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躁动与不安:商显市场2017年度8条主线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6-12-30 作者:那山那水

1. 液晶大周期的惊人一跳

    2016年已经划上句号。对于商业显示行业而言,这一年有些前高后低:即预期增幅低于市场实际表现。尤其是液晶显示和拼接产品市场,正在迎来更多的行业变数。所以,如果说2017年商显市场的最大趋势,那么就莫过于“躁动与不安”的内心焦灼了。

    1. 液晶大周期的惊人一跳

    液晶商显行业要“三年打鱼、两年晒网了”——这是2016年底,业内人士对2013年以来液晶商显行业的最好的总结。

    这个总结的行业有两部分:第一,2013-2016年这个阶段,在大尺寸液晶产品价格下滑的背景下,液晶商显全线产品线销量获得极大的提升。例如,2015年55英寸商用液晶显示产品的市场规模扩大了几乎6成。第二,2016-2018年这一阶段,液晶商显产品市场将趋向平稳,高速增长的市场行情恐将暂时告一段落。

    导致过去三年来液晶商显市场爆发的原因很简单:价格下滑。仅2015年一年时间,55英寸产品价格下降就达到了3成以上。这有力的促进了不同商业应用门类中液晶产品的普及。从商显市场的需求看,商业显示基本以大尺寸需求为主。而显示产品的成本也会随着尺寸增长而增加。这个规律决定了,商显产品的普及必须以成本下降为基础。

躁动与不安:商显市场2017年度8条主线

    但是,2016年中开始,以液晶面板为核心的液晶商显上游产品进入涨价周期。部分品类产品半年时间价格涨幅达到2-3成。同时,包括化工材料、金属材料和LED背光源材料在内的其他上游组件,以及人工成本也在不断提高。这些“涨价”行情,压缩了终端企业的市场利润,并对未来市场销量规模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了压力。

    在液晶显示产品价格上涨的同时,液晶商显的竞品技术却在继续演绎价格下滑的趋势。例如,激光投影显示产品,2016年均价下降超过三分之一;小间距LED屏产品中的P1.8-p2.0产品价格在2015年以来几乎打对折。这些变化使得包括教育、工程、拼接墙、安防、数字告示等领域,液晶显示产品开始受到更多的“竞争”。

    所以,2017年液晶商显将经历一个“不友好的周期”。以上游面板价格上涨为基础,以竞品技术的降价和市场成熟为基本面,以液晶商显产品在拼接缝隙、尺寸进一步大型化、高亮显示等方面的技术体验为瓶颈,市场必然进入低增速、高竞争的阶段。

    从液晶显示核心的“面板周期”看,2016年以来的涨价主要由三个因素造成:1.大尺寸产品热销和全球彩电市场的复苏,造成了需求端扩张;2.三星、LG等企业,液晶生产线向OLED线改造,客观上造成了产能减少;3.全球液晶面板建设投产,在2015年3月份产生出三条8.5代线的高峰之后,2016-2017年,将只有台湾群创一条8.6代线真正投入生产——其他在建产能,最快也要2017年下半年,或者年底才能初步投产。

    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叠加作用,使得2017年液晶显示的上游供给必然紧张——涨价已成定局,区别只在于涨多涨少。但是,2017年之后,尤其是从2018年中开始,液晶显示行业有将进入一个产能扩张期:包括京东方福州8.5代线,合肥10.5代线、中电子技术下的两条8.6代线、惠科重庆8.6代线产能会逐渐“接济上来”,2019年初华星光电深圳11代线也会投产。——那时,液晶大尺寸市场将再赢辉煌。

    这里特备要提的是合肥10.5和深圳11代线。两条线规划产能超过26万块玻璃基板每月——形成对比的是,现在全球最高世代线,夏普10代线的月玻璃基板产能只有6万片。合肥和深圳这两条超高代线,每片玻璃基板可以切割8块65英寸,6块75英寸单元——对比而言,现在主流大尺寸线,8.5代线则只能切割3块65英寸面板。所以,无论从产能还是从主要产品的效率看, 加上惠科昆明11代线,2018年-2020年,大尺寸液晶都会迎来一个产能持续增长的“春天”。

    然而,在2018年之前,即2017年液晶行业,尤其是竞品技术竞争激烈的商显市场,“暂时的寂寞和等待”是难以避免的。液晶行业涨价周期、小间距LED和激光显示降价趋势的叠加作用,将是2017年商显市场最核心的规律。

   

2.DLP拼接多重挑战

2. DLP拼接多重挑战

    与液晶显示行业,面对上游涨价更多的是“心惊”不同,2016年的DLP拼接行业不仅仅“心惊”,而且更“肉跳”。

    2016年DLP拼接市场面临了三大规律:第一是,小间距LED和液晶拼接的竞争下,DLP拼接中低端市场失手,DLP拼接已经沦为“纯高端产品”;第二是,在DLP拼接市场方向变窄的背景下,市场参与者数量却增加了,市场竞争更为激烈,这直接导致全年产品均价下滑接近15%,部分行业企业陷入亏损边缘;第三是,激光投影技术的兴起,为DLP拼接提供了新选择,也带来了行业结构性调整的可能。

    以上这三个规律的最终市场结果是:行业总规模小幅增长,但增幅略低于价格降幅,市场销售额进入下降通道、行业利润水平不容乐观。——这与2016年初,行业的基本判断“市场复苏增长,利润可期”形成了巨大反差。

躁动与不安:商显市场2017年度8条主线

    2016年DLP拼接行业,全年成绩如此“一般”,这为2017年的行业大走势埋下了诸多阴影。

    首先,小间距LED行业会继续向高端市场进攻。P1.2产品在技术成熟和价格下降背景下,应用层面的扩张是难以阻止的。这将有效的制约DLP拼接市场的增长潜力。甚至,可以预测,2017年DLP拼接产品价格会继续下降,市场增幅也会下降。

    第二,面对DLP投影显示的激光化和4K化趋势,DLP拼接技术如何“演进”已经成为一个很大的命题。

    一方面,激光光源的市场结构性错位。从既有的LED光源DLP拼接产品的应用看,市场成熟、技术成熟、成本逐渐下降,该类型产品完全满足实际需求。但是,从激光光源的推动者角度看,激光具有更好的科技光环和营销卖点,激光技术的发展也是的更多的企业想通过新技术染指更广泛的应用市场,例如DLP拼接屏。

    另一方面,4K投影的市场结构性错位。从需求端看,60英寸为主体的DLP拼接市场,的确不需要如此高分辨率的光阀产品——观看距离、像素点距和成本三个因素,都不支持DLP拼接进入4K时代。但是,从市场竞争看,4K的高亮投影技术,能在更大的单元尺寸下提供“拼接经济性”。例如,120-150英寸纵向放置的4K DLP拼接单元,只需横向拼接,就可以满足绝大部分客户需求。即,在创新应用模式下,4K DLP拼接或许有特殊市场价值。

    但是,谈论激光DLP拼接和4K DLP拼接能走多远的问题,不能仅仅将落脚点放在技术上。从产业和厂商的心态看,DLP拼接行业过去5年亏多赚少,未来发展面临激烈竞品技术挑战,且该类产品的应用广泛性、多元性不佳。这些因素导致,DLP拼接厂商内在的投入大量资源发展新技术的积极性几乎为零。

    所以,市场压力重重、竞品挑战加剧、行业内部信心不足,三者将构成2017年DLP拼接行业的“主线”。这些因素甚至会掩盖行业总量增长所应该来的“喜悦”。这种环境氛围下,DLP拼接企业将更为注重技术、业务和服务的多元化:即开发更多技术品类的大屏产品、发展顶级市场之外的更广泛应用、加强软件能力和数据挖掘价值为主导的“服务多元化”价值链建设。

    这一背景下,“多重压力”、“多元发展”、“市场持续增长”:三个维度将构成DLP拼接行业2017年的产业基本面。对此,行业企业的内心,必须更为“强大”。

   

3.液晶拼接小缝隙依然难爆发

3. 液晶拼接小缝隙依然难爆发

    大屏市场的“拼缝”竞争依然再升级。即2015年LG率先归处1.8毫米缝隙液晶拼接单元之后,2016年三星推出理论缝隙1.7毫米的产品。

    据了解,三星新款产品采用顶部和左侧1.15mm,底部和右侧0.55mm的边框设计,拼接后拼缝理论值仅为1.7mm。这一缝隙较上一代,2014年3.5毫米产品缩小超过50%。其拼缝距离首次接近DLP拼接产品的1毫米,以及主流小间距LED产品的P1.2和P1.5点距。

    面对液晶拼接产品缝隙的进步,业内除了鼓励的声音,也多有批评之声。一方面,新的超窄缝隙液晶拼接产品的“边框更为脆弱”,这增加了工程意外的概。另一方面,新的超窄液晶拼接单元,成本价格提升比较明显。在新规格下,液晶拼接比较小间距LED和DLP拼接的成本优势消失了,但是接缝效果上却不及后两者。这为这类产品的市场推广埋下了隐患。

    从液晶拼接产品的市场分布看,5毫米产品依然占据绝对主力地位。其核心优势是价格低。低价格优势满足了安防、县乡等成本敏感客户的需求。上一代液晶拼接的3.5代产品依然没能够获得普及。因此,对于新的2毫米以下分析液晶拼接产品而言,这其实是在开拓一个与传统液晶拼接“截然不同”的新市场领地。

    但是,“新领地”的“新”只是对于液晶拼接而言。对于DLP拼接,在激光光源加持之下,80英寸1毫米缝隙的拼接大屏幕上,缝隙占显示屏面积的比例只有2毫米以下液晶单元的四分之一。对于,小间距LED屏,P1.2间距产品则是全屏无缝效果。这两个产品分别占据了无缝拼接的高稳定性市场和高色彩亮度效果市场——即液晶超窄缝隙拼接产品努力追求的那个高端市场已经是“有主之地”。

    但是,对于拼接墙行业而言,缝隙革命不会停止。即便在未来液晶将是即将被OLED或者QLED替代的背景下,液晶为代表的平板拼接产品的技术演进也将继续:对于上游厂商而言,液晶的窄缝隙技术超过9成能在OLED上通用。而比较液晶少了一层背光源的OLED,则更容易在成本可控、性能稳定的前提下获得“更小的接缝”。

    对于上游厂商LG和三星,超窄缝隙液晶是一个长期技术进化。但是,对于纯终端厂商而言,超窄缝隙液晶就必须成为“货架”产品才有意义。这个时候,对于竞品竞争激烈的无缝拼接市场,纯终端厂商的太多就会变得模糊。

    一方面,大型的终端厂商,会把能推出1.8的液晶作为一种“科技符号”——即便市场上销量不见多少,至少还有宣传和展览意义。另一方面,液晶拼接墙行业占据主体的廉价单元厂商,则暂时不会对超窄缝隙液晶有何兴趣——这些企业是价格和市场主导性战略,他们不在乎空有虚名的所谓技术高度。

    2017年,超窄缝隙液晶拼接产品的命运不会有特殊的改变。上文中的每一个规律都将继续适用。尤其是在DLP拼接有激光光环加持、价格下降,小间距LED屏价格也持续下降的背景下,液晶拼接高端之路将“荆棘重重”。

   

4.交互平板“变革”多重奏

4. 交互平板“变革”多重奏

    2016年液晶交互平板产品依然继承了此前4年高歌猛进的市场份额。全年成长率达到4成左右,其中更是在和投影白板的竞争中占据超过6成的市场份额。但是,高成长下,2016年以来交互平板也显示出一些新的规律。

    首先,2016年上半年与下半年比较,液晶交互平板的均价下滑依然再继续,但是降幅收窄。尤其是在下半年液晶面板涨价的背景下,四季度厂商不敢在继续此前的价格攻势。预计2017年全年,液晶交互平板价格会相对稳定——至少是过去5年中价格下降最少的一年。

    液晶显示产品的涨价,原因主要在于应用端的大尺寸化。例如,2016年60万台液晶交互平板都是大尺寸显示产品。其中不乏大量的65、70和75英寸产品。包括家用电视和商显市场的大尺寸化趋势,消纳了大量产能。在加上2015年三月份之后,业内缺乏新线投产,三星和LG大尺寸线转产OLED,降低了市场供给,行业趋势将至少维持到2017年底。

躁动与不安:商显市场2017年度8条主线

    第二,2016年全年交互平板大尺寸化的趋势在显著下降。自2013年,交互平板年度销量突破10万台开始,从50英寸到75英寸,交互平板大尺寸占比显著增长。但是,这一趋势在2016年已经严重渐弱。尤其是下半年以来,65和75英寸产品市场表现进入稳定期。

    交互平板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是教育教学。在教学显示中,最为合理的显示尺寸集中在80英寸上下。从需求端看,交互平板上没有达到大多数教室的最理想尺寸。导致交互平板大型化逐渐受阻的原因有两个:一方面,采购方能承受的价格集中在14000-20000,目前液晶显示+红外触摸难以在更大尺寸上提供此价位内的产品。尤其是在2016年液晶涨价的背景下,市场向大的趋势受挫,在意料之中。

    另一方面,从液晶显示自身的产能分布看,目前并没有适合大规模切割65英寸及其以上面板的尺寸线。包括京东方、华星和惠科的目标为65和75英寸产品供应的11代新线都处于在建状态。而此前8.5代线切割65英寸产品的效率只有不到64%的基板利用率——这不仅限制了产能,也提高了成本。所以,液晶上游产业链的布局也限制了65英寸、75英寸产品的大量低价供应。

    以上决定交互白板大尺寸化发展速度的规律,2017年不会改变:京东方合肥10.5代线要在2018年才能释放出第一期每月6万块玻璃基板(相当于每月36万台75英寸液晶显示器)的产能。由此,业内认为,2017年交互平板大尺寸化过程会进一步减速。不过,2018年之后则会进入下一个爆发期。

    综上所述,价格下滑减速、大尺寸化减速和市场规模继续成长:这是交互平板2016年的基本格局,2017年这个格局也不会改变多少——主要变化将是市场增幅减半。毕竟交互平板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市场日趋饱和化了,长期高增速是难以维持的。

    当然,在以上三个主要趋势下,2017年交互平板也可能在商用和触摸交互技术上迎来新发展。交互平板产品长期以来单一教育市场。教育行业几乎占交互平板销量的94%以上。但是,交互显示行业从未放弃商务演示应用市场的拓展。2016年,商用市场增幅甚至超过教育市场一点点——这一趋势似乎意味着2017年商用市场能进一步启动。

    同时,触摸交互技术,作为交互平板的发展方向,已经有2015年京东方65英寸、夏普60英寸的产品问世。但是,碍于成本高昂,这类产品未能大规模推广。不过,2016年底有消息称,夏普会在2017年推出40英寸触摸液晶显示产品——后者价格会更低,40英寸的尺寸也更适应于门店等数字告示商用显示市场。这一尝试,或许或称为触摸交互屏市场化的一个转折点。

    对于以上两个方向,业内认为只要有一个能够爆发,2017年行业都会“比任何时候都精彩”。但是,即便两个点都还“维持原状”,至少交互平板还有一个稳定增长的预期。虽然增幅一定不再是2016年的6成,但是亦会在2成上下。——这个成绩还是足以自我安慰的。

   

5.安防市场方向之争越演越烈

5. 安防市场方向之争越演越烈

    工程行业中的商用显示,安防板块举足轻重——这更是液晶拼接产品最核心的市场和安身立命的根本。

    但是,2016年液晶拼接墙几乎垄断大众安防市场的趋势发生了转折:每平米成本在23000-35000元的P2.0和P1.8规格的小间距LED开始“入侵”这一市场。这是自从液晶拼接产品诞生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

    安防大屏显示在工程显示市场中的最独特之处是价格敏感:也正因为价格的敏感性,安防大屏在液晶拼接出现之间长期是“独立显示器”电视墙的天下。虽然那时候也有DLP拼接、边缘融合投影和PDP等离子拼接产品可以使用。但这仨个的成本高昂,足以使其难以进入安防大屏市场。

躁动与不安:商显市场2017年度8条主线

    也正是成本这个因素,成就了液晶拼接产品在安防行业的霸主:5.5和3.5毫米缝隙的液晶拼接墙,现在每平米显示面积的成本在8000元和2万元左右。这个价格只有DLP拼接产品的八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但是,低价格优势的另一个问题是,液晶拼接的缝隙指标始终不理想。2015年以来开发的缝隙小于1.8毫米的液晶拼接价格一样高昂。

    以上这些条件,使得中低端液晶拼接产品与安防大屏长期划上了等号。但是,2016年开始,这个等号被否定了。

    一方面,小间距LED屏产品价格不断下降。P1.8/P1.9产品,在价格区间上已经进入可以与3.5毫米液晶比较的程度,在显示效果上也基本满足安防市场需求、且小间距LED屏没有液晶拼接过于明显的缝隙问题。当然,从点缺陷性看,小间距LED屏距离液晶的稳定性还有差距,但是,安防市场的应用对此的要求却并不严苛——即便是小间距LED的稳定性差一点,也足以满足市场应用需求。

    另一方面,安防大屏显示需求自身也在变化。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智慧应用的增加,安防系统的价值正在从简单的“看画面”,变成“情报中心”。这个转变提升了安防大屏使用的含金量,也是的一些客户开始能够承受“更高”的安防大屏系统建设成本——后者对于长期靠价格优势取胜的液晶拼接不是好消息。反而P1.8等级别的,间距性能指标和价格优势的产品有了一个“插足”空间。

    以上两个方面综合作用,2016年安防大屏市场就有了以下规律:液晶依然占据主流,但是高端市场开始部分被小间距LED“挖角”。

    对此,液晶拼接行业忧心忡忡:因为,小间距LED屏的主要竞争对手是3.5毫米左右缝隙的液晶拼接,这等于小间距LED屏直接撬动的是液晶拼接的“最优”市场。——因为后者是整个液晶拼接市场中“最赚钱”的板块:比这个标准低的产品利润微薄,比这个标准高的产品销量微弱。

    但是,2016年小间距LED屏在安防大屏行业的试水才是“蜻蜓点水”。业内认为,2017年将有一场安防大屏“次高端”市场上的液晶与小间距LED“大决战”。决定这场战役胜负的因素在于,更高规格的液晶拼接产品能否跟上,且价格可以接受;以及小间距LED屏产品的价格下降过程是否依然继续。

    总之,安防大屏市场的2017年会有更精彩的“竞争看点”。对此,业内企业需要未雨绸缪,准备迎接“大考”。

   

6.县乡市场是成长的主力

6. 县乡市场是成长的主力

    过去5年商用显示的最大增量来自哪里呢?2016年商用显示最大的增量市场来自哪里呢?答案是教育市场。是国家教育“薄改”和信息化项目推动了这个市场的绝大需求。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县乡”市场。

    一方面,县乡市场是“薄弱点”。传统的大屏商显、商务商显、安防商显等都集中在大中城市。这与这些城市更高的运行效率,以及更强大的财力密不可分。这个市场格局的方面就是“县乡”薄弱点。一个行业市场的增长,总是依赖于“存量薄弱”点。所以,开拓县乡市场一直是商显行业的关键任务。

    另一方面,国家正在推行所谓新一轮的信息化、智慧化、互联网化过程。在这方面,大中城市和高层政府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跨部门”互连问题。即是解决应用的效率问题。这种转变难以带动更多的大屏项目和应用需求。反而,在县乡领域,很多“信息化”环节还是半空白状态——解决有无问题的县乡市场,才是纯增量的所在。

躁动与不安:商显市场2017年度8条主线

    2016年,国内商显市场,县乡级应用的“增量”作用已经体现。市政、安全、教育、环保和便民服务,五个领域构成大屏显示、信息播放系统下乡的主要方向。例如,东部地区市县在纷纷事实的“关键路口监控村镇全覆盖网络”工程,作为此前天网项目的“末梢大延伸”,已经撬动了一批安防监视器和大屏需求的增长。

    当然,如何拓展县乡行业,依然是商显市场的一个问题。具体而言主要是两个层面:第一,如何适应县乡应用的成本需求;第二,更为分撒和低成本的系统,如何保持服务上的品质。对此,业内的答案是“大承包”。即,以县域市场为区块,对一个区块内的某种,或者某几种应用系统做“独家承包”式的工程服务。

    这种方法的经济学原理是:通过高集中度的市场占有,克服固有市场的低价值和分散性,并保持一贯的应用品质。当然,在此基础上,也就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县乡”市场的未来方向,不是“多家瓜分”格局的,而是少数强势、优势行业巨头“集中市场”格局的。

    对于商显行业的2017年,县乡市场机遇在纯增量上贡献力量,在打包化的、独占服务模式下,向集中市场格局转变完全可以预期。不可以预期的则是,综合的集成服务商自身提供的服务价值能走多远——从传感器、大屏、通信网络、存储云、呼叫中心到各种应用系统和软件,谁做“县乡市场智慧时代的中心”,这个中心又能有多大,将充满想象和创新空间。

    也正是由于县乡市场存在的“集中”化格局,未来的县乡商显,乃至信息化行业将不再是“单纯的低价值积累”,而回成为“关键竞争市场”。因为,县乡的概念总量是庞大的,只要市场集中起来(而不是分散的小打小闹),就是行业所述的另一个7亿人口的服务市场。

   

7.OLED依然“来”不了,但能量在孕育

7. OLED依然“来”不了,但能量在孕育

    2016年,下一代显示技术OLED在商显市场的露脸不少——可以说是“该到的场合都到了、该出的产品类型也都有了”。但是,如果是看市场销量,那么OLED在商显市场的成绩还只是“零蛋”。且这种局面2017年不会改变。

    那么为什么OLED在商显市场如此“不堪呢”。答案主要由三个原因构成:第一,商显需求往往是大尺寸产品(广电监视器除外。索尼在这个领域用OLED算是打下了一片天地。但是制作级的广电监视器市场规模非常小),这与目前市场上OLED投资围绕中小尺寸,更准确的说是围绕手机转形成了“供给需求错位”。

    第二.仅有的大尺寸OLED产能需优先满足彩电市场。无论从细分市场的规模、重要性、影响力,还是高端产品利润比看,彩电行业都是一项新的显示技术必须优先考虑的“第一细分市场”。如果一种显示技术,不能再彩电业立足,这种显示技术也就会成为“显示产业的补充力量”,而不是核心力量。即便如激光电视、小间距LED这样的技术,也从未放弃过家用电视市场上的努力。OLED更是如此。仅有的大尺寸产能在喂不饱彩电行业需求的背景下,商用市场根本得不到“真正”的支持。

躁动与不安:商显市场2017年度8条主线

    第三.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核心工艺已经被确定为“印刷”。国内技术领域的聚华印刷、华南理工与新视界;面板领域的深天马、京东方、华星光电,彩电领域的TCL、创维都在大力研发基于喷墨印刷技术的下一代显示面板。国际上,日本已经开始6代喷墨印刷OLED线的建设,LG和三星会在2017年投入8.5和6代印刷显示示范线建设。这些行业变化,使得任何新的面向大尺寸平板显示的投资,都必须“先等一等印刷技术的进程”。这实际上使得OLED大尺寸供给规模的提升被“至少推后18个月”。

    以上三个方面是2016年OLED无缘商用显示行业的关键原因。其中,第三点也决定了2017年商显行业还是赢不来OLED时代。

    但是,即便如此,亦不要说OLED对商显市场暂无影响。事实是2018年OLED产生的能量将深刻影响平板显示以及商显市场的走势。

    2017-2018年印刷显示技术的规模化验证工作会基本完成。届时,无论是OLED还是QLED都有希望借助印刷工艺,大规模建设大尺寸生产线。

    同时,2018年开始,新一批液晶面板大尺寸线将投产,包括京东方福州8.5、合肥10.5、LG OLED下一代工厂、中电子主导的咸阳和成都两条8.6代线、惠科重庆8.6代线。这将为大尺寸商显市场提供更充足的产能。不过,这些产能还是液晶不是OLED。然而,这不妨碍,2018年,OLED以间接的方式影响商显行业:2018年包括国内、日韩在内的七八条6代OLED线会投产。随着这些线面对的是手机市场,但是有了新的OLED产能,此前供给手机市场的那些液晶线(包括高世代线)就会成为“过剩”产能。再加上上文中的数条液晶高世代线的投产,2018年开始平板显示上游供给将“空前过剩”。而市场解决面板产能过剩问题的方式无外乎两个:降价和大尺寸化。——这恰是商显市场进一步做大做强最需要的条件。

    即,2016-2017年OLED对商显行业影响微弱,2018年OLED以抢占液晶既有市场的方式,造成后者产能过剩的加剧(与大量新线量产期重叠),进而形成一波液晶低价格大尺寸化的潮流,促进商显行业的爆发。此后,更长的时期内,印刷OLED或者QLED进入量产,带动商显行业进入“次世代时期”。

    所以,2017年OLED虽然还会“来不了”,但是以6代线建设和印刷技术突破为核心的“能量孕育”,依然注定了“早晚要来”的技术革命。

   

8.多元化市场定义,扣紧智慧化主线

8. 多元化市场定义,扣紧智慧化主线

    商用显示行业是一个多元化的市场,还是一个单一化的市场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变化。而且,答案自身越来越接近于“单一”主线的市场。2016年、2017年,乃至之后更长的时间,这个规律不会改变。

    一方面,从显示技术看,形成商用显示市场多元化的核心条件是“高端产品的门槛”。例如DLP拼接和液晶数字告示标牌,两个产品不仅技术类型不同,进入市场的门槛也不相同。这是DLP拼接长时间成为“唯一高端大屏”选择的原因。但是,这样的局面正在改变。

    首先,技术进步改变了此前高高在上的门槛。例如,激光光源和LED光源自身的稳定性,使得新光源下的DLP拼接在“最脆弱环节”,光源上的得到了“一次性”的门槛高度释放。再例如,自动化焊接和电子加工工艺的进步,让小间距LED屏的大众化门槛已经下降到P1.5层面。

    其次,商显市场从业厂商的进步。这包括规模、实力和研发创新激情等多个方面的激烈。在市场竞争中,强者总是希望不断加强自己。弱者后者被淘汰、或者成长的更为强大。拥有更大的实力,使得所谓高端产品的“技术门槛”相对下降。

    但是,相对于技术性因素,市场需求性因素对商显市场多元化经营格局的挑战更为明确:这个所谓需求型因素就是“智慧化”。

    智慧化的基础是什么?万物互联。或者说,此前从属于不同系统的商显产品,现在有很大的需要在一个体系内工作——作为供应商、集成商,为了适应这种需要不得不兼具高中低端产品的服务能力,不得不具有跨应用门类的服务能力、不得不在不同技术线路上都有所布局和突破、不得不打破原来的行业市场壁垒。

    或者说,未来商显市场的应用是向两端延伸的:一方面是更为细分的应用门类,如单体大屏、拼接墙、异型屏、高亮、3D屏幕、触摸屏幕、室内和室外应用、极端条件应用产品等等;另一方面,商显应用会呈现出数据信息的共享、互连、互通,乃至智慧化。在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就是“供应商、集成商”,它们必须提供综合性的需求解决方案。

    也正因为如此,商显行业已经进入告别细分行业大割据,向一个大厂为王、方案先行、比拼综合素质和从软硬件领域全面IT信息化的发展新阶段。这个规律在2017年依然适用。而能否体现出如上发展规律,则是一个企业能否保持长期稳定增长的前提。

    2016年,商显市场的答卷是非常漂亮的:几乎每一个细分领域、细分产品线都在增长。虽然其中也有全行业超过10%,甚至个别品类高达30%的降幅,部分产品线企业的亏损,但是这些掩盖不了“万物互联、屏显无处不在”大趋势的到来。2017年的问题主要在于,如何规避价格战导致的利润雷区、如何跨产品线和细分市场获得高质量的效益型增长。总之,风险与机遇并存,机遇大于风险;躁动与不安交织,躁动和不安的原因在于困难的出现,更在于机遇巨大。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