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与众不同的产品,对于TCL来讲,并不是花哨的花瓶。瓶子固然漂亮,里面为消费者装满的实用价值更具有光辉。
进入07年以来,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平板彩电市场,以索尼、飞利浦为主的部分外资企业,在价格战场上大打出手。第三季度,一项以视听领域最高端品牌自居的索尼,更是凭借在北美市场推出的“M”系列液晶电视获得了空前的销售两增长:据不完全统计,第三季度,依靠新兴低价产品的入市,索尼北美市场平板电视销售量获得了超过100%的增长。
在国内市场,部分洋品牌的低价策略,也导致国内品牌和韩国品牌彩电丢失了部分阵地。研究表明,在国内一线城市市场,外资品牌通过到规模的渠道介入和价格战略调整,市场份额获得了超过50%的增长。
坚持消费者价值第一的策略为TCL赢得市场和声誉
但是业界对外资品牌这种“狂轰乱炸”式的价格战并不感冒。专家指出,洋品牌发动的价格战,是以简化产品功能、牺牲产品性能来节约成本达成。外资企业发动价格战恰恰说明,在高端产品、主流成品领域,外资品牌已经没有了“安跟立命”的优势。正式这种逐渐被超越的优越感的消失,才促使外资品牌大打格战。
外资品牌以简化产品功能、牺牲性能、采用台湾屏等方式推出的价格攻势,必然造成消费者利益的损失。而长期的结果则是损伤外资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高端产品、高性能的形象。如此价格战,最终利益遭受最大损耗的必然是外资品牌自身,而其受益者恰恰是其竞争者,特别是TCL这样的国际视听行业顶级玩家。
在产品策略上,与盲目的价格战不同,TCL自从生产的一款平板以来就坚持消费者价值之上的策略。TCL多媒体中国业务中心副总经理李璐表示,“消费者选择国产品牌和外资品牌的时候,同等的价位你要看产品,要看这个产品的功能、配置。同等的产品你要比价格,你要看一看价格情况是怎样的,希望消费者选择到一款性价比非常高的,又能满足自己使用需求的产品。”
李璐也表示,“TCL非常注重产品在设计阶段对消费者的研究,通过大量的消费者洞察,去了解消费者到底需要什么,在这个基础上,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品,本着货真价实的原则,推向市场。”据统计表明,在流媒体、可录功能、时光平移功能等核心功能方面,以TCL为代表的国内品牌产品全面领先于外资品牌。具有上述功能的产品80%出自国内彩电厂家麾下。
而TCL的产品有大都具有自己的优势,比如H78的超薄外观、E72的漂亮的裙子造型、在大尺寸产品上的全高清的实现、时光平移功能等等。而TCL能够成为国内彩电销售的冠军品牌、能够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跟本上靠的是这些过硬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