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2013信号传输与处理行业产业综述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4-01-21 作者:佚名

矩阵篇

    在大屏幕AV行业系统工程中,矩阵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的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将任意一路视频图像切换到任一输出通道。矩阵在大屏AV系统工程行业有十分广泛的应用,随着整个大屏显示行业的高清化、数字化趋势愈演愈烈,如今的矩阵的功能与作用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混合矩阵仍是主流的存在类型

    近年来,数字化趋势进一步明朗,在国内较为发达地区,或者大的新建项目中都已经不再接受模拟系统,在今年的InfoComm China展上,单纯的模拟设备的展示也已经难觅踪迹,大部分厂商都表示不再会投入资源进行模拟设备开发,各种信息显示数字时代已经到来了。

    但是,模拟到数字的转换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有许多的工程商、用户纷纷借着高清化趋势的机会对原有的模拟转数字进行改造,将原有的模拟矩阵替换为高清数字矩阵。但是由于前期投入了太多的模拟设备,不可能全部弃之,所以市场上有些工程商、用户开始采用将原有模拟视频和IP高清视频抑或是HD-SDI视频整合到一个统一的系统中,用混合型矩阵进行统一切换、存储、管理。在功能上可以多方面满足用户的需求。

    另外,在实际应用项目中,一个系统里往往存在许多种类的信号,如传统模拟复合CVBS-D1、计算机VGA、DVI、HDMI等多种格式,以BNC为接口的HD-SDI矩阵需要将SDI数字视频转DVI、HDMI转换器进行视频接口转换,给工程商、用户在使用产品时带来了诸多不便,也促使了众多矩阵厂商将HD-SDI矩阵向多格式混合型矩阵方向靠拢。

    混合型矩阵虽然在价格上较于HD-SDI矩阵贵,但是其可以实现多种信号模式的输入和输出,方便系统进行统一的连接和控制,而目前市场上大部分用户都还是采用模拟设备,采用混合型矩阵,既能满足高清化升级需求,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费,用户不必为了实现高清升级而更换全部设备。

    目前,相较于其它的功能单一的矩阵混合型矩阵正热销,并且从长远来看,混合型矩阵将伴随着模拟到数字以及标清到高清的转型过程长期存在。

    矩阵设计趋向多功能化、集成化

    传统模拟矩阵经过多年的发展,技术已相当成熟,性能也基本达到上限,规模上已达到很大型的地步,目前,可以提供此类产品的厂商也越来越多,表现在外的产品差异越来越小,如何突破同质化的桎俈成了众多信号处理厂商在竞争的市场激烈中突围的关键。

    另一方面,随着系统工程规模的扩大,系统复杂程度的加深,对于信号种类和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单一的设备很难满足需求;因此,许多厂商在丰富产品功能上做文章,如把矩阵、传输、拼接、处理、融合、控制等等元素有机组合使其融入到一个系统里。

    如LIGHTWARE的混合模块化矩阵,集成音频、视频、KVM、USB信号、红外、以太网一体;凯新创达插卡型万能高清混合矩阵,不仅支持任意信号的输入输出,而且还实现了信号切换无延迟无黑场的无缝切换;捷控则在混合插卡矩阵的基础上,把无缝切换作为主推的方向,支持中控功能、网络传输、光纤传输和3D……通过这些改进,矩阵在AV系统中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通过功能集成,也在提高全系统的性价比,通过减少系统设备,增加系统稳定性,降低全系统功耗,无疑将更受市场青睐。

    另外,随着市场的成熟,解决方案已成为趋势,但随着市场需求细化,针对不同领域解决方案大不相同。因此,构建灵活多变适应性强的系统产品、平台产品是不少信号厂商深入发展的方向,它是与丰富矩阵附加功能同时进行的一项事业,如宽博今年以推出的智金刚系列多媒体传输平台以及淳中推出的雅典娜数字高清视频综合平台等等。这些可以根据各领域需求设计不同解决方案综合平台,可以减少信号传输处理过程中的综合成本,对提升整个AV工程的工程质量都有很大的帮助。

    矩阵衍生出多种专业应用 市场需求不减

    随着IT与AV的融合日渐深入,大屏IT化已成不争的事实,在大屏发展的过程中,IT领域的成熟理念被迁移到大屏幕领域,对大屏幕系统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的同时也影响了信号的传输与切换方式

    在今年的InfoComm China展上,分布式拼接控制系统是一大亮点,值得注意的是在众多展示分布式拼接控制系统的大屏幕系统中,除了分布式控制盒(包括输入端盒输出端)外,大都只采用了常规以太网的交换机设备,作为信号切换中心。其中纯IP网络和分布式拼接处理器系统,甚至可以抛弃传统的矩阵产品,利用通用IT网络交换机完成信号切换。

    不过,据不少专业人士介绍,虽然交换机可以代替矩阵,但是在目前来说,并不值得推荐,在一些规模较大、要求高的系统中,专业矩阵仍是必要的。

    另外,市场对矩阵的需求是不会衰竭的,通过集成矩阵的形态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衍生出了多种专业的应用。现有的矩阵,已经不仅仅限于音视频的路由切换,而是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和品质要求。数字化的推进,让矩阵一步一步变成了一个AV信号的处理平台。不管模块化集成化,都是矩阵产品走向AV信号统一处理的一种表现。相信不久的将来,矩阵会是一个高智能化AV信号处理的一个代称。

控制系统篇

    AV系统已经成为企业、机构、校园日常运营中必不可少的工具,面对日益复杂的AV系统和产品,具备专业稳定性能的中控就显得更为重要起来。

    移动智能时代 移动终端撬动触摸屏市场格局

    近年来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手持终端设备,打破了以往通讯、计算机、多媒体、出版等行业界限,为用户带来多元的、融合的应用体验。在AV行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中控触摸面板。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流行带动了全球移动智能触摸革命的到来,有鉴于这一类便携终端良好的用户普及度、相对低廉的价格、灵活的应用方式等因素,近两年,其被植入智能终端控制系统或者APP控制模块,在越来越多的应用中扮演着控制终端的角色。毕竟几千元一台的平板电脑与智能手机相对昂贵的专业触摸屏控制器要显得经济方便。现在几乎每一个集成商和控制系统制造商都已经推出相应的界面,AMX、快思聪和Extron最早行动的厂商,早在iPad一代的时候就相断推出了相应的应用程序。

    如今,对于iPad、智能手机等智能设备的频频出现,在控制系统业内早已见惯不怪。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支持相应功能的模块也成了各种控制设备提升产品价值的一种常见方式,为此,Extron还专门推出了TouchLink iPad版,它是专为Apple iPad设计、易用的视音频控制系统应用程序,它为安装了TouchLink触摸屏的房间,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额外的控制点。另外,ATER也专为配合图像融合仿真类产品实现智能终端控制而设计了一款WEB可编程NET-300控制模块,此模块支持apple ipad及iphone手机控制,并且还可兼容所有安卓、OS、Windows等多样化的控制平台及智能设备,此外还有博世、新特珑、彩讯等都推出了基于iPad的控制应用……。

    移动终端的出现已经开始撬动动辄几万元的触摸屏市场格局,而且如iPad平板的设计理念已经对现在推出的控制系统的外观和控制形式也产生很大的影响,在今年新推出的各种触摸屏系列产品中,也能或多或少发现其影子。

    移动终端是把双刃剑

    对于整个控制市场,移动终端的出现,使智能控制方式变得更为灵活多样,客户可以选择的种类也变得丰富,有利于客户更好的体验智能控制给生活带来的便捷。但是,就移动终端对控制市场的影响而言,无论是从生产厂商角度还是从用户使用方面来讲移动终端都是把双刃剑。

    对于生产厂家,移动终端导致了生产厂家的无线触摸屏销售量急剧下降,这是生产厂商不乐于见到的;但另一方面,由于iPad等平板的出现,使得项目的应用成本降低,这也就促成了更多项目的达成。

    而对于用户来说,智能终端在为人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如在某些行业,比如智能家居就比较适合用智能终端,因为设备和家庭环境都是私人化的,这种情况下可以任意操作。但是在全球范围内,大量用户环境都是公共的,甚至酒店客房相对来说也是公共区域。在这样的区域,智能终端的管理会非常麻烦,而且当智能终端功能很多的时候,就意味着安全性越差。所以在公共空间,专业触摸屏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触摸屏设计更简单、实用,更有可靠性,满足了商用客户和公共客户最基本的需求。

    另外,现在的智能终端大都采用单一的WIFI信号控制,在关键时刻,WIFI信号的稳定性也增加了系统的不确定因素。而专业触摸屏除了WIFI信号控制并非唯一,如CREATOR快捷CR-WIFI WG7pip就专门设计了WIFI和RF射频控制方式,二者之间可自由切换,在WIFI信号受到干扰时,可以马上无缝切换到RF射频进行通讯,给用户提供双重保障。

    新时代,中控被赋予更多的功能

    建立在上苹果基准线之上体验,让用户对的控制设备的需求有了新的要求,现在用户需要的是直观、功能强大、小型化、图形化的,并且方便装在口袋或包里面便于携带和随时可用的设备。另外,由于iPhone及iPad有着极其精彩的图形化设计,所以用户对于图形化用户界面的胃口被吊得很高,而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令最新一代的专业触摸屏要具有更加可靠的对材料的重放、对系统之内的连接设备的控制和全面的IT网络能力。

    另外,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一些公司也开始调整自己的策略。如AMX推出的Modero X系列,彻底颠覆了传统触摸控制屏的概念,它的形式更加多样化,且不再只是单纯的触摸屏,还可以开视频会议、作数字告示播放器。

    另外,随着政府、高档的酒店和会议中心等场所作为控制系统的传统市场的日趋近饱和,教育、服务和家居等市场则表现得极具潜力,而在众多新兴领域中,家居市场被认为是今后最强有力的增长点。中国家居市场非常之大,人们的生活理念也在不断提升,高效、环保、便捷成为了家居市场对于产品的考量指标。在智能家居领域,快思聪走在了行业的前列,其产品在智能集成设计(Integrated by Design™)的市场定位基础上,透过单一平台实现所有智能系统和装置的无缝整合。这个独特的功能让客户可以随时随地监控、管理和控制整合平台上的所有设备,为用户带来了更优越的办公室、家居和日常生活新体验。

    ATER推出支持自定义界面的智能网络控制器IP-450,是ATER专门为展览展示、教育仿真以及其他投影显示系统而设计的一款IP组网控制器产品,它让用户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智能终端设备实现任意规模的投影显示系统视音频设备以及其他环境设备的智能管理和控制。它推出是真正从用户使用便利性、系统适应灵活性角度出发,带来更加便捷、高效、稳定的应用价值,是‘智慧’控制的集中体现。”

   

传输篇

   

    根据“木桶法则”,最终的图像质量将取决于整个系统中最差的一环;而这最差的一环往往就是传输系统。系统的设计人员和安装人员必须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高质量的传输线缆和设备、并按专业标准进行安装,才能达到理想的传输效果。

    HDBaseT技术崛起 引发传输的革命

    2013年,很多传输企业都推出了基于以太网、HDBaseT协议或者光纤传输与系统的产品。包括矩阵、传输转换设备、拼接处理器以及显示单元产品。基于双绞线或者光纤介质的大屏系统信号传输体系已经全面开花。

    在这些因为一条线引发的革命中,最受推崇的是“HDBaseT”标准。该标准的特点是利用超五类双绞线或者六类双绞线、网络水晶头和网络接线的接法,实现了20Gbps的视频信号传输性能。不仅能够满足现在高清信号的传输需求,甚至满足未来3D和4K信号的传输需求。

    支持HDBaseT有两重意义,首先可以更好的迎接全数字信号的时代的到来。对于大卖场、安防、机场、公共场合等区域的LCD TV、电视墙、LED屏等显示设备,往往需要很长的线缆和复杂的布线,HDMI显然不能满足长度和成本需求,现在常用的模拟视频和音频传输也已经无法满足高清视频要求,同一般视频专用线缆相比, HDBaseT传输距离可达100米,远超过专用视频线缆的5米,高清设备的使用范围不再受到局限。

    同时,HDBaseT会给工程布线设计以及实施带来极大方便,HDbaseT以网络传送为基础的标准,可以将音频、视频、网络、控制信号和供电线路集中到一起,采用网线作为传输电缆来传输,线材也直接支持常见的RJ45网线接头。所以不用再布很粗的管子,也解决了线缆间相互串扰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用户使用这个技术并不会给他们提高成本,因为安装以及调试成本降低以后,其总拥有成本会更低。

    HDBaseT推出之后,有很多声音认为它将会取代HDMI。但事实上,HDBaseT并不是为取代HDMI而生,它更多是对HDMI的一种补充。据Valens亚洲区总经理曹家声介绍:“HDMI的问题在于线材的距离限制,而HDBaseT弥补了它做不了的工作。”

    目前,由于HDBaseT技术的加入,在传输介质方面,根据不同的距离已经有了明确的划分。5米左右使用HDMI线足矣,100-200米是HDBaseT的市场,在更远的距离光纤成为首选。100-200米的范围,也是适用于很多普通工程的范围,因此,HDBaseT对于工程商来说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以双绞线、光纤为主的介质让传输走向更加简洁

    双绞线和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取材简单、成本低廉、传输距离远,符合企业公共布线环境和维护体系的“应用”要求。同时,这两种介质都具有传输距离远的特点。这也可以为客户节约一部分“远距离传输器”的成本和维护精力。

    目前,以双绞线、光纤为介质的传输技术正在成为整个大屏信号传输领域的“研发中心”,并影响着传输系统的每一个环节。

    首先受到新型传输系统影响的产品是传输器。理论上,HDMI的传输距离是在10米左右。但是在大屏幕工程的内部机房,这样的距离往往不够远,更谈不到满足外部传输的需求了。而双绞线在HDBaseT标准下的传输距离可以达到100米,理论上满足9成以上大屏幕工程内部布线长度的需求。类似的对比结果也符合VGA、色差、DIV等信号传输标准的技术特性。

    如大量采用HDBaseT标准的双绞线布线,在传输距离上的优势,将导致很多“传输延长设备”、“信号调制设备”和“信号放大”设备失去市场价值。同时各种视频信号向HDBaseT标准的双绞线传输信号的转换设备则会大量出现。

    但是,收到新型传输介质普及影响最大的不是信号传输器,而是切换矩阵。矩阵切换器目前已经发展到模块化、混合化的“半DIY”程度。导致模块化和混合化矩阵流行的原因主要在于:多种信号源、多种传输标准和介质并存的环境。尤其是在多种传输标准优缺点各异,没有一个能够成为通用性标准的情况下,采用多模式的混合模块化矩阵是最低成本的“解决方案”。

    但是,随着双绞线传输和纯光纤传输的广泛被认可,矩阵采用纯双绞线矩阵或者纯光纤矩阵的可行性大大增强。使得矩阵切换设备进一步简化、单一化。

    因此,在以双绞线和光纤为核心介质的信号传输网络中,对矩阵和传输器未来的发展都较大的影响,这种基于这些技术的系统,在客户的可维护性、综合成本上无疑也具有优势。从市场的角度看,对比传统产品,客户将更喜欢这种新介质、新架构的信号传输系统。

    在信号传输领域的这些变化,也会影响到显示单元和拼接处理器。完全基于网络传输、光纤传输、双绞线传输和以太网传输技术的拼接处理器已经广泛出现,各种同类型接口的拼接单元也已经覆盖了液晶、等离子、DLP三大技术领域。例如本次展会德浩等离子拼接、清投DLP拼接和大量的液晶拼接产品背后复杂的接口、繁多的电缆都已经消失,而变成一条简单的网线或者光纤。

    采用光纤或者双绞线作为大屏幕显示工程的传输介质,将使得大屏幕工程的布线能够融入IT布线系统,借助楼宇综合布线总体集成。尤其是在传输层采用标准IT技术和设备,可以使得客户自己的IT维护部门也能够完成一些传输系统的维护工作。这两点不仅可以简化整体大屏工程设计实施的成本,也可以降低后期的使用成本。尤其是当客户也采用双绞线传输的会议室系统和显示单元的时候,这种“统一传输”介质在“管理和维护”上的优势就会更为突出。

    新的传输理念、介质和标准,给大屏行业打来了新的创造空间,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好的方案选择。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