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行业只是实现了供给侧的冷平衡——即按需生产,相对合理价位
搜 索

半年连涨后,面板断言复苏为时尚早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23-08-15 作者:那山那水
分享到:
第400期

    “目前,行业只是实现了供给侧的冷平衡——即按需生产,相对合理价位;而并没有迎来需求侧的复苏和成长。”这是一位显示面板行业大佬对目前行业格局的判断。行业人士另表示,因为需求侧的抑制,显示面板的涨价过程肯能已经到达尾声。

    6个月连续涨价的“供给侧”调整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2023年8月上旬,电视各尺寸面板价格继续保持上涨趋势;同期显示器、笔记本各尺寸面板产品均价与前期相同。——截止8月份,即便按照最保守的数据看,彩电面板也已经实现了6个月的连续价格上涨。如果从2022年四季度,行业企业就开始多手段保价看,这一价格向上的过程可能已经接近10个月。

半年连涨后,面板断言复苏为时尚早

    在价格上涨背景下,行业企业经营面貌也已经全面改善,从2022年四季度的全行业全面亏损,到目前的合理减亏甚至合理盈利转变。例如,研究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液晶面板行业平均产能利用率约74%,第二季度则维持在80%左右。行业一般认为75%的开工率,是行业盈利与亏损的分界线。

    当然,在过去一年半的行业低谷中,行业企业也进行了“一定的去产能”。例如,三星和LG加速压缩LCD产能。另据台媒统计报道,我国台湾地区面板企业,今年1到7月友达和群创 “优退”或者“优离”的人数合计已达500人。目前,友达证实,其已经关闭台南彩色滤光片厂C5D和C6C产线。此外,有消息称,群创计划关闭月产能为18万块基板的5.5代LCD工厂;友达则计划关闭月产能为6.2万块玻璃基板的5A工厂……

    “关厂、限产、避免价格战和涨价”等几步走下来,促成了目前行业的全面减亏、部分企业上半年实现盈利。这对于面板产业而言是好消息。

    冷平衡背后,行业需求依然处于低谷

    与供给侧的主动调整,短平快容易见效不同,需求侧的市场复苏才是目前显示面板业的真正难题。

    例如,友达光电公布7月自行结算合并营数据收为212.6亿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22.0%。但是,7月份其面板总出货面积183.5万平方米——这一数据虽然高于2022年的130万平米,但是低于2021年的209.6万平方米。考虑到显示面板需求大型化的趋势,实际出货单元量上,今年较2021年的降幅会比面积计算更大。

    再例如,奥维云网公布了2023年H1彩电市场总结,2023年上半年中国彩电市场销量为1467万台,同比下降12.2%;2023年上半年全球电视出货共89.2M(M=百万台),同比下降1.7%。据 TechInsights 近期发布的研究报告,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在 2023 年 Q2 同比下降 13% 至 4740 万;同期Counterpoint Research最新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PC出货量年同比下降15%。TechInsights 数据显示 2023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8%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连续第八个季度出现同比下降。

半年连涨后,面板断言复苏为时尚早

    TV、NB、PC、手机是显示面板最大的需求场景。这几个场景目前的市场趋势都是“向下”。相对而言,TV有大尺寸化加持,在显示需求面积上还有能力搏一搏,手机和NB市场则是直接的“显示需求下降”。

    导致消费市场显示设备需求下降的原因很多,例如疫情透支、例如全球宏观经济变化等。但是,其中,作为按面积算,显示需求的最大户彩电,其市场规模持续下降更具有长期因素:我国彩电消费已经连续5年销量下滑。彩电刚需价值不足,特别是手机等终端取代彩电视听娱乐、视听新闻媒介价值点的趋势持续在加强。结合彩电产品自身创新不足,持续影响其市场需求走势。

    彩电需求从全球成熟市场看,普遍面临“需求力不足、刚需下降”的过程,这不是国内市场的特例规律。不过好消息是,彩电新兴市场的普及度在提升,这一定程度弥补了成熟市场的需求力不足的问题。不过,业内人士依然担心,长期看,全球彩电市场都可能出现如同国内市场的彩电“视听娱乐与新闻终端,价值替代律”问题。

    综上,长短期因素看,显示需求至少目前并未随着行业涨价而复苏。目前面板产业的基本局面是“按需定产”下的冷平衡态势。行业周期逆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等待。

    面板企业谨慎乐观看待下半年

    近日,TCL科技在回答投资者提问中指出,“头部面板厂商均采取按需生产、动态控产的策略,……保障面板价格整体趋于平稳态势”。

    行业研究机构也认为,在需求端依然预冷的背景下,面板涨价过程很可能“适可而止”。下半年市场将逐渐从涨价向稳价转变。这对于企业而言,这是寻求产能利用率和价格的平衡点的过程。毕竟,涨价是属于“需求抑制性”因素。

    另一方面,不同企业的能力和市场影响力不同。在实现了基本扭亏之后,可能头部品牌对涨价的需求下降,而利用低价格、低需求周期,打压竞争对手,迫使更多的对手产能退出市场,会成为更有利于头部企业长期市场价值的选择:即,亏损下形成的涨价同盟,在盈利后会变成竞争关系。这种企业关系的转变,也会影响接下来的行业价格走势。

    不过,整体上经历了上半年的价格连涨之后,显示面板价位已经处于盈利区间。市场暂时没有理由看空下半年的行业经营走势。谨慎但是乐观,同时保持此前的低谷周期应对策略,会是面板企业接下来的“战术确定性”。

    另一方面,积极开拓新市场、新产品是面板企业的另一个着力点。例如,在大尺寸化彩电面板、差异化商显应用需求、加入更多的车载显示竞争性产品开发,以及积极拥抱下一代显示技术,如OLED、印刷显示、micro LED等。这方面的投入力度和成效,更有望成为观察面板企业长期经营成效的风向标。

    需求复苏需要的是“大信号”

    “行业真正回暖,还需要需求端给力。”这是目前面板行业的基本共识。而需求端的给力,说到底本质是“消费经济的复苏”。这方面目前有一系列不利的因素存在。

    例如,美欧的加息和通胀,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地缘性的冲突加剧,以及美国主导的反全球化对全球经济的负面影响等,都是远超面板行业的“大信号”。将面板消费作为整体经济活动中的一环,看待此轮的行业周期,是今天了解面板产业现状的关键点之一。这与疫情时期的透支效应和面板行业固有的产能-消费周期,协同作用,产生了2022年以来“历史性”的行业低谷。

    这些不利因素都需要时间来消磨。其中,疫情透支效应,在2024年会基本结束,这是最具确定性的。面板产能-消费周期的渡过,主要看新需求的诞生以及落后产能的去化过程、新产能建设和释放的节奏等因素而确定。至于更为宏观的全球经济运行因素,则更多的还要等待欧美通胀信号的企稳,才能真正进入“下半场”。

    整体上,目前显示面板行业通过供给侧的改革“强行进入了市场冷平衡状态”。但是这并不是市场从低谷向上转折的起点。未来面板业会在“L”型位置保持多久依然具有不确定性。

视观察

中国互联网唯系统关注高端视听影像产业发展根本规律的新闻栏目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