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刘力谈VGA信号及传输的带宽与频谱分析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06-03-03 作者:佚名

    在使用模拟VGA信号时,关于传输系统(电缆、分配、矩阵切换与电缆均衡等)中遇到的问题,以前写文章论述过,但偏于定性分析。日前在总参某所检测中心进行设备测试,顺便现将上述一些设备也进行了定量测试,并将测试图形分析如下,希望用户能够有一些定量的直观的感受,对目前的模拟方式的现状有个整体的了解。
    测试条件:信号发生器(EXTRON VGA信号发生器),Agilent分析仪、北京利国公司VGA-16*8B,VGA矩阵切换器、利国公司LG-RG59/5电缆150米、利国公司LGF系列模拟光收/发器一套,利国公司VGAD-1*2CC/L长线驱动器(电缆均衡器)1台。

    测试内容及测试数据及分析,结论如下:

    测试1.  150米LG-RG59/5电缆300MHZ测视图:紫红线为基准源,起始点为-10dB,每格5dB,从1-300MHZ,兰线为实测曲线

    结论:在100MHZ点,衰减为-22.1dB,相对衰减12dB(起始点为-10 dB,下同),折合为100米,100MHZ为8dB,符合电缆原指标。这是一条典型的电缆幅频特性的反对数曲线,电缆的长度与衰减是线性关系,如100米时衰减应为现有值的2/3,为-8 dB左右。

    测试2.150米LG-RG59/5电缆,10MHZ测试图,测试条件未改变,但黄线为基准源,兰线为测试曲线,测试结果:5MHZ衰减4dB,10MHZ点为5dB

    测试1与2的分析:

    a,给出电缆的衰减曲线,各厂家电缆具体参数会有不同,但曲线形式基本一致,有利于用户建立电缆衰减的概念。

    b,在100米100MHZ点大家一般比较关注,以前的分析数据:

    18AWG为6.8 dB,RG59为8 dB,75-5为10 dB,75-3为16 dB,75-2为24 dB实测RG59的数据与以前提供的数据相符。

    c,在10MHZ以内,主要是在低频段,如果此段的曲线不好,会对画面有较大影响,会影响图像的拖尾和对位,LG-RG59/5的低频段曲线相当不错。    

    测试3. 利国公司VGAS-16*8B矩阵与EXTRON VGA16*8矩阵的测试比较

    测试条件:用测试短线联接信号源与矩阵,其他测试条件完全相同,黄线是基准,利国矩阵选用1入1出,兰线为实测曲线,EXTRON矩阵同样是1入1出,紫线为实测曲线。

    曲线分析:利国的矩阵在0-400MHZ内的曲线相当平直,EXTRON的曲线在200MHZ之内有明显提升,但在200MHZ之后明显下降,如果按照3dB的理论,上升超过3 dB也不允许(如果这么算,那EXTRON的带宽很小),考虑到实际应用过程中电缆的损失,在一定长度内预补偿比较有实用意义。但由于是固定提升,无法根据电缆的长短进行提升的调整,可能在短线时有明显的提升过度,某一长度时正好,再长时可能也不灵,这主要是产品设计理念的问题,一种观点是:矩阵就是矩阵(符合传统理论),不能对信号进行处理,如有不足,应由其它设备解决(如长线驱动器)。利国倾向于这种理念,其实在利国的矩阵电路上留有提升电路,只是未装原器件,因为不知传输距离与电缆情况,无法预先知道该提升多少;另一种观点是先提一部分再说,既使在短线时提升过度,如果未出现幅度过大。造成波形变形,可以容忍,但中长线时有一定优势。

    结论:从幅频特性上讲利国的矩阵,并不比EXTRON的差(至少是EXTRON的某些款型)完全不必迷信进口设备。同时使大家知道矩阵等设备的衰减情况。

    测试4.利国矩阵与EXTRON矩阵加150米电缆的比较

    测试条件:将联接信号源的短线换为刚测试过的150米LG-RG59/5电缆,黄线为基准,紫线为EXTRON曲线,兰线为利国矩阵曲线。

    分析:在此情况下,利国矩阵曲线,明显与电缆曲线一致(因为本身的曲线平直),而EXTRON曲线有明显提升,如在100MHZ点上有-8.6 dB衰减,而利国矩阵应有-12 dB衰减,符合上述的分析。EXTRON矩阵在200MHZ以内曲线较没有提升要好。但在200MHZ以后,EXTRON矩阵衰减很明显。

    测试5. 利国长线驱动器测试

    测试条件:利用短线联接信号源与VGAD-1*2CC/L驱动器。

    分析:长线驱动器可调节衰减曲线,可根据电缆的种类和长度不同选择档位。当然这里显示的仅是幅频特性的调整,群延时等。其它调整无法看到。

    测试6. 利国矩阵加150电缆加长线驱动的测试

    测试条件:增加利国公司VGAD-1*2CC/L长线驱动器,黄线为基准,兰线为不加驱动,紫线加入驱动器,调升为2档。

    分析:在100MHZ点上衰减为3.6 dB,好于EXTRON,但可惜未能打上EXTRON的对比曲线,大家可对照看一下,在160MHZ以内,好于原曲线,如需后端提升,可调整驱动器的档位。

    总结:以上所有测试,都是仅测试了幅频特性,根据理论分析,除幅频特性之外,还有群延时等特性未能测试,在选择设备时应整体考虑,不能仅单看某一项指标。

    测试7. 光传输测试

    黄线 源频谱,兰线,实测曲线,在光传输中因为DVI数字处理的原因,无法测幅频特性,只好测频谱,主要目的是给大家一个频谱的概念。

    在不同分辨率时,信号的频谱分布是不同的,在SXGA时频谱的第一波在115MHZ左右截止,与其信号标准对应(1280×1024×60HZ点时钟应为110MHZ),在XGA时第一波频谱截止点为80MHZ左右,而像束点时钟也为80MHZ。表明根据各分辨率对应的像束点时钟,频谱第一波的截止点与其相符,而第二波的高点与第一波比相差至少在-15 dB左右,一般可得出结论,第二波频谱在显示时已无实用价值。

    在第一波频谱中,以SXGA为例,截止于115MHZ,但相对于3 dB带宽,也就在60MHZ左右,这正好与奈奎斯特采样定律相符,主要频谱分布在点时钟的1/2以内,而到了截止点,幅度相差近60 dB以上。

    在光传输时,由于将VGA转成DVI,经光纤传输接收后再转回VGA,增加了A/D与D/A过程,对信号的损失在6 dB左右,也基本符合A/D、D/A的原理。

    分析:以上测试验证了我们以前提出的理念

    VGA信号由于在显卡中有D/A过程,已经将信号损失的很严重,这从增加了一次A/D、D/A,原频谱的劣化也可对应看出。从某中意义上讲,过度强调传输系统的指标,如带宽等,已无实际意义。因为在其中传输的信号已经很差了,频谱仅集中在60MHZ以内,如果想要提高图像质量,应该直接利用DVI信号,这也是DVI的应用将成为主流的原因。过于强调电缆,分配,切换等传输过程,仅能在已损失很严重的情况下尽可能保持而已,无论多么好的显示设备,到其入口的信号源在经过显卡D/A后已经面目全非了,何况显示设备还要再进行A/D等处理。由于设备原因,无法测到从DVI输出与VGA输出的频谱对比,但结论应该是很明确的。

    另一结论:利用光纤传输

    在无论长度的情况下,新增加的衰减在6 dB左右,由于长线(100米衰8 dB,加驱动会有提升),考虑到其它高低频干扰,拖尾、重影等因素,明显不如光纤传输效果好,因此光纤传输(既使是模拟光传输)也比电缆好很多。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