与企业实际研发任务,再到产学研成果转化的完整链条,为工程领域人才培养提供了范例。
上海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与超算中心主任王龚聚焦师范生培养领域,探讨了AI技术的创新应用。他指出,传统师范生练习存在局限性,缺乏真实课堂情境和反馈。借助AI技术,师范生培养实现了突破,智能教学辅助系统提供个性化指导,虚拟仿真技术搭建模拟真实课堂场景,智能体学生能给予师范生与该年龄段学生相符的真实反馈。这种虚实结合的培养模式重塑了师范生培养体系,提升了师范生实践经验和数智素养。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王会霞分享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在师范生培养体系的创新实践。她认为,未来教师需具备跨学科、数据分析等多种能力。学校与希沃共建“希沃学院”,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此外,学校从重构培养目标、升级软硬件设备、创新培养模式、拓展就业帮扶等维度发力,为师范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
希沃副总裁黄逸涛以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四个发展阶段为脉络,深入分享了希沃在教学体系环境升级、教育技术深化应用、教师数智能力提升及教育生态重塑四大方向的长期实践与创新成果。
他指出,教育数字化是教育发展新赛道和竞争新优势的突破口。作为深耕教育数字化领域的企业,希沃深知自身肩负的使命与责任。截至目前,希沃已为2600余所高校提供空间建设服务,建成近300万间智慧教室。
在教学应用层面,希沃打造优质数字应用平台,围绕“教、学、管”全流程推出一体化平台模式。同时,希沃助力教师教学能力进阶,推动教学方法创新。在教育生态重构方面,希沃构建校企协同、“三方共建”的产教融合合作模式,已在多所高校落地实施,发起多个协同育人项目。
展望未来,希沃将响应国家政策,携手教育合作伙伴,围绕强师计划和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提升师范生数字素养与教学能力,落实强师项目,引领数智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