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北京市通州副中心三大建筑之一,是一座集收藏保管、开放式展陈、科学研究、社会教育、文保修复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型综合性博物馆,总建筑面积约9.97万平方米,自2023年12月27日正式对公众开放以来,便成为展现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窗口。
该馆内办公会议楼里的多间重要会议室及培训室,承担着日常会议、内部研讨、培训交流、公众教育等多样化场景任务,不同功能空间的使用需求各有侧重。重要会议室多用于高层研讨与远程会议,需确保沟通的顺畅与高效;大会议室常开展多人集中讨论,对设备的承载能力和协同性要求较高;培训室主要服务于内部员工培训,需便于资料展示与互动;社教培训区则聚焦公众教育活动,设备操作的便捷性至关重要。
为保障这些场景高效有序运转,小鸟科技提供了以可视化智能中控系统为核心,涵盖数字会讨系统、音频扩声系统、超高清视频切换系统等的整体解决方案,通过技术与场景的精准对接,为博物馆各类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局一键控
然而,在传统模式下,各空间的设备控制相对分散,音箱、灯光、摄像机、投影幕等设备的操作需分别进行,不仅流程繁琐,还易因操作失误影响活动进程。针对这一情况,小鸟科技的中控主机构建起统一管控中枢,通过图形化的可视化操作界面,将音视频信号切换、场景模式调整、音量控制、灯光及环境调节等功能整合在一起。工作人员只需在触控屏上进行简单的拖拽操作,即可完成多设备联动,配合“社教活动”“学术研讨”“远程会议”等自定义场景模式,一键就能让相关设备进入预设状态,大幅简化了操作流程,使工作人员的精力能更多聚焦于内容本身。
信号一路清
在博物馆的各类活动中,音视频呈现质量直接影响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尤其是常涉及的文物影像、学术资料展示,对清晰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小鸟科技的高清混合矩阵在此发挥了关键作用,其支持4K@60超高清信号的无损传输,配合4:4:4处理算法,确保画面色彩真实还原,文物细节、文字资料等内容清晰可辨,且传输过程无抽帧、无延时。
杂音一键除
音频处理上,小鸟科技的数字音频处理器具备AFC(反馈抑制)、AEC(回声消除)、ANS(噪声抑制)、AGC(自动增益)等功能,既解决了本地扩声可能出现的啸叫、杂音问题,提升了扩声质量,也为远程会议的音频传输提供了有力保障,让发言清晰流畅。
发言一路顺
在会议讨论场景中,有序的发言管理是提升效率的关键。该项目采用的手拉手数字会议话筒单元,以环形链路设计保障系统稳定性,单一话筒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其他设备运行。全金属鹅颈咪杆搭配红绿双色指示灯,能直观显示发言状态,便于现场管控;同时,话筒可与会议摄像机联动实现视像自动跟踪,提升了远程会议的交互体验。配合会议主机,还能实现先入先出、后入后出、限制发言、主席允许、自由讨论、限时发言、声控发言等7种发言模式,灵活适配不同会议需求,让讨论过程高效有序。
如今,这套综合管控系统已在大运河博物馆各功能空间稳定运行。小鸟科技的解决方案通过整合以可视化中控系统为核心的体系化设备应用,不仅满足了博物馆多样化场景对音视频设备的功能需求,更以操作的便捷性、传输的稳定性和适配的灵活性,为其内部管理、学术交流与公众教育活动的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实技术底座,这一技术与文化场景的深度融合,既让博物馆的运转更具智慧效能,也为文化传承与社会教育的现代化表达搭建了技术桥梁,助力这座运河文化地标在新时代焕发更深厚的文化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