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新闻

数字世界的魅力革命:“呈现”差异化

来源:投影时代 更新日期:2019-07-11 作者:萧萧

    5G、8K、IOT、AR/VR……数字信息技术的进步,本质是把每个人的“生存、生活、工作”空间“数字化、信息化”:未来世界,我们必然存在于一个“一半实物、一半信息”的新兴社会之中。真与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开心”和“有效”。

    面对数字社会的形成,数字信息与人的交互接口日益重要。如康宁所讲“屏幕无处不在”。但是,既然屏幕要无处不在,那么屏幕就不能是家里彩电那种高度标准化的,而应该是差异化的:至少这些屏幕要适应不同空间的设置需求。

    显示技术的“供给”革命

    京东方BOE近日发布了全球首款长度1209毫米、宽度63毫米条形屏,长宽比大约为20:1。京东方副总裁原烽形容道,这真的是一个“大宝剑”!

    如此差异化的条形屏幕能够做什么呢?尤其是63毫米的宽度,也就一个手机屏幕的宽度。这显然限制了产品的应用广度。但是,在更特殊的领域,例如商超的货架标签,这个宽度似乎刚刚合适。——即,很多屏幕应用的差异性,是由空间来束缚的。尤其是在数字告示领域,差异化屏幕是重要选择。而且,对于液晶和OLED显示,这种长条屏往往可以利用切割电视或者手机屏幕的“边角料”部分来制造(当然也可以专门用玻璃基板整体切割这种差异产品),进而实现整条生产线成本经济性的“变革”。

数字世界的魅力革命:呈现差异化

    除了差异化的长条屏,有些空间需要“弧面”的屏幕。这时候柔性显示是最好的方案——例如很多建筑的支撑柱面是圆柱性的。那么弧面就有了贴合柱面的显示设计——当然刚性屏幕也具有一定的弧面化技术空间,但是如果是柔性屏幕,这种弧面化就变成了“可以自定义”,工程灵活度和成本显著改变。除了贴合圆柱体之外,LG也利用双弧面OLED屏制作出“波浪”效果的特种视频墙,实现差异化影像呈现。

    与平板显示技术比较,LED显示和投影显示的“应用差异化”几乎是天然的:例如,LED显示以小尺寸单元(200*300毫米)拼接大屏幕,天然可以做成条形屏,乃至于拼接曲率不是很高的弧面。而投影显示则可以“设备和画面”分离。这为产品的应用提供了“格外的创意”空间。

    目前,文旅领域流行的“光雕”方案,就是利用投影可以在任意事物上成像的特点,实现建筑外观的重新“光影造型”——尤其是对于历史文物,这种技术可以做到“显示+保护”两不误。同时,在超大型画面呈现,尤其是临时性呈现上,只有投影技术拥有“最低”的成本:毕竟LED大屏的租赁业务,也还需要现场架设:NEC投影机在电厂冷却塔呈现百米高巨幕的显示效果,不采用投影技术,而是其它“任何依赖建筑搭建”的方案都意味着不菲的成本、蛮烦的工作。

    所以,显示行业现在即有了投影、LED屏这类本身就高度多元化应用的产品,也正在步入以超级长宽比屏幕和柔性为特征的“平板”差异应用环节。甚至,还发明出了种种如“全息展示”、“透明成像”等差异化技术的特种应用,让“数字呈现”从“简单一面屏”,变成无处不在的“个性选择”。

    应用为王,显示呈现需要“硬”设计

    如果你进入一家餐厅,低头一看是沙滩和海浪,自己还不小心踩到了一只海星:这是不是很神奇!这样的效果,完全可以通过地板投影实现。尤其是海浪效果,还能“没到脚面上”,体验感非常真实。如果在结合柔软的地毯,就能实现真的如旅海滨的感触。

    这个例子充分说明,数字信息呈现的关键在于“设计”——通过将传统的展示手段、数字技术、显示技术,以及内容很好的结合,实现不一样的“数字环境”:社会的数字信息化,不仅仅是“坐在电脑前读图表”,而应该是更有灵魂、更易于理解,更有“人情味”和温度的工程。

    “我们称其为数字艺术展演,而不是简单的显示工程:是从艺术和创意角度思考最终的效果,而非从现实技术和信息流动的角度建立一个‘电气’工程。”行业专家表示,数字呈现技术的核心,一方面必然依赖“显示技术多元化和差异化”的技术手段,但是另一方面,这更依赖创意将技术赋予灵魂——后者才是工作的重点。

    “技术是材料、集成是建设:设计创新是指挥棒!”这也是今天谈论数字空间产业发展最大的“问题”。缺乏艺术与技术两个学科的交叉人才——甚至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数字时代,理工科与艺术专业可以如此‘同舟共济’。”所以,如果说数字显示呈现产业最匮乏的资源是什么:答案将是“懂得技术的艺术家”。

    而且这种设计和创新,与传统的“艺术家”亦不一样:必须在具体的空间和环境中去创造,要受到客户经济承受能力的制约,更要充分应用现有技术手段——一句话,艺术家不仅要懂得艺术,还要懂得技术,更要懂得“经营”。

    这里的经营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这个创意项目,本身就是一个经营产品,是要符合客户需求,而销售出去的;第二是,客户拥有这个项目,其目标是促进自己的经营——即便是博物馆这样的公益机构,数字呈现的系统也要考虑尽量吸引观众、达到增加人流、提升文化传播效果的作用。

    所以,数字显示呈现工程的“设计”内涵,超越传统艺术创新和内容产业众多:传统的任何创意和设计从未如此“硬核”过。一个团队即是技术专家,又是艺术专家,还是经营专家。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强大的精英型产业。

    以人为中心,沟通性成为数字呈现的重点

    数字信息化的下半场,大普及的阶段,有什么新的特点呢?行业专家认为,数字信息化的过去是,“人们需要信息的时候,主动去找信息”;而数字信息化的下半场则是,“信息主动包围人们,真正实现人们存在于信息爆炸的空间中,信息总是主动来找人”。

    后者也是未来数字呈现系统设计的关键点:从人出发到人结束,围绕受视者的存在,而构建一个数字化的信息空间——让数字效果“主动”为人们所服务,甚至在人们感知之外,完成技术信息与人的沟通。为了实现这样的效果,崭新的交互和环境融合设计不可避免。

    例如,智慧家庭强调以语音交互和语音声纹人物识别为中心的“非接触”交流。支付宝正在全面推进视频人物识别为核心的支付网络,让支付成为“自然而然的无感知过程”。很多文旅项目,将夜晚的投影工程视作差异化的竞争力,突出打造光影变换的视觉体验大餐。学校教育采用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的手段,实现教学和技能训练效率的提升。波音采用混合现实的技术,帮助工人高效、高可靠性完成飞机的装配……

    这些过程和应用中,“呈现”已经不足以概括技术进步的新形式:数字信息与现实的混合化,构成一半数字、一半真实的崭新生活、生产环境是数字社会建设的“必然”。而这个过程之中,呈现、交互、沟通技术,必然更加随着环境、任务、人员的不同而多样化。或者说,没有显示供给的充分差异化创新,也就不会有未来的数字社会的呈现差异化。

特别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翻版/抄袭必究!
广告联系:010-82755684 | 010-82755685 手机版:m.pjtime.com官方微博:weibo.com/pjtime官方微信:pjtime
Copyright (C) 2007 by PjTime.com,投影时代网 版权所有 关于投影时代 | 联系我们 | 欢迎来稿 |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网友评论 返回顶部 建议反馈
快速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点一下
发表评论